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刺武昌鱼满足人的需求 也在改变演化方向

2022-09-29 09:01:15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田勘 责任编辑:风华 字号:T|T

  张田勘

  9月27日,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发布最新消息,该校高泽霞团队繁育出了完全没有肌间刺的武昌鱼(团头鲂)苗种,有望大规模推广。今年以来,他们利用已获得的第一代杂合体(F0代)少刺鱼,经过雌雄交配繁育出了完全没有肌间刺的武昌鱼(团头鲂)苗种(F1代),明年将进一步开展无刺鱼遗传稳定繁育工作。按照正常程序,新种质性状稳定后,再取得国家的相关认证,就可以大规模推广。

  无刺武昌鱼获得突破的事实表明,满足人类更高需求的产品正在不断出现,并且也在引领生物演化的方向。8月,华南农业大学宣布,该校刘成明教授团队育成世界首个“龙眼×荔枝”杂交新品种——“脆蜜”, 脆蜜果肉嫩脆,滋味甜蜜,具有成熟期晚、果大质优、生长势强、抗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堪称岭南佳果。

  无刺武昌鱼和脆蜜代表人类在满足温饱后,更要满足吃得好,吃得更健康。脆蜜是把两种不同水果的优点聚集在一起,能多方位地满足人的营养需求,而无刺武昌鱼虽然营养价值并没有变化,但让人们吃鱼更方便,而且会减少或没有鱼刺卡喉咙伤人的情况发生。不只是无刺武昌鱼,在其他鱼类身上也可以实现无刺。按照现在的研发速度,预计不久的将来,人们就可以吃上更多的无刺鱼。

  人类为何要驯化动植物,首先是为了生存,如小麦和水稻的驯化,猪牛羊和狗的驯化。现在通过基因工程方式驯化动植物,如无刺鱼,则再次证明或推翻了此前一些人类驯化动植物的规则。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贾里德·戴蒙德教授在其《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中提出了动物驯化的6个原则,如动物需要不怎么挑食,并且愿意以人类的残羹剩饭为食;动物需要快速成长,至少要比人类快;动物必须愿意在圈养地附近繁殖;动物必须是天生快乐的和冷静的,否则它们会逃跑或绝食;动物需要愿意承认人类是它们的新主人等。

  这些原则在今天驯化动物是必需的,但有一些就不是必需的。鱼类就是如此,它们未必是天生快乐的,或者承认人是其主人。人类只是单方面考虑自己的需求,就可以改造和驯化它们,而且在今天采用了更高级的驯化,通过基因工程敲除基因或转基因。

  无刺武昌鱼就是敲除了长刺的基因,而培育和驯化转基因三文鱼就是把多种基因转移到一种鱼身上。转基因三文鱼则是将大鳞大马哈鱼(王鲑)的生长激素基因的cNDA和美洲绵鳚抗冻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基因转移到三文鱼中,可以让三文鱼在寒冷环境下仍然保持生长,生长周期从3年左右缩短到18个月。这也是满足人们对美味三文鱼的需求。

  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依靠科技的力量,从基因和分子角度更快地驯化和产生新的动植物品种,是在引领新的生物演化方向。这种新方向的演化可能有几种结果,一是促进生物多样性,另一是破坏生物多样性,还有一种是维持原有的生物多样性。

  现在,无刺武昌鱼的产生也面临这种情况,当其能大量培育并满足人们需求之时,可能需要评估是否在野外会与别的鱼种自然杂交产生新品种,以及如何保证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当然,保险的做法是只圈养,而不能释放到野外。如此,既能满足人们更高水平的消费需求,也能让驯化保持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