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古史探新知 清华简《系年》的价值及意义(图)

2016-03-04 15:31:02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字号:T|T

 

  中国有重视历史记载与总结历史经验的文化传统。但在早期图书分类中,史类文献并不独立,而是放在了经书位置上,关注的重点多是经验教训,目的在于经世致用、资治戒乱,对历史事实本身反而多有忽略,甚至一到历史事实,则很多记载彼此矛盾,以致真相扑朔迷离。由于自然淘汰、秦火焚烧、战乱散亡等原因,先秦古书到了汉代,世人所能看到的也就所剩无几了。《汉书·艺文志》所录的先秦古书有60种。今天,我们希望能对古代历史文明有更真切的了解,但可依据的史料非常有限。所以,追寻中华民族的历史,探索中华文明的源头,单靠传世文献记载显然不够。考古学为历史学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史料”,证实证伪,常常是一目了然,尤其那些考古所出土的有文字的材料——出土文献,更加珍贵。先秦史取得突破性进展,便有赖于这些未经改窜的古人手笔。

  出土文献范围很广,甲骨、金文、玺印、陶文……这些都可以证史,但都不能算作史书。真正的书是写在简或帛上的,最有名的是汲冢出土的西晋《竹书纪年》,但久已亡逸,只剩下古书引文中留有的一些残辞碎句。今天在楚帛书、信阳简、郭店简、上博简和清华简中,也能看到各类古书,蔚为壮观,在这众多的出土文献中,真正称得上是完整史书的,要属清华大学收藏的清华简《系年》。

  清华简,是近些年学术界掀起的出土文献研究热中的热点。自2008年入藏2496枚战国竹简以来,清华大学便开始了保护整理工作,并且自2010年年底起,每年出版整理报告一册。目前,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共出版了五辑整理报告,释读《尹至》《尹诰》《楚居》《系年》《傅说之命》等多篇文献以及古代计算器《算表》等,在历史学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记自西周初年、迄至战国早期的完整史书《系年》,其价值得到高度重视,材料尚未公布,就立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11年底初步的整理考释报告一经出版,立即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兴趣与关注,扩展并深入至历史学和文献学方面的挖掘与阐释。近期,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办的“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学术研讨会暨“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研究丛书”的出版,发布并总结了近5年的学界研究成果。丛书从《系年》集释、相关文献材料汇编辑证、与《左传》《竹书纪年》的对比分析,以及相关古史问题研究、文字研究、竹简形制研究等角度,展开深入探讨,不仅涉及历史、考古、古文字、古文献等方面的研究,还延伸至史学史、书法史等一般较少触及的范畴,是《系年》最新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体现出多学科联合攻关的特点。同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70余位专家学者,对《系年》从文字、文本、书法、史书体例、文献对比、史实甄别、竹书形制等多方面展开讨论,进一步厘清了《系年》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