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冯家峪古堡与明代“完美楼”

2018-12-27 16:32:16 来源:中工网 作者:刘立伟 责任编辑:田苑淯颖 字号:T|T

  冯家峪是北京市密云区西北部白马河川中的一个小山村,村名是由传说古代一名将军在此缝补盔甲,而从“缝甲峪”谐音而来。白马河川作为华北通往东北的一条重要通道,明洪武开始,在这一地区重要地段修长城设关隘,属蓟镇十二路之一的石塘路管辖。

  不同志书对冯家峪关隘的记载有关、口之别。明朝刘效祖的《四镇三关志》中记载,“马(冯)家峪关,永乐年建,通川古,一道正关,并迤西六墩,空俱单骑衝。”《密云县志》(民国三年)中记载,“冯家峪口,有东西二堡”。东堡也称“冯家峪堡”,位于白马河与从西口外方向流入白马河的支流汇合口西北岸,据《明蓟镇长城》中记载:“冯家峪堡为长方形,东垣长53米、西垣长61米、南垣长66米、北垣长60米,南墙中部有一城门,门宽3米、门道长3.8米。城堡墙基为大石条,上部由大块毛石和白灰砌成,用碎石、沙土填心(芯),墙宽3.8米。”现在,城堡西垣、北垣依稀有些痕迹,南垣已荡然无存,东垣有几米长的墙基残存,墙外立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冯家峪城堡)”的石碑。城堡北山上的哨楼经过修缮,与西面上峪哨楼和西口外哨楼遥相呼应。冯家峪西堡也称“上峪堡”,位于冯家峪村西1.5公里处,因地势比冯家峪高,所以得名“上峪”。上峪堡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迄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是北京明长城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堡之一。

  该城堡是修建这段长城时驻兵屯粮之地,城堡规模小巧,城平面为长方形,全部由毛石、白灰砌成,基底用十至十三层毛料石砌起,墙皮外侧用砖包,侧为石砌,用碎石、沙土填芯。城堡四角原各有一座角楼,方形,下石上砖,现在只残存基座及部分墙身。城墙顶部垛口、女墙、射孔、瞭望孔、马道都已损毁,杂草丛生。南垣长113米、墙宽5.7米,西段有一城门,为砖石结构拱券而成,下用十一层条石砌成,以上砖砌到顶券。门道长10米、宽2.5米、高5.2米。北垣长124米,东垣长134米,西垣长129米。城堡门前一棵古槐树被北京林业考古队鉴定为汉槐,并将其定为北京的槐树之王。

  《明蓟镇长城》中记载:冯家峪口在沟谷中间前后并排设四道口门,口门两侧东西两山对峙,中为白马河支流,旱季无水。自北向南四道口门依次为:第一道口门位于上峪堡北,公路转弯处,现仅在山坡上存有一段残墙,原口门为石砌(已毁),厚2米。第二道口门位于第一道口门南20米处,现口门已毁,石砌残墙存于公路和旱河之东。

  第三道口门为冯家峪口正口,位于主体墙上,距第二道口门20米,口门砖砌,原建于河道中间,为水门,两侧皆悬崖峭壁。因洪水冲刷和修公路时破坏,口门已损毁。口门两侧下碱(门垛)用条石平铺,以上砖砌到顶,上为拱形,门下安拦水栅,以利泄水,现皆不存。第四道口门位于冯家峪口南侧25米处的石墙中部,口门在河道上,修筑公路时被拆毁,墙厚4米,门侧用石条垒砌。冯家峪四道口门的构成与秦皇岛市三道关相同,地形也相似,都是倚靠山险筑多边石墙和水门以固塞。在这短短百十米内,建有四道石墙和水门,虽已全部损毁,但仍能想象出当时的壮丽与宏大。

  在第一道口门西山上有一座带楼橹的敌楼,当地人称为“口门铺房”。楼体呈梯柱形,在平坦的山面上筑建。楼基高4.58米、楼体高4米。楼基基底用条石砌成,东西宽9.25米、南北长9.4米。楼体东墙两门一箭窗,门居南,中间为便门,窗列北侧。门为石质,自下而上为门枕石、石门柱、一字石、石券脸。门内两侧各有一门闩孔石。箭窗形制相同,皆一券一伏。南北面各三箭窗,西面一门两箭窗。楼内由东西向筒拱三道中夹两道隔墙组成,隔墙上各有三券门。梯道口在北隔墙券门西侧,楼梯陡峭。楼顶平面呈方形,周砌一箍拔檐砖,中做出棱角檐,垛口墙皆毁,南北檐下有一出水嘴。顶中有楼橹一间,经文物部门鉴定,敌楼铺房的门、窗、四墙等都是明代修建。现在楼橹经过修缮被长城爱好者誉为“完美楼”。

  明代留存的铺房全北京市只有3座,都在密云区境内,它们是冯家峪镇的口门铺房、北石片铺房和不老屯镇的陈家峪铺房,现在3座铺房都已修缮,屹立在山巅。(刘立伟)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