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人工鱼巢,为长江鱼筑“产房”

2024-03-12 17:00:00 来源:中国环境网 作者:陈妍凌 责任编辑:李煦 字号:T|T

长江上游,浅滩密布,是长江鱼类重要的产卵场。阳春三月,长江鱼进入产卵季。为助力长江鱼类资源增长,北京传益千里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发展中心携手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邀约40余位奔驰车友志愿者,走进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江段,开展“人工鱼巢共建计划”。

长江科普——

亲子家庭踊跃互动,加深对保护区的认识

油溪镇位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这个江段是多种长江特有珍稀鱼类的幼鱼栖息场所,也是激流性鱼类的越冬场所。

志愿者们抵达江边,搭乘水上巴士——长江客渡船,抵达对岸,穿过金灿灿的油菜花海,走进重庆生态法制教育基地。

“欢迎大家来到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起守护长江生态。”重庆市林业局鱼保处处长王维带领志愿者参观基地,生动地介绍保护区“家珍”,号召小朋友们成为守护长江的小卫士。

image.png

“长江四大家鱼有哪些?”“达氏鲟又叫什么?”在公益课堂环节,传益千里讲师通过有奖互动的方式,向亲子家庭开展长江水生生物科普。孩子们踊跃互动,在欢乐的氛围中,对保护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image.png

鱼巢共建——

“看着自己参与搭建的人工鱼巢进入长江,真的太开心了”

人工鱼巢以竹子、水游草、兜网为主要材料,通过搭建框型构架来完成鱼巢雏形。水游草可在水中长根长叶,为鱼类营造天然的“绿色产房”,还可以为稚鱼提供较为充足的生物饵料和躲避鸟类伤害的安全场所,为鱼类提供稳定可靠的“产房”“孵化室”和“育婴园”。

在过去,长江边的渔民,个个都是搭建鱼巢的高手,“引鱼产籽”,再舀鱼苗赚钱。如今,这项技术被用来保护长江鱼繁衍生息。

本次人工鱼巢共建活动邀请经验丰富的老渔民作为导师,为志愿者们演示人工鱼巢的搭建技术,讲解各项工具的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项。在实操环节,志愿者们以家庭为组合,纷纷上阵,齐心协力,共建鱼巢。

image.png

砍竹子、铺兜网、扎铁丝、铺水游草、加横杆……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努力,人工鱼巢顺利完成。众人齐动手,将人工鱼巢移入长江的浅滩水域,并在江津鸿鹄护鱼队巡护员的协助下,利用巡护船将其送至产卵场。

image.png

“起初,我不太懂怎么扎铁丝。后来,在渔民爷爷的指导下,慢慢掌握了。看着自己参与搭建的人工鱼巢进入长江,真的太开心了。”12岁的志愿者小泽希望多开展人工鱼巢共建活动,多为长江生态修复助力。(陈妍凌)

image.png

(本文图片由北京传益千里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发展中心提供)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