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哈尔滨9月20日电(记者 张心觉 实习生 崔晓彤)20日,工大卫星研发智造总部基地项目奠基暨哈尔滨新区(自贸试验片区)产业项目签约和秋季集中开工仪式举行。本次活动,哈尔滨新区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5个,总投资140.9亿元;集中开工产业项目19个,总投资7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1亿元。 据了解,工大卫星研发智造总部基地计划建立一个以卫星制造及应用产业链为核心的商业航天产业园区,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通过“5G+智慧制造”技术赋能,实现卫星可批产化架构技术、脉动式柔性化卫星产线技术、全流程数字化智造技术的全面应用。项目建成后,具备年产200颗微小卫星的生产能力,形成至少20家优质航天上下游企业集聚。 当天新签约产业项目和集中开工产业项目涉及“四大经济”以及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其中,中国联通与哈尔滨新区管委会签署《智慧城市微服务平台以及智慧园区合作协议》,助力新区打造“智慧城市”。“我们在新区5大园区全方位建设‘5G+千兆智慧园区’,进行5G信号室内分布、5G基站、千兆光纤等通信基础设施的铺设,预计今年12月31日全面竣工。”中国联通哈尔滨市分公司副总经理吕浩说。 哈尔滨新区党工委书记、松北区委书记肖彬表示,近年来,哈尔滨新区以推动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牵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全面整合创新要素、搭建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生态,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引进培育了一大批解决卡脖子问题、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为加快形成省市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介绍,哈尔滨新区暨自贸片区创新“五证服务”“企业开办直通车”,打造便利化的投资水平;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真正实现“拿照即经营、承诺即准入”;发布“告知承诺制”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创新“容缺受理”机制,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信用基石;出台多项系列惠企政策,给予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扶持;建立常态化的走访服务机制,为项目推进提供最优质、最高效、最精准的政务服务,全力以赴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