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数量超载农户受损,崇左如何续写和谐“人猴关系”?

2024-03-13 17:10:37 来源:中国环境网 作者:李翔宇 责任编辑:李煦 字号:T|T

穿梭、跳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的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群白头叶猴大口吃着喜欢的树叶,无忧无虑地在山间嬉戏,此起彼伏的叫声响彻山谷。

对于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岜盆管理站(以下简称“岜盆管理站”)站长蒙育宁来说,这幅景象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头叶猴曾濒临灭绝。如今在当地政府与民众的努力下,白头叶猴已从过去的300多只增长到1400多只。

然而,这一令人欣喜的数字增长背后,烦恼也随之产生。白头叶猴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部分区域猕猴数量也在剧增。“猕猴数量太多了,经常下山采食村民的庄稼,造成村民经济损失,给我们的保护工作出了新难题。”他说。

猕猴数量超载,“保护”背后有烦恼

在蒙育宁的印象里,猕猴数量增多从2004年他来到位于保护区内扶绥县的岜盆片区工作开始就显端倪。

此前,一个猕猴种群大概在几十只左右。但根据岜盆管理站连续监测工作统计数据发现,有些猕猴群体一段时间内增长了10余只不等,整个猴群接近上百只。据最新一次统计显示,岜盆片区猕猴数量已有一千多只。

猕猴正在吃百姓种下的甘蔗。岜盆管理站 供图。

白头叶猴并非是岜盆自然保护区唯一的保护动物。目前,保护区内已确认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35种,其中包括云豹、林麝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大灵猫、蛇雕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种。

白头叶猴作为旗舰保护物种,保护工作辐射整个片区。过去,老百姓的猎捕是导致白头叶猴濒危的一个重要原因。自治区政府协同保护区通过改善当地人居环境、修复野生动物栖息地、开展科普宣传等方式,增强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猕猴作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自然也纳入了保护范围内。当地百姓不再捕杀白头叶猴,对猕猴也一视同仁,对于受伤的猴子还会主动送往保护区岜盆管理站进行救治。

猕猴作为杂食性动物,繁衍生存能力较强,随着生态环境逐年向好,猕猴种群数量增长越发明显。然而,这对白头叶猴的生存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威胁。由于两种猴类觅食都喜欢在山坡、山脚等地带活动,一旦相遇,一个正常繁殖群的白头叶猴数量远比一个正常繁殖群猕猴数量少,因此,白头叶猴处于弱势群体,猕猴抢占白头叶猴生存空间,导致其生存领地受到压缩。

猕猴数量增多,不仅对白头叶猴产生影响,当地百姓也十分苦恼。作为岜盆管理站站长和扶绥县村民,蒙育宁深有体会:“以前猕猴数量相对少,即便它们下山来吃些农作物,损失不大,大家也都十分宽容。现在猴子数量已达到上千只,导致区域周边3500公顷的耕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

作为“中国糖都”,甘蔗是崇左市的主要经济“支柱”,这里盛产的甘蔗、木薯、花生、南瓜等经济作物,恰好都是猕猴的“最爱”。“这些猴子一天会到地里吃上好几餐,我们看到只能驱赶。不过它们很聪明,等我们走了会回来接着吃。” 扶绥县岜盆乡弄廪村村民告诉记者,猕猴这样吃下来,有时一天能损失上千元。“我们也不可能一直在地里盯着,看着辛苦种下的瓜果被猕猴糟蹋一空,真的挺无奈。”

“村民们身体力行保护了野生动物,但他们遭受的损失又该怎么办?”这是蒙育宁这些年一直思考的问题。一次巡逻时,他看到一户农民坐在地上擦眼泪。询问才得知,他们家刚刚种下的甘蔗没多久就被猕猴吃个精光。

“以前遇到农户受损,我们会耐心劝导。现在看到他们的样子,我们心里也不好受。”蒙育宁叹了口气说道。

多方探索,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待出台

实际上,对于猕猴数量过多、百姓农作物受损的问题,崇左市乃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多个部门都采取过不同的措施。

“以前我们每几年就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申请捕捉猕猴指标,以便把猕猴数量和致害事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岜盆管理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项工作需要经过科研院所及高校专家对种群数量进行论证,确定合理的方案后,再组织专业人士进山捕捉,最后将这些猴子送到具备养猴资质的养殖场进行科学研究。

虽然捕捉猕猴行动持续开展了几次,但也付出了高额的资金成本,加上当时猴子的数量尚在保护区能够容纳的范围内,且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趋严,保护区管理站因此未能将捕捉行动常态化。在工作人员的印象里,距离上一次捕捉猕猴行动已过去了十几年。

“村民们在农作物受损后都会反馈到管理站,我们一般会协同政府部门进行现场勘察,记录受损情况,安抚村民的情绪。但管理站并没有理赔能力,我们通常会建议村民将情况向县政府反映。”蒙育宁说。

当地百姓立起稻草人驱赶猕猴。岜盆管理站供图。

在村民理赔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以下简称“广西林业局”)也进行过初步尝试。广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处处长张振球介绍,自2022年起,崇左市部分县纳入野生动物致害的政策性保险,对个别受损村户已进行了补偿。

“这项保险目前覆盖范围较小,补偿金额较少,难以满足崇左市乃至自治区的实际需求。对此,依据新出台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我们已经撰写《陆生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条例试行办法(意见稿)》,目前正在走有关程序。”张振球说。

据了解,广西林业局在综合考虑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自治区《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相关规定的基础之上,针对野猪、猕猴等动物致害村屯农作物的情况,协同各市、县林业部门、保护区开展了多次深入调研。撰写的《陆生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条例试行办法(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将针对自治区实际情况,明确补偿主体、范围、标准、流程、措施等内容,解决百姓农作物受损、野生动物伤人等情况的补偿问题。

目前《办法》已完成了公众意见征求,有望今年上半年待政府部门反馈意见并通过合法性审查后出台。“这些年百姓为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很大贡献,为促进百姓与野生动物,尤其是猕猴的和谐共生,对于它们造成的损失,我们也在努力完善政策制度,以保障百姓利益。”张振球说。

续写和谐“人猴关系”,科学调控是关键

《办法》的制订无疑为崇左市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注入了新希望。“作为崇左市百姓,我热爱自己的家乡,也爱着这群生活在大山中的精灵。”蒙育宁与猴群朝夕相处二十年,熟悉它们的习性、知道它们的喜好、了解它们的行踪,他认为自然保护区内的管理站构建起了一座人猴相处的桥梁,看到《办法》得以推进并有望出台,管理站工作人员感到十分高兴。

然而,蒙育宁也认为,保护野生动物并维护好百姓的利益,不能仅靠《办法》。一个猕猴种群多的能达到上百只,保护区内共有十几个猕猴种群,它们每日三餐造成的农作物损失,仅靠补偿会对当地财政造成较大压力。“当下的重点工作,应放在科学调控猕猴种群数量上,在完成有关调查监测的前提下适度捕捉,使猕猴数量维持在合理范围内。”

岜盆片区猕猴致害事件并非个例,人猴冲突的事例放眼自治区甚至全国还有很多。广西九龙山、龙虎山等地猕猴数量过多,常爬到游客车中窃取食物,当地百姓用插红旗的方式驱赶却并无作用;重庆市四面山猕猴数量逐年增多,冬天食物短缺时会下山觅食,甚至进入没有关好门窗的居民家中翻箱倒柜;贵州省黔灵山公园猕猴数量远超500只的承载力,猕猴伤人事件频发,疫源疫病风险升高……而各地都将对猴群进行种群调控,作为解决人猴冲突的方案之一。

保护区周边受损的玉米地。岜盆管理站 供图。

对于种群调控的必要性,张振球表示肯定。他介绍,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根据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调查、监测和评估情况,对种群数量明显超过环境容量的物种,可以采取迁地保护、猎捕等种群调控措施,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生产。对种群调控猎捕的野生动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

而其他地市,也有相对成熟的种群调控经验可供保护区借鉴。比如,黔灵山公园管理部门已多次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建议将黔灵山半野生猕猴种群生态承载量逐步控制到不超396 只为宜。2021年11月,黔灵山公园管理处依法向贵州省林业局申请办理了种群调控分流猎捕行政许可,准许捕猎数量400只。第二批种群调控猎捕许可已于2023年11月获得批准。目前,第一批捕捉的394只猕猴已被依法办理 “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审批”, 调控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连云港云台山生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中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家单位,分流猕猴全部明确用于种群繁育或科普展示。

张振球表示,下一步也会加紧开展猕猴等致害严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调控相关工作,同时加快推进《办法》出台。不仅如此,为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需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保障野生动物获取足够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林业部门将协同公安、市场监督、海关等相关部门做好执法工作,打击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同时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加强当地百姓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增强公众参与。(李翔宇)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