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逆袭之后再谋逆袭

2022-09-13 14:22:00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简宏妮 责任编辑:柒月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简宏妮

  2021年湖北经济总量首次超过5万亿元,排名重回全国第七,交出了一份浴火重生的优异答卷。2022年,湖北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定下“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湖北.png

图片/TUCHONG

  “湖北经济总量突破5万亿元,实现历史性跨越,重回全国第7位。”1月20日,当这一重磅消息正式公布时,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会场掌声响起。

  “这个成绩非常了不起!”“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接下来的几天,“5万亿”成为代表委员口中的“高频热词”。大家一致认为,“5万亿”是湖北交出的浴火重生的答卷,是湖北疫后重振取得的决定性成果。

  营商环境:营造重商兴企氛围

  1月19日一大早,湖北省人大代表、湖北静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静透露,她刚刚接到一个来自非洲的订单——74台车,总订单额约2500万元。

  今年初,张静的公司获得了商务部审核颁发的“东风整车出口授权资质”。拥有此资质的企业,全国仅5家。作为十堰本土企业,静嘉汽车的市场从湖北扩展到全国,近年更是将生意做到了中亚和非洲。

  企业茁壮成长,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温暖呵护。其中一个故事,让张静记忆深刻。

  2020年3月中旬,公司开始复工复产。但公司财务总监家在房县某乡镇,因不会开车,无法顺利返岗。茅箭区有关领导得知情况后,迅速出面协调。之后,5个村的村支书各自驾车,一个村一个村地接力,把财务总监从家里送回了公司。

  营商环境的变化,体现在日常服务的点滴之中。在十堰,每个区的市场主体都加了“群”。“水电气”、营商办、行政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都会主动询问企业是否有困难。

  今年,湖北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切实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坚持以高水平制度供给推动营商环境革命,加快形成疫后重振新标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区域价值提升新优势。”1月20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开幕,湖北省长王忠林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数字赋能、业务协同、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实施线上只进一网、线下就近办理等多项举措。持续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常态化开展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评价,落实民营企业参与重大涉企政策出台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制度,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擦亮湖北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建筑业是湖北省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在今年的湖北省两会上,湖北省人大代表、武汉市工商联副主席孙东林建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扶持民营建筑企业健康发展,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

  “对湖北民营建筑企业的总量、实力、规模、困境等进行大清理、深摸排,查清家底,分类施策,制定出不同的帮扶规划。”孙东林建议,开展大调研,摸清家底。同时,构建市场规范发展机制,组织力量筛查在建和竣工的所有政府项目,制定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必要时实行挂牌督办。

  他还建议,加大项目倾斜力度环节,加大企业融资力度。设立省级建筑业专项扶持资金,或由省政府组织金融机构出具资金,根据融资期限实行对应的定期存款,以备企业不时之需。同时,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提供差异化、优质化金融服务。积极引导传统民建企业吸纳新的建筑模式和经营理念,利用“企业联盟”形式,组织一级资质民营建筑企业,打造出一支立足湖北、辐射全国、冲出国门的现代技术全面、适应于现代工程领域的业界强军。

  湖北省人大代表、武汉唐古拉汉藏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斯朗·丹增曲培同样在关注营商环境问题,他的看法是,“对于顶天立地的大企业,要有‘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对于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则要有‘主动关心,贴身服务’的保姆精神。”

  产业腾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021年3月2日,总投资100亿元的三宁年产60万吨乙二醇项目投产。11月20日,总投资145亿元的三宁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在姚家港化工园开工。50载春华秋实,当年仅年产3000吨合成氨的枝江县化肥厂,如今已嬗变为集煤化工、磷化工、石油精细化工等为一体的中国化工百强、全国化肥前十,并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延伸。

  湖北省人大代表、枝江市委书记余峰介绍,三宁的蝶变,是枝江加快产业裂变升级的生动剪影。枝江对接宜昌“东部未来城”建设,争做湖北全国百强县域聚集区排头兵。宁德时代320亿元邦普一体化电池项目落户宜昌,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52天,枝江全力服务参与;同时紧盯该项目原料需求,谋划实施投资过百亿元、年产80万吨的三宁精制磷酸项目。

  湖北省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奔跑中调整呼吸,在超车中变换赛道,加快调优产业结构、做强产业实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还透露,要按照产业集群发展理念,建立每个产业集群“一张产业地图、一个实施方案、一位省领导领衔、一个专家团队跟进、一套工作专班服务”的“五个一”工作机制,推动“51020”现代产业集群迅速壮大。打造世界一流的“光芯屏端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成全国领先的汽车制造、现代化工、大健康、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产品加工新高地。力争培育国家级领航企业10家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0家以上、市场主体100万户以上,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格局。

  狠抓新兴产业培育。湖北将紧盯482个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推动华星光电t5、东风本田DD30等尽快投产,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持续实施数字经济跃升工程,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数字经济高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启动30个产业基础再造项目,实施高端芯片、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等一批攻关任务。前瞻布局量子信息、未来网络、氢能、精准医疗、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未来产业。

  狠抓传统产业技改。湖北将扎实推进“技改提能、制造焕新”三年行动,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实施亿元技改项目1500个以上,技改投资超过5000亿元。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0家以上、5G全连接工厂30家以上。狠抓湖北品牌建设。深入实施品牌创建、品牌培育、品牌提升行动,叫响“湖北工匠”“匠心湖北”,做强“湖北老字号”“荆楚优品”,打造楚茶、楚菜、楚酒品牌,让“湖北制造”誉满五洲、“荆楚味道”香飘四海。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研平台建设,新成立9家湖北实验室,政府投入很大力度进行建设运营,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人才队伍。”1月19日,湖北省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杜耘如是说。

  他同时指出:“湖北磷矿资源丰富,磷石膏综合治理和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责任重大。为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相关部门多次到地方调研,推进成立三峡实验室,这是我省以科技创新引领‘51020’产业发展的举措之一。”

  2021年12月,三峡实验室在宜昌揭牌,由宜昌市政府建设,委托兴发集团牵头,联合10家单位共建。“这是一家由企业牵头成立的实验室,定位绿色化工,其中磷石膏的生态化处理利用是一个重要方向。”杜耘说。

  “未来要聚焦产业创新需求,加强技术攻关,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让美丽湖北、绿色崛起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底色。”杜耘建议。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3月上旬刊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