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诗中的“川味”

2018-04-07 11:29:07 来源:光明网 作者:魏红翎 责任编辑:黄伟佳 字号:T|T

  作者:魏红翎

  陆游诗词中有大量描写日常生活的作品,钱锺书先生称其为“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陆游在四川度过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八年(其间曾短暂前往南郑王炎幕府),即1170年 (南宋乾道六年) 至1178年(南宋淳熙五年)。54岁东归之后,陆游魂牵梦系,时刻难忘蜀地,甚至将其诗作定名为 《剑南诗稿》 (本文所引 陆诗据钱仲联 《剑南诗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文中只注明卷数),可见蜀地在他心目中的分量。

  陆游描写蜀地餐饮的诗篇有数十篇,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宋代川菜文化画卷。其中一些食物以及味型已经淡出今人的视野,这些作品积淀为一种历史文化的记忆。

  陆游诗中记录了不少四川美味,有一些几乎成为绝唱。最典型的是“木鱼”:“木鱼瀹葅子盈腹”(《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卷十七),在一个冬夜与溥庵主谈起川菜时,陆游念念不忘此菜。然而,今天的川菜中已无“木鱼”踪影。考其来历,原来是棕苞,又称棕笋。它的花未开放时,貌似一条鱼,外面裹着笋衣一样的外壳,里面是层层叠叠的小花苞,状如鱼,因而古代称之为木鱼。据 《山家清供》 记:

  坡诗云:“赠君木鱼三百尾,中有鹅黄木鱼子。”春时剥梭鱼蒸熟,与笋同法,蜜煮醋浸,可致千里。蜀人供物多用之。”据称其味似笋,可以炖汤、炒腊肉等,非常爽口,且加工后可长期保存。现在四川还常见到棕树,可惜几乎没人知道棕笋的美味了。

  还有一种做工考究的面点:绛罗饼餤。陆游在 《病中》 所言“绛罗饼餤玻璃酒”(《病中忽有眉山士人史君见过欣然接之口 占绝句》,卷十五)。《六书故》 记:“今人以薄饼卷肉,切而荐之,曰‘餤’。”由此可见饼餤是类似于今日春卷的食品,但其规模要大得多,因而有“餤粗如柱”之说。为此需用细带系缚,宋代叶梦得 《避暑录话》 云:“唐御膳以红绫饼餤为重。昭宗光化中,放进士榜,得裴格等二十八人,以为得人。会燕曲江,乃令太官特作二十八饼餤赐之。卢延让在其间。后入蜀为学士。既老,颇为蜀人所易。延让诗素平易近俳,乃作诗云: ‘莫欺零落残牙齿,曾喫红绫饼餤来’。”红绫饼餤便是用红绫裹住饼餤,以防松散。由此文也可见红绫饼餤在唐时还是颇为珍贵的宫廷食品,而到宋代时,四川民间都能吃到了,只是改为绛罗缠裹。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