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 来看“凉友”折扇的历史趣事

2019-07-26 10:17:44 来源:中工网 作者:薛振堂 责任编辑:田苑 字号:T|T

  炎夏之际,摇扇之时,折扇尤为常见。古时,折扇别名又叫“撒扇”“聚头扇”或者“聚骨扇”等,其中“凉友”见于宋代文人陶谷的诗句:“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使折扇有了一个极具文气的别名。

  折扇为舶来品,却是国人将其发扬光大的,尤其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在纳凉的同时也成为修身的文玩。折扇制作,伊始于北宋,但见于史载的也就是《梦粱录》中提到的“种瓦子前徐茂之家扇子铺”和“炭桥河下青篦扇子铺”这两个记载,其他记录并不多见。

  折扇的迅速推广得益于明成祖朱棣。刘廷玑的《在园杂志》记述道:“明永乐中,朝鲜国人贡,成祖喜其卷舒之便,命工如式为之,自内传出,遂遍天下。”当时,永乐帝朱棣传令内务府大量制作折扇分赠给嫔妃和臣子,大有“上有所好,下必喜焉”之势。自此,折扇开始流行开来。

  永乐帝朱棣,在折扇的实用性中更发现了它的审美价值,对折扇的制作发展给出了极好地建议。一是建议提升折扇的材质质量,以精金为材,钉铰眼线;二是采用图文装饰扇面,一面由宫廷画师绘制各式工笔画,另一面由朝中知名学士题写诗文。实用的折扇,由此具有了艺术性,成为附庸风雅的时尚用品,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制扇名家。

  清初的王士禛在《香祖笔记》中记录,在明成化、弘治年间,李昭、李贽、蒋诚三位大名士都是南京的制扇高手。从《康熙南巡赐金园图》中也能看到伴驾的官员士绅中时有把玩折扇的人物造型。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文人玩扇更是习以为常,尤其是上海开埠,中西并蓄,成为时尚之都。吴昌硕、王一亭、吴湖帆、沈尹默、丰子恺、苏曼殊等一大批艺术巨匠都曾经寓居或暂居上海,受海派艺术的熏陶,文人之间的交流和唱和为折扇的空前发展提供了丰沃的文化艺术土壤,以致这些文人名士的折扇遗作都成了拍卖市场上的抢手货。(薛振堂)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