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中的“伊人” 是令人爱慕的女子吗

2018-04-07 11:24:12 来源:光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黄伟佳 字号:T|T

  作者: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黄意明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第二场,一开场就是年轻人念诵《蒹葭》的场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出自《秦风》,是《诗经》中的经典。此诗最大的特点是营造了一幅秋水伊人的画面,暗示目标的迷茫和往来求索的艰难。这是人类于追求之境中,心理和命运的某种象征。今天的言情小说和电视剧喜欢借用这一题材,更是对此诗的流传起到了推动作用。

  关于此诗的主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一是诗中的“伊人”隐喻周礼,作者往来寻找象征着试图恢复礼乐制度。二是“招贤”说,“伊人”指贤才。三是现代学者倾向的爱情说,即男主人公在寻找心目中的理想佳人。从艺术的直觉来看,爱情说似乎更符合今人的审美心理。

  除上述三种基本观点之外,朱熹的点评亦颇具启发性。他认为,《蒹葭》一诗强化了寻找的艰难过程,但寻找的目标是什么,并不确定。钱钟书进一步明确,“在水一方为启慕之象征”。诸如但丁探索人生、人类追求理想、男女思慕佳偶、帝王追求仙山、哲人由器入道等,皆为其表现。这样的理解,就不再将主题局限于寻找某一制度或人物,而是代表人类对某种理想或目标的求索,拓宽了诗歌的理解维度。

  这里,仅就该诗表现手法的独特性略作说明。

  其一,空灵梦幻的情境造成一种朦胧跳跃的时空,形成扑朔迷离的不确定感。

  秋水本身的意象是开阔浩渺、朦胧梦幻,这就为定位“伊人”增加了难度。而“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以及“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伊人”似乎总处于水的另一边。再从“白露为霜”到“未晞”“未已”,又进一步暗示时间的推移进行。如此,《蒹葭》的时空是不断变化的,使寻找理想目标变得更为艰难。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