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头条】瑞信事件冲击波,欧美千亿资金涌入香港?

2023-03-23 19:23:44 来源:财智头条微信公众号 作者:综合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1.jpeg

香港怪兽大楼 图源:卡乐图片 贾琼/摄

此前,硅谷银行、签名银行被关闭,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参见财智头条此前《硅谷银行上演“生死周末”,对A股有何影响?》一文)。

3月19日,瑞士联邦政府宣布,瑞士信贷银行将被瑞银集团收购,总对价30亿瑞士法郎。与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等中小银行不同,瑞士信贷一度是世界前五大投行,资产规模高达1万亿美元,而瑞银集团是瑞士最大的银行。

当地时间3月20日,美国标普全球公司对瑞银集团的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原因是瑞银集团收购瑞士信贷银行这一行为存在重大执行风险。标普公司表示,两家公司在财富管理业务和瑞士银行业都有大量的客户重叠,预计收购完成后将造成大量的客户流失。(参见财智头条此前《欧洲版“硅谷银行”?瑞士信贷突然“爆雷”!》一文)

欧美银行业风暴持续发酵,市场上各种传言不断。近日,有消息称,有超过760亿美元和1650亿美元的华人资产从美国和瑞士撤离,主要流入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随后,汇丰银行传出消息,在香港的3间分行连续7天营业,这是汇丰银行十多年来首次在星期日开设银行业务。同时,香港保险销售爆单等消息也在加速发酵。

但据香港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的两名客户经理表示:“暂时没感觉特别多”。

一个积极的迹象是,随着疫情后香港通关、商务往来不断正常化,访港内地旅客的开户需求明显攀升。目前内地人士赴港开户数大增,只是入金较难较少。外界预计,经历了几年的疫情、地缘冲突导致的资金外流,预计资金逐步回流香港是大势所趋。

欧美存款涌入尚待数据佐证

“富豪转移资产”的传闻来源于“华商集团”。据企查查显示,华商集团(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8日,总部位于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法定代表人为杨玉洁,所属行业为商务服务业,经营范围包含担保业务(不含融资性担保业务)、供应链管理、创业投资、融资咨询服务、财务咨询、破产清算服务等。

2.png

图源:企查查

值得注意的是,该企业的自身风险、关联风险、历史风险、敏感舆情等信息均为零。

针对这些传闻,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表示,其中的投资逻辑符合正常现象,但是却被某些金融机构过度解读,反而被利用成为一种营销手段。

据第一财经整理香港银行的港元及外币存款数据后发现,目前数据仅更新至2023年1月,但数据已相较于2022年明显逐步回升。例如,2023年1月存款总额同比上升1.9%,而2022年1月则同比大跌11%。

但这一趋势和香港逐渐放松疫情管控以及通关的节奏相同步,而硅谷银行和瑞信事件发生在3月,目前仍很难明确量化具体影响。

3.png

图源:第一财经

曾在香港大学任教的银科控股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夏春在表示,目前市场传言称美国、瑞士分别有760亿美元和1600亿美元流入香港,该数据现在没有任何支撑,因为香港金管局公布的数据仅到1月底。但香港金管局每天会公布日均数据,呈现例如银行的结余、外汇储备等数据,从这些数据看,近期也没有特别明显的一些变化。

当然,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外界预计美联储本周四(当地时间22日)加息在即,由于中国香港和美国之间还存在利差,所以不少人借入港元,并将港元换成美元存款,这造成了港元的紧张。

而从2月以来的美元对港元汇率来看,一直都紧贴7.85的弱方兑换保证线,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

此外,近期海外银行股暴跌,也引发了香港股市跳水,“于是香港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就希望储备更多货币,以备监管检查。现在正好也到了期末监管检查的时间,监管方面往往会关注流动资金的一些情况,所以目前银行并不太愿意把资金贷出去。”在夏春看来,如果是海外资金大量流入香港的话,那这个现象应该不会出现。

香港金管局:本地银行业对瑞士信贷的风险承担不大

香港金融管理局3月20日发布公告称,瑞士信贷在香港的业务包括一家受香港金管局监管的瑞士信贷香港分行,以及两家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监管的持牌法团。所有公司今天都将照常营业。客户可以继续通过该分行存取款及使用瑞士信贷提供的交易服务买卖香港股票和衍生产品。

公告称,瑞士信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总资产约为1000亿港元,占香港银行业总资产比例少于0.5%,本地银行业对瑞士信贷承担的风险不大。香港银行体系保持稳健,资本及流动性状况充裕。

公告还表示,瑞士信贷的持牌法团并非股票市场和衍生产品市场前十大活跃经纪商。截至2023年2月底,瑞士信贷是第9大上市结构性产品发行人,占未到期单位总市值约4%。整体而言,他们没有对香港市场构成重大风险。

香港金管局表示,将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继续与瑞士当局保持紧密联系,并密切监察金融市场运作。

4.png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规模增幅明显。去年7月,香港证监会发布调查报告称,截至2021年底,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的管理资产同比上升2%至近35.55万亿港元。而非香港投资者持续成为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的主要资金来源,占所管理资产的65%。

一周营业7天?外资行积极拓展业务

汇丰银行已经忙到三间分行推出一周7天试营业。但是汇丰银行表示,此举更多是为应对通关后的开户需求激增。

汇丰香港区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分销主管彭淑贞表示,香港与内地全面通关后,2月到访分行非本地区民日均数量较1月平均数升超过1倍,主要受内地客户带动。该行2月新增非本地居民客户人数,已恢复至2019年上半年的每月平均数。彭淑贞更表示,接下来的周末是海外及内地旅客入境高峰期,所以3家分行试行7天营业,该行除了加强员工培训,亦会适时调配人手及招聘,将服务内地客户的国际银行业务及保险相关团队规模扩大40%。

据财联社报道,除了银行零售业务,保险销售也存在强劲复苏,2月及3月的银行开户业务及保险业务基本与2019年同期持平,复苏动力更多来自积压三年的需求,而不是所谓的“国外华人疯狂转账”。

据彭博社预计,香港将超越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财富管理中心。新加坡家庭财富需要17年才可追上香港。香港将在2023年超过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金融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

香港财库局副局长陈浩濂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跨境财富管理中心而言,目前我们全球排名第二、亚洲第一,全球第一的是瑞士。”香港资产管理规模达到约36万亿元,他有信心香港会成为全球第一的离岸财富管理中心。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 BCG )2021年6月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到2023年,香港将超越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同时在2020至2025年期间,香港私人财富管理 (PWM)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9%。

“金融自由港”迎来新的机会

尽管欧美资金涌入与否有待观察,但确定的趋势是,随着香港向全球开放,并与内地通关,更多资金将逐渐流入香港。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欧美出现了银行业危机,导致一些富豪担心存款有风险,所以有一部分资金转移到了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两地都属于国际金融中心,银行业比较发达,并且资信比较好。香港的优势在于它属于金融自由港,资金流进流出非常方便,并且背靠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国际地位比较高。

“高净值人群的资金转移到香港和新加坡,可能会给当地的银行、保险业带来新的机会。对于香港股市来说,也意味着更多的增量资金。”杨德龙表示。

“香港通关以后,从交通数据来看,最近到访香港的游客已经回到了2019年的高峰,很多人也确实赴港开户,包括激活他们的香港身份证,现在很多银行确实非常积极。”夏春说。

他表示,现在内地客户来香港开户确实非常方便,在一定情况下银行会上门服务,“但是他们也普遍反映入金比较难,因为资金出境仍是比较难的,开户则相对比较容易。”

夏春亦表示:“往前看,我个人觉得,资金从海外部分回流到香港的趋势是会存在的,因为毕竟现在海外银行业出现风险事件,且基金出现较大亏损。相比之下,整个香港银行业的健康状况非常好。”

具体而言,香港金管局的监管更为细致,且香港的本地银行数量相对没有那么多,美国一共有4800多家银行,即使是多头监管,也存在挑战。也正因为多头监管,可能会存在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而香港的监管方仅金管局一家(涉及证券和资管业务的则由香港证监会监管),穿透式监管的效果更好。

香港金管局3月20日表示,瑞信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业务将照常营业,客户可以提取存款。22日,该局在回应媒体“是否有大量资金迁移香港”时也称,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经常处理不同商业活动所引申的资金流入和流出,香港金管局会与金融业界和其他持份者保持紧密联系,推动香港金融市场持续发展。

21日,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相信瑞信事件不会对香港产生重大影响。“我们有信心这种情况不会对香港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将继续尽最大努力监测情况。”他还对媒体称,香港银行业“非常有弹性”,流动性水平“非常健康”。

(微信公众号“财智头条”综合自:财联社、每日经济新闻、证券时报、第一财经、中国证券网等)

编辑:白静

校对:风华

审核:龚紫陌

相关推荐


财经新闻 深度分析
扫码关注财智头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