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犬能救主识字 还有名士脾气

2018-02-03 19:37:09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呼延云 责任编辑:闫兆杰 字号:T|T

呼延云

  上一期叙诡笔记,笔者谈到了“忠犬”,但忠犬跟忠臣一样,倘若只有其忠而并无其智,“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这样的“忠”大概只能算是一种迂腐,一种只考虑自身声誉的作秀,毫无实用价值。所以,古代笔记中对“灵犬”往往也不吝笔墨,大书特书,强调一条优秀的狗狗不仅要忠于主人,还要具有帮助主人摆脱危难乃至痛改前非的灵性。

  

  越狱犬:救主人井底逃生

  陶渊明在《搜神后记》中记录的“杨生狗”,就堪称“灵犬”的代表。

  “晋太和中,广陵人杨生,养一狗,甚爱怜之,行止与俱”。有一年寒冬腊月,杨生喝醉了酒,回家路上走过一片长满了野草的荒郊野地,晕晕乎乎地倒头便睡。恰好附近有人放火烧荒,“风势极盛”,火借风力,顷刻燎原,没多久就逼近了杨生。杨生的狗围着他拼命叫唤,“生醉不觉”。不远处有一个水洼,狗便跳进去,然后跃出来,再到杨生附近的草丛里打滚,把身上的水洒在上面,“如此数次,周旋跬步,草皆沾湿”,等到火烧到这里时,自然越不过“水圈”,杨生这才幸免于难,“生醒,方见之”,自然是感动不已,把事迹跟人们一说,附近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只忠于主人的好狗。

  不久后的一天,杨生半夜出门,一不留神,掉进一口枯井之中,他的狗在井边狂吠了一夜,第二天拂晓,有人从附近经过,听狗叫得奇怪,便赶过来查看究竟,发现了掉落井底的杨生,杨生向他求救:“只要你能救我出去,我定有厚报。”那人认识杨生,知道他有一条好狗,便说:“你只要把你的狗送给我,我就救你上来。”杨生摇摇头:“这狗对我有救命之恩,不能送你。”那人拔腿就要走。杨生的狗低头向主人叫了两声,杨生明白了它的意思,于是同意了。那人救杨生出了井,把狗拴上牵走了。五天之后的一个深夜,狗狗成功地“越狱”,回到了杨生的家中。

  在干宝的《搜神记》里,记录过一个和“杨生犬”相仿的故事,主人公名叫李信纯,同样是醉卧荒野遭大火,同样是义犬以身湿草丛,不同的是结尾,“犬运水困乏,致毙于侧”。李信纯醒后“见犬已死,遍身毛湿,甚讶其事,睹火踪迹,因尔恸哭”。当地太守听说后感慨道:“犬之报恩,甚于人,人不知恩,岂如犬乎!”

  明代大学士朱国祯在《涌幢小品》里也记载过一则“越狱犬”的故事:某地有个名叫宋儒的人,养了一条大黑狗。这大黑狗有个恶习,经常趁着三更半夜溜出家门去,跑到邻居家的厨房里偷肉吃,三番五次之后,终于被发现。邻居找到宋儒告状,宋儒一开始还不信,夜里藏在院子里,真的发现大黑狗溜出家门,一会儿工夫叼了一块肉回来,顿时气得不行,天亮以后,将大黑狗牵到狗肉铺子里卖了几百钱。转过天,一大清早宋儒刚刚打开家门,就见大黑狗高兴地扑上来,原来这家伙从屠夫手中逃了回来,“摇尾就儒作乞怜状”。宋儒心一软,训斥了它一顿,让它今后不许再偷肉吃,然后把它留了下来,将钱退还给狗肉铺子。大黑狗捡了一条命,倒也识相,从此以后哪怕是有人投肉骨头给它它也不吃了。

  

  识字犬:从灵犬变成疯狗

  清代大才子沈起凤在笔记《谐铎》里记载过他养的一条“识字犬”的故事。

  沈起凤小的时候,养过一条小狗,沈起凤特别喜欢它,还特地给它取了个“进宝”的名字,每次上书塾里念书的时候,“必提抱与俱”。有一次,沈起凤将进宝放在书案上,小狗不吵不闹,看着沈起凤所读之书,“注目凝想,若有所得”。沈起凤感到很神奇,就写了几张纸条贴在书桌和椅子上,每张上面都是“进宝不许入塾”这六个字。第二天进宝跟着沈起凤后面刚刚进了书塾,看了那几张字条,审视良久,“垂首丧气而出,三五日不敢入塾”,直到沈起凤撕了纸条,招呼它进书塾,它才敢进来。

  沈起凤愈发觉得进宝神奇,于是又给它起了个字叫“慧儿”,进宝听说后“摇尾踊跃,作感恩状,犹名士之爱呼表字也”。

  进宝自从识字以后,“狗品”也日复一日地有所长进,“食必择器,寝必择地”,跟着沈起凤一起上街时也多了几分文人的孤傲,不但“夷然不屑与凡犬伍”,而且有人送给它残羹剩炙,呼唤它来食用时,它“怒目不顾去”。县里有位姓周的孝廉听说进宝是一位“得道之犬”,便将家中的一条母犬选配与它,但进宝发乎情止乎礼,“终岁不与同食宿”。沈起凤也发现“犬一无所好,惟好卧塾中,为予守架上书”。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