揭秘:国民党中将起义后为何两度叛逃

1946年5月,盘踞在山东省东明县城的国民党军第17总队中将司令杜淑,率所部5000余人宣布起义。但是,在蒋介石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时,杜淑又叛逃了。这是怎么回事? 1945年10月,国民党军新8军军长高树勋将军最早率2万余人起义后,冀鲁豫军区党委开始对杜淑部进行争取瓦解。杜淑因被国民党嫡系当炮灰,当时正彷徨踌躇。杜淑部的特务团团长杜光韬是杜淑的叔伯兄弟,又与冀鲁豫军区第5军分区副司令员宋励华系...

2016-01-28 13:49:43

还原真实的赤壁之战

以五万抵抗七万兵力,人们普遍认为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属实,但双方兵力对比并不十分悬殊。 双方兵力悬殊不大 赤壁之战,曹操究竟有多少兵力?曹操自己说八十万,那是虚数。古今史学界无一认同此数。 曹操南征荆州时,从十五六万北方军人中抽调出步兵八万人、骑兵一万余人,但调集来南征的军队没有全部都参战。旱路运输限制了出战的兵力。在一条线上,上限兵力只能是五六万,超过此数,不仅...

2016-01-28 13:44:29

南京博物院举办“如意猴”猴文物展

1月25日,观众在南京博物院参观惠山泥人美猴王。 2016年1月25日,为迎接农历猴年到来,南京博物院举行如意猴南京博物院藏猴文物展。包括玉雕、年画、泥塑、瓷器、牙雕、古籍等多种艺术形式的80多件(套)猴题材文物和当代艺术品在展览上与市民见面。(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1月25日,民国粉彩瓷猴代代封侯(前)在南京博物院展出。 1月25日,一件当代执盏铁猴作品在南京博物院展出。...

2016-01-27 15:10:02

三国鲜有“高富帅”

中国女性们向来有颗驿动的心,数千年来,万千粉黛们的择偶观一直飘忽不定,无论是寒酸的文艺青年司马相如,还是油头粉面的富家阔少潘安,都曾在女人们的情爱史上,泼下了隆重的笔墨。抛开悠远的历史,拿近点说,自建国以来,女同志们的审美标准也由风靡一时的“工农兵”,悄然渐变成如今的“高富帅”。不过,倘若把如今女子的眼光移步到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我们会惊奇地发现,竟然鲜有男人能通过“...

2016-01-27 15:24:56

清朝皇后拿多少工资? 皇后仅年银一千两

后宫人员多,靠吃“大锅饭”,无节制地花销,再厚的底子也受不了,必须引入“工资”制,在清朝,那不叫工资,叫宫份。...

2016-01-27 15:24:11

蒋介石的华阳之败:曾被陈赓背着撤退几里

925年10月27日,进军途中的黄埔第二次东征军在华阳镇和陈炯明叛军激战,遭到了自讨伐陈炯明战斗以来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败绩。事后蒋介石曾说:“华阳一役,为成败最大关键。”...

2016-01-27 15:22:39

汉惠帝迎娶10岁外甥女 王莽与儿子共用情妇

我们都知道,“名不正,则言不顺”,在长幼尊卑特别讲究的古代,是很在乎辈份的。不过,在西汉,有几段特别奇葩的辈份关系,令人不知是笑好还是哭好。...

2016-01-27 15:19:22

周恩来:作为战术家 蒋介石是拙劣的外行

近日,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周恩来答问录》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答问录,收录了周恩来同志1936年至1971年期间接受中外记者采访以及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谈话、答问、散发的声明等文稿64篇,约30万字;书中同时收录83幅珍贵历史图片,图文并茂。...

2016-01-27 14:56:59

揭秘中国误击英国民航飞机事件:后遭报复

军史记载:1954年7月23日,驻海口空29师85团拉-11在三亚外海为苏联油轮护航时,把印度飞往香港的英国民航班机当作国民党飞机击落。事后查明是国泰航空公司C-54“空中霸王”,机上18人中死亡10人。7月26日,空军两架拉-11为波兰“和平”号油轮等商船护航。...

2016-01-27 14:50:27

联日北伐:朝皇室的“反清复明”计划

朝鲜李朝孝宗忠宣大王李湨,早年跟他哥哥朝鲜昭显世子一起,曾经被入侵朝鲜的皇太极掳到盛京当了很久的人质。...

2016-01-26 16:17:04

古代休假制度:西汉时已确立 元代年休16天

古代假期最早叫“休沐”,古代西汉时期就确立了休假制度,据《汉律》记载:“吏员五日一休沐。”所谓“休沐”就是沐浴和休息,即官员每五日当中可以放假一日。...

2016-01-26 16:11:23

民国时期举荐之风:陈寅恪推荐季羡林

民国时期,是中国学术界能与春秋战国时代相提并论的黄金时代,尽管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很多,但这与那些大师们的举贤荐能也是有关系的。...

2016-01-26 15:49:41

胡适批顾毓琇诗句“不通” 对方不理会

胡颂平所著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联经1984年版)里,在1960年3月23日这天记载道:...

2016-01-26 15:47:23

古人心中羊的象征:孕育文化启发智慧的灵物

羊伴随人类时间久远、与人关系密切;加之形体适中,攻击力差,对人几乎毫无威胁;又因其食草,而产出者却是奶、肉、毛、皮;且其性格温顺、易于驯服,故而成为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之一,在古人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且被赋予种种文化含义和象征。...

2016-01-26 15:39:46

1961年中国婉拒苏联借粮真相:翻译错字

1961年,尤其是在苏共召开二十二大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中苏双方经济、科技、技术合作部分恢复。...

2016-01-26 15:33:51

清代出口青花受西方影响 白娘子高鼻深目

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史上,瓷器曾充当着大使的角色。昨天在武汉博物馆开幕的“芙蓉出水——清代康雍时期外销青花瓷精品展”上,就展示了105件外销青花瓷,其器形和纹饰都极具观赏性。...

2016-01-26 15:31:00

古人穿鞋不分左右脚 鞋头有高高的“鞋翘”

江西明墓出土的明代翘尖弓鞋 作为人类最早穿鞋的民族之一,中国古人曾经创造过非常丰富的鞋文化。其中,有许多鞋尖上的秘密,更是让人意想不到。 古人穿鞋不分左右脚 鞋子分左右脚,这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但如果时光能回到100年前,鞋子分左右脚,还是颇为另类的现象。分左右的鞋子,古代称之为运脚鞋,古人是不穿的,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古人穿鞋始终不分左右。 左右不分的鞋子是不是很难穿?非也...

2016-01-26 15:27:55

法国吉美博物馆返还柬埔寨一雕像头部文物

当日,法国吉美博物馆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向柬返还一座印度神雕像的头部文物。据柬埔寨文化与艺术部介绍,这座雕像建造于第六或第七世纪。法国吉美博物馆代表皮埃尔·巴蒂斯特表示,雕像的头部是在1882年至1883年之间从柬埔寨运往法国的。重新连接的整体雕塑将在柬国家博物馆向公众展出,未来也将会在法国完整展出。...

2016-01-26 13:37:37

那些默默消失的姓氏:曾有人姓“马屎”

最近大热的《芈月传》激起了大家对先秦古姓的兴趣,这个怪怪的字要怎么读?又是什么意思?先秦古姓还有其他我们不熟悉的吗?看起来简单的姓氏,却引出了这么多疑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姓氏”的发生、发展,看看那些曾经出现又默默消失的“姓氏”。...

2016-01-25 15:00:46

冬至:江浙吃汤圆 东北吃饺子 西北吃羊肉

冬至,俗称冬节 , 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过了冬至,白天会变长,黑夜会变短。 这一天,各地还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北方人说冬至饺子夏至面 , 南方人说冬至是妈妈口中吃了汤圆又长一岁的甜蜜。今天,小璇就来和你盘点一下各地的冬至风俗,而且这些美味都可以在下沙吃到哦。 本地年糕最受宠 资深吃货老陈告诉小记,下沙人从民国时期直到现在,都会在冬至做三...

2016-01-25 14: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