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官员善用测谎术 曾凭此救名将李靖一命

2016-07-05 08:43:40 来源:环球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朝画西施 字号:T|T

李靖
李靖

  别以为古代的审讯就是大刑伺候,夹手指打板子而已,那时候的法官也面临翻供、污蔑的苦恼,也需要与嫌疑犯和诬告者进行心理上的交锋,我们来看看唐朝和清朝的是刑侦中是怎么运用测谎技术的。

  唐朝御使:如何洗刷名将李靖的冤情

  李靖是唐初名将,看过《说唐》和《红拂女》的都知道此人,然而,《说唐》将其描述得神神鬼鬼的,如同“水浒传”里的公孙胜。诸如秦叔宝等人在被宇文成都追杀时,拿出李靖给的三颗豆子,叫一声“三原李靖”,立时遁形而逃。这个传说不靠谱,李靖是个军事家,不是神仙,军事家也是人,也会遭人陷害,不可能大难临头时靠着三颗豆子遁形。

  在明朝冯梦龙的《智囊》一书中,提到这么一个案例。李靖担任岐州刺史期间,有人诬告他造反,唐高祖李渊信以为真,命令御史带着原告去岐州抓李靖归案。李靖这个时候靠的不是神奇的三颗豆子脱身,而是靠着这个神奇的御史大人,看能不能使用神奇的侦破手段,助他洗清冤情。

  案情是很不利于李靖的,因为李渊是倾向于相信告密者的,因为李渊本人与李靖有私怨,具体什么私怨,史料没有记载。

  案情不利于李靖

  反正当年李靖主动去投奔李渊,却在长安被难民潮所堵,李渊一打下长安,就拿住李靖要杀头,李靖就当着李渊的面说他是以私怨斩壮士,幸亏秦王李世民极力相救,才没有让新生的唐朝丧失一名良将。

  从《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有记载的这个事例来看,李渊和李靖确实有私怨,执法人和被告者有私怨,事情就复杂了。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