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南昌市西湖区:全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篇章 建设现代化“幸福西湖”

2021-12-14 14:44:32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明晓 字号:T|T

  近年来,南昌市西湖区紧紧围绕“一核四翼”布局,竭力打造“四区同创”为总体目标,坚决打好“十大战役”,主动对标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要求,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用新发展理念谋划发展、用生态文明建设统领发展,不断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势头向好。

  一、专注产业转型,迎难奋进,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全区综合实力始终位列全省第一方阵,财政总收入率先在全省城区突破1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逼近600亿元,2021年1-10月全区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25.3%,均高出全省、全市平均水平,1-9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1.3亿元,同比增幅23.5%,总量位于全市第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8万美元;每平方公里产出17亿元,产出效益排名全省县(市、区)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7亿元;实际利用内资突破1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逼近5亿美元;外贸出口突破5亿美元。在经济实力的支撑下,西湖区连续上榜“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桃花镇被评为全省首个全国百强镇。

1639463644678679.png

黄小燕书记一行赴常州、张家港考察

  ——产业优势持续彰显。坚持走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强区战略,新增内资企业2316户、个体工商户5183户;2021年1-10月新注册企业872家。2021年1-10月,楼宇税收58.42亿元,占全区税收的50.64%;省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正常运行,已有超过300家电商企业在线注册;江西苏宁易购销售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获得了2020-2021年度江西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称号。产业集群规模日益显现,新增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个,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个,市级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2家。目前,西湖区已有省级服务业集聚区6个,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15家,市级服务业集聚区6个,市级服务业龙头企业16家。

  ——经济新动能持续释放。抓紧数字经济布局。按照“一园三部”的空间布局,加快打造区流量经济产业园和区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启动乐盈网红直播数智广场、万马服饰城T-time直播基地、万寿宫文创直播基地等建设,区流量经济产业园已形成了商贸、生活、大健康三大流量经济业态,前三季度,园区实现交易额超63亿元。助推传统商贸转型。积极运用“互联网+”等新业态,帮助传统商贸企业实现“线上+线下”转型升级,累计开展实体转型线上培训53余场,约60万人次观看学习,指导乐盈广场、洪城大市场内约400家线下商户(企业)通过快手、抖音、有赞等“内容电商+直播电商”方式打通线上销售渠道。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举办电商消费节、玛雅戏水节等促销活动200余场,开展聚划算、拼多多等直播促销活动。优化提升绳金塔美食街夜市,着力打造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夜市等一批夜市,设置5处地摊经济点位,有力推动消费升级。

1639463801334108.png

陶亿国率队赴深圳开展招商考察活动

  二、注重改革创新,强化载体,发展活力不断显现

  ——增强创新动力。截至2021年12月,成功培育110家西湖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向首次认定和重新认定的51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拨付一次性奖励共计565万元。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6项,争取上级科技专项资金3090.174万元。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4家,国家众创空间等各级科创平台27个。2020年,全区技术合同登记285项,技术合同登记额8.6亿元,被评为南昌市第一批创新型县区,桃花镇被评为南昌市第一批创新型乡镇。江西科泰华公司等两家企业荣获第十届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一次不跑”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区行政审批局于2020年6月28日正式挂牌,开启“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政务格局。全力推动西湖区赋权改革工作,68项审批执法权限赋予各街道(镇),构建“办事不出街道(镇)”新模式;优化江西政务服务网西湖分厅建设,将全区各单位136项行政审批事项、205项公共服务事项、24项街道(镇)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公开公示。推动“赣服通”3.0版建设,在西湖分厅上线70项高频事项,完成政务服务事项由“现场办”到“掌上办”的转变。精简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40%,“一窗式”和“一链办理”事项比例达85%以上,全面提升审批服务便民化水平。

1639463998496183.png

西湖区楼宇总部经济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出台《西湖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意见》《西湖区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成立民营企业商事纠纷调处中心,搭建民营企业维权和商事纠纷调解工作平台。深入开展“四套班子”挂点企业帮扶,全力帮扶企业缓解融资难、营业难等突出问题。实行放宽市场准入和经营限制,便利各类创业者注册经营、及时享受扶持政策。举办楼宇诗歌朗诵会等活动,极大激发青年参与大众创业热情。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促进西湖区营商环境再优化,荣获“第四届十佳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县(市、区)”的荣誉。

  三、紧盯项目建设,加大招引,发展势能不断积蓄

  ——重点招商成效显著。制定出台《南昌市西湖区万寿宫、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招商政策扶持办法》。2021年以来,区领导亲率队外出招商活动10次,接待客商200余批次。参加省、市举办的重大招商活动5场,签约总金额103.65亿元。预计全年签约项目53个,签约总金额173.03亿元。2020年总投资70亿元的中粮大悦城、总投资20亿元的新鸥鹏总部等重量级产业项目落户。西湖开放的“朋友圈”日益扩大,连续两届荣获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先进县区,全市唯一。

1639464123178972.png

西湖区文旅产业(西湖玛雅戏水节)

  ——重大项目有力推进。深入推进“项目提速年”活动,省、市、区三级重大项目始终保持高效推进。2021年1个省重点建设项目、4个省大中型项目、6个市重点推进项目、23个市重大重点项目、61个区级重大项目,实现五个开工率100%。加大“十四五”时期重大重点项目谋划,初步策划“十四五”重大储备项目73个,总投资约609亿元。

  ——走访服务精准高效。落实“区领导挂点、职能部门负责、属地单位管辖”交叉服务机制,推进“六个跟踪”的项目制度常态化,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每个项目完成年度预期责任目标。实行项目分片分组联系制,全面了解项目基本情况,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梳理项目问题和困难,力促项目早落地、早竣工、早投产。2020年,全区共召开重大项目调度会20余次,协调解决问题70余个。

  四、坚持建管并重,统筹协调,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注重综合运用数字化、市场化手段,打造“智慧西湖”数字监管平台,成立区环卫公司,全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实现100%机械化作业,“马路本色”连续三年考核排名全市第一。建成全市占地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实现垃圾分类设施投放全覆盖。创新开展城市管理执法重心下移,在全市率先开展“城管进社区”工作,成功迎接住建部专项培训班实地考察。

  ——环境整治进一步精细。新建及改造提升20家农贸市场,全市最快完成白条禽上市工作。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建管十大提升行动,铁腕推进铁路沿线违建顽疾整治,全区拆除违法建设1586处,面积6.6万平方米,为南昌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复牌做出西湖贡献。持续推进洪城商圈、南昌火车站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执法系统考核连续两年全市排名前列。

  ——生态优势进一步彰显。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累计投入2.4亿元实施西桃花河、龙河、孺子亭公园水质提升工程,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开展赣江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全区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率均达100%。开放占地9万平方米的朝阳中央公园,完成4公里南桃花河两岸滨水绿道建设,建成2.1万平方米邮票绿地,实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4平方米,获评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先进集体。

1639464237324423.png

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五、倡导共建共享,担当作为,发展成果不断呈现

  ——民生保障全面惠及。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4058名城镇困难群众脱贫解困工作全面完成,“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巩固。率先在全省打造农民工“散工超市”,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2020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万元,排名全省县(市、区)第二。全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735元,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560元,基本医疗保险实现户籍人口全覆盖。入选第四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社区治理“2545”工作模式作为创新案例上报中央改革办。累计投入3.6亿元实施三批“幸福微实事”,新增社区邻里中心37个,高质量完成民生票选项目713个,惠及居民30万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投入累计113.7亿元,扎实办好328件民生实事。教育强区战略深入推进,新增校园用地130.3亩、校舍8.4万平方米、学位8850个,打造站前路学校、珠市学校、松柏学校三大教育集团,公办幼儿园普惠性覆盖率达到87%,荣获“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健康西湖加快建设,新增民营医疗机构140家,建成市第七医院老年医学分院,区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成为全省首家公办普惠托育机构,获评“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健康促进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南站街道铁路二村社区获评全国红十字示范社区。新增全民健身路径145条,完成4个公园体育化建设,公益性体育场所达到39个,聘请奥运冠军许艳梅作为区体育形象大使,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成功入选江西十大红色旅游目的地,“绳金塔传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贸阳光社区获评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示范社区。圆满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和第七次人口普查任务。被评为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

  ——治理体系全面优化。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成智慧平安小区59个,主干道、重点区域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强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全面完成“七五”普法,全区刑事警情连续7年大幅下降,八一消防救援站获评“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邱娥国获评全国改革先锋称号,邹德凤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阿卜杜拉获评全省民族团结典范。建成区级“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处理中心,推进区、街道(镇)、社区三级综治中心提档升级,实现基层调解组织街镇全覆盖。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成功破解困扰市区两级14年之久的景田大厦办证难题,荣获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区。率先在全省实施推广退役军人“尊崇工作法”,连续九届获评“全省双拥模范区”。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优秀单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实现25天疑似病例清零,38天35例确诊病例全部出院,49天疫情风险等级和应急响应等级“双下降”。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巩固“五个零”的防控成果,区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在全省县(市、区)率先完成18岁以上人群第一剂疫苗接种任务,12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全市第一。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