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强国·每日科技】鄂西北山区发现化石实证3.5亿年前秦岭是海洋

2024-04-03 20:40:24 来源:科学强国微信公众号 作者:综合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image.png

2024.4.3

  首次全国数据工作会议召开

  首次全国数据工作会议于4月1日到2日在北京召开。据国家数据局消息,各地现已完成相应数据机构组建。相关负责人在全国数据工作会议上表示,国家数据局于去年10月正式挂牌,承担起统筹数字化发展和数据行业管理的职责。各地因地制宜推进改革,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完成机构组建,其中,独立设置机构的有26个,加挂牌子的有6个。北京等21个地区还将数字政府建设纳入数据工作范围,机构职能延伸到公共数据的生产和采集环节。总体来看,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数据工作体系基本形成。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四十二号01星

  北京时间2024年4月3日6时5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二号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15次飞行。

  高抗黄萎病棉花新种质创制成功

  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被称为棉花“癌症”。由于缺少天然的抗病种质资源,防治难度极大,并且病原菌与寄主植物在不断的竞争中存在强烈的协同进化关系,因此,阐明大丽轮枝菌—寄主互作的分子机制对于寻找有效的抗病育种靶标,培育高抗棉花种质至关重要。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智能设计与合成创新团队和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发现大丽轮枝菌细胞壁降解酶既可作为跨界RNA干扰靶标基因,还可作为效应蛋白调控棉花抗黄萎病。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上。该研究发现,大丽轮枝菌细胞壁降解酶在病原菌碳源利用、穿透细胞壁能力和致病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跨界RNA干扰技术,科研人员创制了高抗黄萎病的棉花新种质。

  鄂西北山区发现化石实证3.5亿年前秦岭是海洋

  据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消息,该院研究团队近日在对湖北省郧西县西北部开展地质调查时,发现了丰富典型的泥盆纪珊瑚化石,为佐证秦岭山脉曾发生海陆变迁事件提供了重要科学实物证据。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古生物化石研究中心主任赵璧表示,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和最著名的海洋造礁生物之一。泥盆纪是地球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距今4.19亿至3.59亿年,也是地史上最重要的珊瑚造礁期。本次郧西珊瑚化石的规模发现,不仅说明秦岭在形成山脉前曾被大片海水淹没,也说明当地曾是古珊瑚在浅海大规模造礁的重要区域。

  北京未来科学城机器人产业园项目启动

  近日,北京未来科学城机器人产业园项目启动。作为北京市2024年“3个100”重点工程,它的实质落地标志着首都北部机器人产业创新引擎正式启动。据悉,该产业园总建筑规模约30.54万平方米,将构建以机器人本体为核心,以核心零部件、智能感知系统与技术为聚焦点的“一个核心+两个聚焦”的机器人产业体系。

  首个海洋生物空间单细胞图谱获揭示

  据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消息,3月29日,中国海洋大学联合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利用华大自主研发的时空组学技术Stereo-seq,结合单细胞转录组测序,以柄海鞘的内柱器官为研究对象,绘制了高质量的空间分辨率单细胞图谱,全面解析了海洋动物咽部器官的细胞类型和潜在功能特征,为揭示脊椎动物咽部器官的潜在演化起源提供了重要信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

  迄今世界最强激光器启动

  世界上最强大的激光器于近日被激活。物理学家组织网3月31日报道,该系统能使激光脉冲在1飞秒(1000万亿分之一秒)内达到10拍瓦(1拍瓦=1000万亿瓦=1015瓦)的峰值,有望促进从医学到基础物理以及太空等多个领域取得革命性进展。该激光器所属高科技中心位于罗马尼亚,是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等人的发明。

  最广泛灵长类动物大脑研究结果发布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生物学家领导的跨学科小组最近发表了一项史无前例的研究:调查了18种灵长类动物的基因表达与大脑进化之间的联系。研究成果发表在《eLife》杂志上。研究论文主要作者凯蒂·里克尔顿表示,就同等体型比例而言,灵长类动物,尤其是人类拥有非常大的大脑。而且,人类、黑猩猩和狐猴都各不相同,尽管他们具有相似的DNA序列。这种差异可部分解释为哪些基因在更高或更低的水平上表达。

  (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编辑:李熙

审校: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视觉:龙昊


相关推荐


科技创新 科学强国
扫码关注科学强国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