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衢州市围绕持续打造“中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的目标,各部门、各区块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以数字化改革的思维理念,聚焦群众和企业需求,结合自身实际,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推出了大量针对性强、有特色的改革举措,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做法。为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推动各地、各部门互学互鉴,形成浓烈的比学赶超氛围,市营商办在全市范围征集并评选出了2022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案例,一起看看吧~ 一、政府合同履约全流程闭环监管(牵头实施单位:市府办、市营商办) 创新开发政府合同履约监管系统,全面归集政府合同及履约信息,构建政府合同事前风险防范、事中履约检查、事后履约监管机制,全量归集包括投资项目建设合同、招商引资合同、PPP战略协议等八大类合同,形成一套集数据归集、研判、预警、处置、反馈、评价于一体的合同履约全流程闭环监管模式。该案例荣获2022年度全省信用数字化改革“十大示范案例”,入选第四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 二、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牵头实施单位:市营商办、市财政局) 通过数据共享、流程再造、机制创新,打造政策直达应用场景,打造“三零三最”要求,将惠企政策分类为免申即享类、即申即享类和快审快兑三种兑现方式,为企业提供智能政策体检和短信推送服务,实现“政策主动找企业”转变。打通亩均税收、省财政支付系统、信用监管等系统数据,对即申即享政策全面实行预拨款制,加快惠企业政策兑现。截止12月底,全市兑现各类惠企资金77.29亿元,惠及市场主体3.95万家,惠企面达86.07%,两项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政策兑现平均时间压缩到7.28天,比原来压缩80%以上。 三、创新抵押登记“五转”举措化解企业融资难(牵头实施单位:市资规局) 为便利企业盘活在押不动产,衢州市根据项目开发建设进度,推行纯土地抵押转在建工程抵押、在建工程抵押转房地一体抵押、纯土地抵押转房地一体抵押等“五转”举措,打通企业不还本续(增)贷融资快车道,在有效保障金融部门资金安全前提下,节约企业转贷过桥资金成本,压缩办理时间,规避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和政策风险,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改革实施以来,已办理涉企组合业务15件,节约企业转贷“过桥资金”2.9亿元,转(增)贷时间由30天缩减至3天。 四、衢州市服管融合一体改革(牵头实施单位:市营商办、市市场监管局) 以电子营业执照为通道载体,全面汇总涉企证照、档案、信用、许可、监管等专属数据信息,形成涉企服务“一码四端四色”应用体系,构建了企业自知、自检、自查、自治、自律的“五自”场景,走出一条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方协同共治的“互联网+监管”改革新路子。该案例相继在国办职转办、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等简报刊发,荣获2022年度全省信用数字化改革“十大示范案例”,入选第四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 五、高效协调处置“清障”行动疑难问题(牵头实施单位:市营商专班) 针对少数部门在开展问题处置时不作为、慢作为、不敢为,市营商办创新建立了“清障”行动疑难问题协调处置机制,对超一个月未处置、整改方案不实的问题,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营商观察员、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组)、市政府督查室、新闻媒体代表参加,面对面听取承办部门陈述问题的处置难点和方案,参会人员对处置方案进行质询并提出意见建议,加快推动问题解决,提高问题办结质效,不断优化衢州营商环境。 六、打造电子证照服务平台实现金融服务“一证通办”(牵头实施单位:市人行) 银行机构依托“衢融通”平台,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按照“应减尽减”“应替尽替”为原则,推动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和产品创新,市场主体仅凭有效身份证件即可享受金融业务办理的“一证通办”。截至目前,全市14家银行已完成业务系统与“衢融通”平台证照系统的对接,累计查询电子证照信息超300万次。改革后,银行信贷审核环节平均缩减1.7个、办理时间平均缩减1.8天,申贷材料从以往的5至7项最多减少至1项(身份证),相关做法经验先后被国办、省政府、杭州中支刊物采用。 七、“工业强市在线”提升工业经济治理能力(牵头实施单位:市经信局) 针对传统工业经济治理存在的战略目标难落地、指标分析不全面、产业预警不精准等问题,通过归集产业发展、工业投资、企业效益、亩均评价、政策兑现、用电能耗等数据,推动数据集中、业务集成、服务极效,进一步健全工业经济运行调度机制,有效提升我市工业经济治理能力。截止目前,平台数据在线归集率达90%以上,上线6个专项场景及3个特色应用场景,实现在线实时“看指数、看企业、看项目、盯任务”,有力提高了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八、率先建立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牵头实施单位:市发改委、市供电公司) 为进一步降低企业接电成本,衢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内企业电力接入工程费用由政府和供电公司共同承担、全额“买单”,并首创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信息化平台,将线下的项目评审、资金拨付、工程建设等业务环节改为线上流转办理,高效支撑分担机制落地,实现电力接入服务提前介入,推动“企业等电”向“电等企业”转变。自改革实施以来,已累计服务小微企业12246户、大中型企业18户,减少企业电力接入成本约1.21亿元,为衢州“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注入动能。 九、浙大衢州两院中试基地助力企业创新(牵头实施单位:市科技局、浙大衢州两院) 衢州市聚焦“五链融合”,依托浙大技术团队,建设浙大衢州“两院”中试实验实训基地,构建中试研究、成果转化、高新技术孵化、分析检测、员工培训于一体的专业技术支撑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新产品小试中试服务和技术难题攻关,降低企业新产品测试成本,加快企业新产品创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基地投入运行1年多来,已承接中试项目10余项,建有中试生产线20余条;签订全流程反应热风险评估等项目69个,测试近1200次,累计为化工企业培训500人次。 十、退出市场非国有企业档案处置(牵头实施单位:市中院、市档案局、市档案馆) 针对退出市场非国有企业档案处置缺乏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档案有较大损坏和灭失风险的问题,市法院与市档案局、市档案馆联合出台了《衢州市退出市场非国有企业档案处置实施办法(试行)》,对退出市场非国有企业档案的归属和流向、处置机构职责、处置工作流程、数字化加工标准及档案交接、保管、利用、销毁等作了全面、详实、具体、明确的规定,该制度的出台填补了浙江省在退出市场非国有企业档案处置制度方面的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