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付子堂:努力建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政法大学

2022-08-24 08:45:43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 作者:付子堂 责任编辑:田小介 字号:T|T

  文/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付子堂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31期

努力建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政法大学

付子堂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政法类大学而言,研究和实践习近平法治思想,就是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通起来,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法治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涉及高等教育的大格局、大命题、大先生、大跑道等新要求,给全国高校提出了新任务,也给我们努力建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法科强校指引了方向。

  一、大格局: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法治工作队伍”概念,这对于加强法治工作队伍统一管理、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法治工作队伍包括法治专门队伍、法律服务队伍以及法律教育与研究队伍,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保障,是国家治理队伍的重要力量,处于法治实践的最前沿。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国家治理法治化的进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谋划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和法治队伍建设长远规划,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东中西部法治工作队伍均衡布局,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要坚持把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大力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关键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西南政法大学的前身系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0年在重庆红岩村化龙桥建校,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担任校长;1953年院系调整时,在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的基础上,整合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的政治系、法律系,组建西南政法学院。首任院长是抗日民族英雄、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校址选在沙坪坝区烈士墓。这里原系抗战时期美蒋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旧址,过去是美蒋特务囚禁、屠杀革命志士的地方,正好以革命先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憎分明的大无畏精神教育青年,培养政法干部。因此,西南政法大学从一开始就是一所具有红色基因、革命传统、爱国情怀、奋斗精神的大学。

  一直以来,西南政法大学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赓续红色血脉,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广大师生牢记初心使命,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服务需求上,不断探索、勇攀高峰,努力创造新的业绩。历经七十二载的励精图治,学校恪守“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坚持“教学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逐步凝练出“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已形成以法学为主,哲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西南政法大学将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好红色基因,讲好西政故事,努力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德法兼修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努力建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西政人的智慧和力量。

  二、大命题:回答时代之题  彰显中国之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一直以来,西南政法大学十分注重将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面向学科学术发展前沿,研究重大现实问题,坚持有组织科研与鼓励教师自由探索相结合,坚持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中运用大数据概率统计、人工智能等自然科学方法,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关于推进“四新”尤其是新文科、新工科建设的号召,全方位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推进国家安全学、纪检监察学、人权学、党内法规学、人工智能法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建好人权研究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西政力量。

  西南政法大学是教育部首批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开设了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法学实验班”、全国首个人权法学(卓越法治人才)专门化班,举办了涉外法律人才、“一带一路”法律人才、基层法律人才、监察法学监察调查法律人才、公共法律服务人才、海外利益保护方向实验班以及法学以外其他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验班,以适应国家战略发展和全面依法治国对人才的需要。

  西南政法大学根据学生就业、社会需求和专业建设的导向,积极组织申报“法学+”复合型双学士学位项目,推进不同专业之间的深度融合。自2020年以来,学校已拥有“法学+英语”“法学+工商管理”“法学+刑事科学技术”“法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学+金融学”等8个复合型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是重庆市最早获批且为数最多的复合型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的高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为落实党中央对涉外法治工作的要求,精准服务国家重大对外战略需求,做好涉外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人才培养工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西南政法大学在2012年获批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8年入选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国际法)、2021年入选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涉外法治人才)和全国首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研究生培养项目试点单位的基础上,精准聚焦于面向海外利益保护、面向国际人权斗争、面向“一带一路”建设、面向涉外争端解决、面向RCEP区域法治建设五个面向,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的教学成果,近期荣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并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

  在涉外法治工作中,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地位和作用。精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主要要解决过去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以下问题:一是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衔接不足。传统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重在强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在培养有志气、有底气、有骨气的涉外法治人才方面有所不足,缺乏强烈的中国立场、中国视角、中国关切和中国担当。这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二是培养指向与国家战略对接不足。传统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重在一般化培养,针对不同域外场景的差异化培养相对薄弱,专门化的知识储备不足,导致人才培养“五个面向”精准服务国家重大对外战略需求的针对性不强。这是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三是培养体系与现实需求链接不足。传统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侧重于法律理念、原则、制度等基础理论知识的灌输,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实践能力培养陷入“瓶颈期”,全链条、全要素化培养明显不足。这是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四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协同培养与时代发展对接不足。传统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主要以各高校“单打独斗”为主,在融合贯通方面,学科内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等多元主体的参与不足、培养效果不彰,难以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足以适应国家重大对外战略需要。这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这项以精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特色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体现了:以忠诚担当为引领,通过鲜活生动的涉外案例和创新发展的涉外法治实践,培养忠诚于党和国家事业、胸怀“国之大者”的可靠涉外法治人才;以精准定位为靶向,通过开设专门化人才培养实验班、完善专门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等路径,深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以科学施策为保障,通过顶层设计,统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念、课程、实践、信息等教学全要素与各环节;以协同创新为抓手,通过集聚学科内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的优质资源,形成多元主体互动参与下的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

  西南政法大学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法学+”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和联合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凸显人才培养特色,开设了系列卓越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探索了以“国别法”为导向的“双语双法”培养模式,深化了“法学+N”(英语、工商管理)的双学位项目建设;“双语双法”国别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已经招收泰国语、缅甸语、印度尼西亚语、越南语等“双语双法”国别涉外法律人才实验班,填补国内小语种法律人才培养的空白;对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语法律人才的培养需求,与四川外国语大学进行校际合作,强强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首个“法学+法语”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受到考生和家长的青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以“西南政法大学瞄准‘大战略’,打造‘全链条’,服务‘新需求’全力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为题,对西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经验作了专题报道。

  相较于传统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西南政法大学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政治引领,实现涉外法治人才的忠诚性培养。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旗帜鲜明地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培养理念,以“中美贸易战”等涉外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为抓手,寓价值观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厚植涉外法治人才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时代使命担当,确保所培养的涉外法治人才不仅具备卓越的专业能力,同时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

  第二,需求导向,实现涉外法治人才的精准化培养。聚焦国家重大对外战略需求,统筹整合多维优质资源,以海外利益保护、国际人权斗争、“一带一路”建设、涉外争端解决、RCEP区域法治建设为面向,突破国内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高度同质化的瓶颈,率先设立“一带一路”“双语双法”国别法实验班、海外利益保护实验班、人权法学专门化实验班等特色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依托人权研究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等教研机构,精细化设计差异性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向,优化涉外法治人才的特色化培养流程,确保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主题突出、指向明确。

  第三,知行合一,实现涉外法治人才的体系化培养。按照“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谋全局”的辩证思维,坚持“思政、国情、专业、语言”四位一体,突破传统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零敲碎打”的困境,全面深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理念、培养课程、培养模式、培养方法的改革,建构了要素完备、知行合一的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了涉外法治人才的综合素养,更好地满足了国家对外战略的实施需求。

  第四,多元参与,实现涉外法治人才的协同化培养。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的优质资源,形成了多元主体互动参与下的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模式。通过贯通理论与实务部门、整合国内与国际组织、集聚法律与外语优势,融合法学与非法学学科,建构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突破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瓶颈,提升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成效。

  三、大先生:“经师”和“人师”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办好法学教育,必须加强法学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师德师风高尚、理论功底扎实、熟悉中国国情的高水平法学专家队伍。法学教师要追求言为人师、行为世范,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积极向上的言行引导学生、带动学生。要大力加强法学学科体系建设,认真总结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经验和优势,深入研究和解决好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的问题,探索建立适应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需要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要强化法学教育实践环节,处理好法学知识教学和法治实践教学的关系,将立法执法司法实务工作部门的优质法治实践资源引进高校课堂,加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实务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突出特色,积极吸收借鉴世界上的优秀法治文明成果,有甄别、有选择地吸收和转化,不能囫囵吞枣、照搬照抄,努力以中国智慧、中国实践为世界法治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一直以来,西南政法大学坚持党管人才,重引领、抓师德、强考核、善激励、精培育、促发展,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引导教师群体“内外兼修”,通过“引、育、留、用”全方位强化建设,形成“近悦远来”的良好用人育人生态,铸就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贡献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有力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了学校事业大发展。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党委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由卢代富教授担任负责人的经济法教师团队成功入围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由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龙大轩教授带领的“中华法文化传播教育教师团队”,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四、大跑道:勇当开路先锋  争做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他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现场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西南政法大学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强化劳动教育、美育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造“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研究生课程《法理学专题研究》入选首批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平教授带领团队获批“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马克思主义学院白勤副教授荣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二等奖。学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全面一体推进建设。近年来,西南政法大学先后制定了《西南政法大学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方案》《西南政法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西南政法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20—2023年)》等文件,全面推进思政课程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党委书记、校长作为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带头上讲台讲思政课、带头进课堂听思政课、带头到学院调研思政课、带头到支部联系思政教师,保障思政课教学质量提高,提升授课质量。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签订合作协议,联合探索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校注重加强劳动教育和美育教育,推进劳动教育和美育教育的“两个全面纳入”,即将劳动教育和美育教育全面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全面纳入常规课程,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管理合力。

  办好法学教育,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我国法治的原创性概念、判断、范畴、理论的研究,加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落实到各法学学科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中,推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法治人才。”高等政法院校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要充分利用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加强法治及其相关领域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对复杂现实进行深入分析、作出科学总结,提炼规律性认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撑;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要教育学生首先要把人做好,然后才可能成为合格的法治人才。

  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新时代的广大共青团员,要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要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要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要做崇德向善、严守纪律的模范。在新的征程上,西南政法大学将更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使命,进一步创新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卓越“德法兼修”课程体系,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进一步深挖校内红色资源,帮助青年学生更加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努力培育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2年第31期

  编辑:王芳

  校对:武金洋

  审核:龚紫陌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