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4321”模式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

2020-08-03 17:24:07 来源:荔波县委组织部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聚焦“两个建强”,强化基层治理能力

建强基层组织。在8个乡(镇、街道)成立脱贫攻坚战区临时党委,由县委常委任临时党委书记。在较为偏远的自然寨、村民组设立党小组599个,延伸党组织触角,建好乡村治理堡垒。加大合作社、产业协会、种养殖基地等党组织组建力度,实现“产业延伸到哪里,哪里就有党组织”。编制公布“放管服”改革“七张清单”,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深入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设置7个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分局,与乡镇执法机构和执法力量合署办公,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全面建成村级服务站,设置卫计、户籍、就业、社保等窗口,制定为民服务清单,将服务流程、服务事项上墙公示,实行“一站式”便民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1596446244273876.jpg

村干助理上门服务

建强基层队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村级党组织书记作用发挥情况进行动态评估调整,2017年以来共集中研判5次、调整撤换18人,并选派29名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支部书记,配强“领头雁”。有序推进支书主任“一肩挑”,2019年全县“一肩挑”比例达40%。充实村级后备力量,县级财政每年安排390万元,为每村选聘1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担任助理,并出台《荔波县村级干部助理管理办法》,着力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派好用好帮扶队伍,强化乡村治理力量,先后4批次从县直部门选派精锐力量驻村,使一线力量达2688人,同时挑选94名科级干部任各村攻坚队长。出台《关于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一线干部关怀激励约束的实施方案》《关怀激励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一线干部九条措施》,组织开展“我向组织说心里话”等活动,做好关心关爱和激励保障,使其安心基层、驻村帮扶、推动治理。

抓实“一项重点”,增强基层治理后劲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发展”这一个重点,把“村社合一”发展作为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和保障,列入“一把手”工程,由县委书记、县长带头领创示范点,并明确8名县委常委负责8个乡镇,44名县级领导“一对一”直接负责44个村。在政策扶持方面,出台《荔波县“村社合一”股份经济合作社扶持办法(试行)》,鼓励和支持全县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含工勤编制人员)、县属国有企业人员到村任职,帮助经营村合作社。

目前,已针对需要内务管理人员的村合作社选派长期在一线抓脱贫攻坚的机关干部35人、针对有农技需求的村合作社选派农技专家4人、针对需要全方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村合作社选派国企人员7人,并从广州对口帮扶资金中安排500万元支持6个合作社发展产业,让“村社合一”股份经济合作社真正有人干事、有钱干事、有能力干事。

1596446252128535.jpg

农技专家为群众讲解油茶种植技术

在发展思路方面,按照“定发展类型、定主导产业”的总思路,把94个村按照资源禀赋、先天条件、主要发展方式等,划分为“资源驱动型、企业带动型、跨域联动型、自主推动型”4种发展类型,因村施策指导发展旅游接待、桑蚕、精品水果(含百香果)、蔬菜、食用菌、铁皮石斛及青梅、生态特色养殖(佳荣牛、瑶山鸡)、油茶等产业,提升村级发展能力,全县94个“村社合一”合作社全部实现规范运营。如:资源驱动型,瑶山乡高桥村利用紧邻大小七孔景区的优势资源,开发运营停车场、旅游接待等产业,每年收入60万元左右。企业带动型,县属国企荔波旅游集团通过连片开发、直接选派经理人等方式帮带瑶山乡拉片村、菇类村,预计可分别增收20万元、10万元;龙头企业金沙农业公司带动玉屏街道水捞村发展铁皮石斛、金桔种植等,村合作社预计可收入26万元。跨域联动型,甲良镇益觉村、玉屏街道水功村等6个村根据现有产业情况,成立“贵州大地油茶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全县范围内跨区域联动整合资金、技术等共同发展油茶产业。自主推动型,茂兰镇水庆村、小七孔镇尧花村结合自身实际,自主探索、主动推进,分别发展花椒种植、机制木炭等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


相关推荐


聚焦县域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郡县联播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