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戈壁“黑丝带”——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标杆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韩韫超 吴铎思 煤矿工人都需要下井吗?答案是否定的。 9月15日,在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南露天煤矿,记者远远就看到了矿坑附近的采煤、运输车辆,已经被剥离出来的黑色煤层镶嵌在褐色的戈壁上,十分醒目。 作为201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3项重点规划项目中唯一的煤矿项目,天池能源南露天煤矿具有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煤层厚、赋存稳定、储量巨大的先天资源优势,开采过程只需经过钻孔、爆破、采装、运输等相对简单的步骤。 尽管如此,相关工作也不可掉以轻心,该煤矿矿长康庆微坦言:“运输风险是露天煤矿风险之一”。目前,该煤矿项目通过管理创新,以及逐步普及无人驾驶和巡检机器人、优化智能穿爆手段等技术创新,在充分筑牢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建成了产能4000万吨/年的智慧矿山、绿色矿山,是全国单坑产能最大的露天煤矿。 不仅如此,该煤矿还是全国首批、全疆首个智能化示范露天煤矿。该煤矿总工程师朱涛表示:“我们这里的规范化生产流程,每每令前来参观考察的同行和专家赞叹。”这位2014年大学毕业后到这里工作,几年间就成为煤矿总工的“90后”,是该煤矿技术迭代升级的贡献者,更是企业成长的亲历者、见证者。 目前,天池能源南露天煤矿已经成为“疆电东送”“疆煤东运”工程的重要能源基地。该煤矿60%的煤炭被就地转换成电能,通过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的特高压线路送往全国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