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已整治各类长江入河排污口2万余个 2025年基本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

2022-09-29 09:06:27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董鑫 责任编辑:风华 字号:T|T

  9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对于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介绍,截至目前,相关地区已整治各类长江入河排污口2万余个,将力争到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监测、溯源工作,并完成部分整治。

  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涉及长江经济带11省(直辖市)的63个市(州),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省市。2019年开始,生态环境部将排污口整治与推动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相结合,开展了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共排查出长江干流和9条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60292个。

  刘友宾指出,截至目前,相关地区已整治各类入河排污口2万余个,探索出大量可供参考的有效模式。但同时,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还面临污水溢流直排多、基础建设欠账多、任务繁重挑战多的严峻形势。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了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推进会,指导长江经济带各省份落实《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行动方案》。刘友宾表示,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将以多部门协同整治为基础,通过落实建立整治工作台账、统一命名编码、全面开展监测、实施污水溯源、编制实施整治方案、完成树标立牌、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强化截污治污、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打造整治样板等10项任务,力争到2022年年底前,基本完成监测、溯源工作,并完成部分整治;2023年年底前,完成70%左右的入河排污口整治;202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切实把长江保护修复的要求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日前,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及《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指导各地切实改善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保障流域生态系统安全。

  刘友宾并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与相关部委和单位加强协同联动,加强重点任务实施情况调度,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

  解读

  昨日,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立法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全面提升,务实管用、严格严密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93件,环境资源领域法律有30多件。其中,生态环境部门实施的现行有效的法律有16件,如环境保护法、海洋环保法、湿地保护法等。生态环保领域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已累计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约1.13万件,涉及赔偿金额超过117亿元,推动修复土壤超过3695.57万立方米、林地6155.22万平方米、农田213.88万平方米、地表水体3.69亿立方米、地下水166.63万立方米、湿地20.00万平方米、清理固体废物8984.25万吨。

  生态环境法典进展如何?正在系统整理现行法律法规

  别涛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得到重构,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得到重塑,是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取得绩效最为显著的十年。尤其是新环境保护法在创新环保理念、强化政府责任、完善监管制度、加大惩治力度、推动信息公开、引入公益诉讼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确立了按日连续罚款等处罚规则,被誉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

  近来,生态环境法典的编撰深受社会关注。“环保领域像前面说的环境资源法律有30多部,环保部门主管的有10多部。目前我们这个领域认为是有条件和基础做这件事的。”别涛说。目前正在做的是系统整理现行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对制度措施和规范进行分析研究,收集汇总专家学者、理论界等各方面对环境法典编撰需求、意见和建议,收集分析了解国外的环境法典编撰的立法先例和实例,为我国环境法典的编撰打好基础做好配合和服务等。

  “我们期待环境法典能早日走上正轨,能够早日研究出台。”别涛表示。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何时出台?目前待审未定将稳步推进

  近期,《国务院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明确了16件拟制定、修订的行政法规,其中就包括了由生态环境部起草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全国碳市场启动运行已满一周年有余,该条例的出台备受市场关注。别涛在发布会上介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目前待审未定。别涛表示,国碳市场去年7月16日正式启动,总体运营是平稳的、效果是良好的。

  生态环境部作为主管部门,结合全国碳市场的建设运营情况,在总结地方试点的经验,并借鉴国外立法的基础上,经过征求公众意见,于去年年初向国务院报送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草案。

  对于条例何时出台,别涛强调,这是一项重大立法决策,考虑到目前经济形势,需要在综合考虑和审慎评估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距离出台已为期不远。

  本组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统筹/刘晓雪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