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学萌:针药结合“醒脑开窍”解耳鸣

2024-01-18 16:23:31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汪盈 责任编辑:王一 字号:T|T

  人物简介:蔡学萌,东城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十余年针灸临床治疗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运用针药治疗中风偏瘫、周围性面瘫、耳鸣、耳聋、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失眠、眩晕、干眼症等。运用针药治疗腰椎病、颈椎病、膝关节炎、肩周炎引起的麻木、疼痛等有丰富经验。

  病毒性感冒后,常有中老年人及青壮年出现耳鸣,严重者甚至影响生活与工作。这些患者在感冒之时,耳部会有明显刺痛、胀感、闷堵等症状,时而还会感受到间断的嗡嗡声。感冒康复后,耳鸣虽有所减弱,但可能会伴有汗多、头晕、睡眠障碍等症状。东城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蔡学萌说:“对于这种耳鸣现象,以及初、中期的听力减退可通过针药结合的方法来治疗。”

  从西医来看,耳鸣可分为神经性耳鸣、肌源性耳鸣以及血(管)源性耳鸣等。中医认为,耳鸣可分为实证耳鸣和虚证耳鸣。实证耳鸣由风邪上扰、肝火上炎、气滞血瘀所导致,常伴有头晕头痛、耳闷堵、刺痛、口干口苦等症状;虚证耳鸣则是由肝肾气血亏虚、脑供血不足造成,耳部会有痒、乏力的感觉。“在临床中,两种耳鸣可能会伴有失眠,且早秋时节很多人患有过敏性鼻炎,也会造成耳鸣。”蔡学萌说。

  在治疗耳鸣时强调辨证施治。蔡学萌说,人体耳旁有三处穴位主管听觉,分别是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治疗时针刺耳门穴有聪耳通络、清热消肿之效,听宫穴适用于风热外袭、火热上炎等引起的耳鸣,听会穴负责开窍聪耳,通经活络。对耳鸣患者进行“耳前三针”治疗,以治其“标”。

  虚实辨证以治其“本”:对于虚证耳鸣,升气养血针刺大肠经的原穴(合谷)和合穴(曲池)两个对穴;采用升气行血的进针方向,促进气血运行;在用药方面,蔡学萌常使用中药川芎、当归两个对药,以归脾汤为基础,并根据患者情况加减,达到减轻症状的作用。如果患者出现睡眠问题,可在用药中增加茯神,如有头晕则在用药中增加葛根。对于实证耳鸣,对应扎针上迎香穴、下迎香穴,同时扎腹针、胁肋肋部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祛风散邪。

  蔡学萌提醒,耳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忌食牛羊肉、海鲜、辣,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左右,注意耳部卫生。年轻人要少戴耳机,老年人要去正规医院匹配助听器,同时要注意对助听器进行定期清洁,出现耳鸣症状及时就医。

北京晚报记者 汪盈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