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诗:为地质工作奉献全部青春

2024-04-22 15:02:10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于靖园 责任编辑:王一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记者于靖园 左手做地质研究,右手写科普科幻,今年已经93岁高龄的刘兴诗依旧对科学有着无限追求。

QQ截图20240405183828.png

  无悔的奔赴 作为一位地质工作者,刘兴诗在他的大半辈子里,走遍了全国各地。供图/受访者

  曾任成都理工大学学科专业建设高级顾问的刘兴诗,今年已经93岁了。他是地质学教授,是史前考古学研究员,是果树古生态环境学研究员,也是知名科普作家。

  1931年5月8日,刘兴诗出生在武汉。上世纪40年代,刘兴诗在战乱之中的重庆完成了中学教育。“我是在烽火连天的时代长大的,小学时代就拉了两个同学,结拜兄弟,流泪宣誓。誓词是以身许国,永不后悔。”

  向最危险最艰苦的地方奔赴

  1950年的高考,学校自主招生,刘兴诗报考北京大学地质系,保险起见,又报考了重庆大学地质系。为什么选择地质系?对此,刘兴诗的理由很简单:“国家建设首先需要矿产,地质工作最艰苦、最危险。我们不干,谁干?”

  1950年,刘兴诗考入了北京大学地质系。1952年院系调整中,他随之转入燕园北大的地质地理系。

  刘兴诗还记得走进北大校门后的“第一堂课”,是在北大地质馆里,接受中央地质指导委员会(地质部前身)代表的欢迎。“旧中国留下的地质工作者,只有100多人。今天你们在座的新同学也有100多人。我们新中国的地质队伍一下子就翻了一倍,真好呀!”这一席话,使他备受鼓舞,巴不得第二天就走进山野,全心全意为祖国奉献青春,“百死而不悔”。

  后来,刘兴诗也确实如他所想所愿,全心全意为祖国奉献了全部青春。

  毕业留校任教后不久,在北大清华支援兄弟院校建设的时代潮流中,刘兴诗响应号召回到南方,先后在武汉、成都等地任教,并开展艰苦的地质科考工作。

  地质科考工作非常艰苦和危险。刘兴诗几十年来亲身经历了种种险境。比如:攀爬上百米高的笔直危崖,强渡峡谷里的汹涌激流;深入沙漠、高原、密林、沼泽、冰峰、大山和空无一人的荒原;手无寸铁面对凶悍的北极熊,小船划进海上的大白鲸群,无数次遭遇毒蛇和野兽;在峡谷翻船,在雪原翻车,在海上汽艇失火,在高山上跌下马背,甚至滚下陡峭的山坡……

  作为一位地质工作者,刘兴诗在他的大半辈子里,走遍了中国各地。冰川雪岭、高原平原、丘陵峡谷、草原荒漠、湖泊沼泽、洞穴秘境、戈壁海洋......他艰苦备尝,留下了这许许多多深刻的记忆。

  除了地质学教授的身份,他也是闻名遐迩的科普、儿童文学作家。1945年开始发表第一篇作品,1952年开始科普创作,他的作品备受青少年的喜爱。

  比如《刘兴诗爷爷的中国地理探险小说》。这本书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既有地处云南的世界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也有青藏高原的神山冈仁波齐和神秘的古格王朝遗址,还有新疆阿尔泰地区广漠的戈壁滩。这些自带神秘光环的秘境,在许多人心中是一生必看的美景,但也不是我们平时说走就走的地方。在书中刘兴诗带着每一个读者进行深度游。

  其实这些地方,都是刘兴诗作为地质科考队员,亲身到达不止一次的地方,通过常年观察,对故事中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入细致的精准刻画,因此读起来,就像自己亲自到达了一样。

  书中涉及的人文、地理、历史、自然等知识,与故事完美结合,科学知识、历史背景都经过刘兴诗严格考证,可以让读者边读故事,边吸收方方面面的知识。

  虽说今年已经93岁高龄,刘兴诗依然保持了勤奋、执着的工作态度,笔耕不辍,为少年儿童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由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写给孩子的自然灾害科普书》是刘兴诗2024年出版的第3套书,也是刘兴诗写的第529本书。

  坐轮椅也要去野外考察

  不过,刘兴诗认为对于他来说,写书仍然是副业,地质工作才是他的主业。从事地质工作70多年,刘兴诗是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地质学家。他曾与我国著名的古人类学家贾兰坡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原考古研究所安志敏所长、北京大学原考古系副主任吕遵锷教授等人一起工作过。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刘兴诗被他们共同授予“史前考古学研究员”的称号。近年来,90多岁高龄的他,仍然和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的师生一起,多次去龙门山考察,探索三星堆铜矿的来源。

  今年2月份,刘兴诗向成都理工大学提出了一份野外工作的清单。其中包括三峡、四川盆地、广西、湖北,以及古蜀文明等一些野外工作课题,希望得到支持,跑一些地点。

  “再不出野外工作,我就没有机会了。以现在的体质状态,还能够坐轮椅完成这些工作。有一些朋友提出劝告,大意是已经90多岁了,应该好好休息,保重身体。有人说,自己都想躺平了,你这么大年纪还干什么,统统都是好意,谢谢了。”

  刘兴诗表示,他提出的几个课题都很重要。“以我发现的巫山黄土来说,十分典型,甚至在秭归还有黄土窑洞,几乎和西北地区一模一样。我做过一些实验室分析,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拍片观察,其石英颗粒具有明显的风成砂的特征。可惜的是三峡大坝蓄水后,沉下水底,再也不能重睹原貌了,只留下当年我拍摄的几张照片,显得十分不足。现在得到新的线索,在巫山境内一个地点还有分布。所以,应该去考察一下。”刘兴诗说,另一个项目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许多中外地质学家在重庆沿江地带,共同建立的第四纪地层标准剖面,也因为三峡大坝蓄水后,加以城市建设的影响,已经不复存在了。

  “因此我提出在泸州和宜宾之间展开一次普查,重新建立这个中国南方极其重要的剖面。大家说,是不是应该做这个工作?其他包括古蜀文明在内的一些课题,也需要继续。以古蜀文明的一些问题而言,考古学家有他们的看法,我们也有自己的看法,是不是也应该按照我们的思路干下去?类似的问题还有好几个,我仔细考虑过,当前我最熟悉,不能因身体原因就这么放弃了。身为地质工作者,特别是这些工作没有谁比我更熟悉,是不是有责任站出来,完成这些工作?我不会要什么荣誉和报酬。只是考虑到这些工作很重要,当前我是最熟悉的。趁自己还健在,有年轻人的帮助下,坐着轮椅还可以干一下。如果再拖下去,我真的不行了,是不是?”

  刘兴诗对自己说过,“九十不努力,百岁徒伤悲”。当年选择了地质工作,他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就应该尽力做一点应该做的工作。“当然,现在我每天还在写作,今年突破600本书没有问题了,那也需要在有生之年抓紧时间。但是写作多少是自己的事情,多一本、少一本,没有太大的关系。地质工作就不同了,我提出的一些问题,自己是最佳的人选,必须当仁不让,认真完成这些任务。此时此刻不能考虑自己的什么年龄问题了,只考虑需要。当然,不是离了你,地球就不转了,而是在当前情况下,我是最佳人选,就应该抓紧时间干这个工作。这些问题都应该解决,我是目前最佳的人选。所以就不是什么身体的问题了。如果不立刻行动,往后身体更不好了,怎么办?想清楚了这个问题,就必须立刻动手。”

  刘兴诗说立刻动手,就真的立刻动手。在今年春节期间,在年轻人的帮助下,他坐着轮椅去现场考察,进行野外地质工作,不畏艰辛,只想多为祖国做贡献。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4月上旬刊

相关推荐


科学强国 绿色发展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