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泉州台商投资区:创新推行权力运行“云监督”模式

2021-12-10 13:57:16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明晓 字号:T|T

  泉州台商投资区以持续提升数字纪检监察效能为目标,将纪检监察监督、群众监督与“大数据”监督深度融合,创造性打造融“惠企、便民、社会治理”于一体的“亲清家园”智慧监督服务平台,植入权力运行“智慧云监督”模式,在推动实现惠企便民“掌上直达”的基础上,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创新探索,全面优化区域政治生态环境,为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权力运行“云监督”模式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数字监督”调研点评肯定为“治未病”案例。

  一、制度设计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泉州台商投资区坚持从“不能腐”理念出发,对纳入“亲清家园”平台的办事流程进行制度清洗、机制固化,充分考虑各个审核审批环节可能出现的人情干预等自由裁量,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对权力运行进行“断链反腐”设计,从源头上有效斩断利益输送链条和懈怠任性之手,实现靶向根除的效果。一是设计权力在线清单。紧盯便民审批服务、惠企政策兑现、在建项目审批、在建工程监管、村级微权力行使等重要廉政风险点,督促职能部门限时交出权力运行阳光清单,全部整合纳入“亲清家园”平台进行全天候、可视化、轨迹化管理,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降低廉洁风险,基本实现了“相关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如,针对疫情期间企业纾困反映最强烈的惠企政策不公开、兑现不透明等问题,组织全区惠企政策大起底,经过5轮梳理过滤,最终将全区236项惠企政策全部推送到平台上公开晾晒,接受全社会对照申报)。二是固化权力运行流程。对进入平台的权力清单进行清晰化、便利化、流程化改造,删除兜底性条款,固化申报条件、申请材料、审批环节、审核标准、办结时限等权力运行机制,让办理过程做到精准直达、自动流转、限时审核,大幅提升工作透明度,缩小自由裁量权的空间和范围,提升“亲”的服务。(如,推行“以承诺代证明、以核查代材料、以信用代审核”的三替代申报模式,审核审批不超3个环节,标准审批时限不超3个工作日,需要部门联审不超1个工作日、现场勘查不超3个工作日、第三方评审不超5个工作日,其中惠企政策兑现申请表从线下149张集成为1张电子表,申报材料从623份精简为340份)。三是重置权力监督规则。对各权力运行情况植入在线监督功能配置,明确监督的界限、节点、标准、通道,配套建立“亲清管家”队伍和在线行为规范,减少了企业和审批人员的直接接触,杜绝企业“钻空子”、托人“打招呼”甚至“请吃饭”,降低干部被“围猎”风险,减少权力寻租空间,维护“清”的底线,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如,在工程监管模块中,将工程审批、工程变更、竣工验收等工程管理各个环节纳入平台监督,实现全天候、全覆盖、全过程监督,让权力运行公开化、信息化、可视化,责任追究终身可追溯)。

  二、数据赋能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利用大数据手段,实行线上全程云监督,形成“不敢腐”的震慑。一是即时可预警。建立24小时“线上响应”机制,企业通过平台咨询服务问题,平台自动匹配相应部门“亲清管家”在线回复指导;通过“亲清热线”呼叫诉求,平台“亲清管家”将进行“在线派单”处理;通过平台举报廉情信息,直通纪检监察,“监督后台”将在线监督、及时核查,做到“诉求必应、呼叫必达、举报必查”。平台对权力运行中的每个可数字化节点设计了智能预警机制,一旦触发响应不及时、审核超期限或不作为、乱作为等异常行为,平台自动发出监督警报,并按提醒、催办、监督三个层级分级预警,警示短信直通部门领导、直达纪检监察,方便及时在线跟踪催办和督促整改,实现了问题及时暴露、干部及时整改、纪委全程监督的管理闭环,监督问题于未发之时(如,平台运行以来,接到企业咨询热线31次,在线诉求信息176条,触发预警32条,均在24小时内响应,全部及时整改到位)。二是随时可查询。开通平台超级管理员权限,设计纪检监察监督账号,建立平台实时行为数据可视化看板,指定纪检监察专员在线巡查监督,通过实时的信息评价汇总以及监测监督,强化信息分析研判,从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纠偏,进一步消除“监督断点”,仅靠一部手机即可在线随机查阅权力的运行节点,做到准确获取可能存在的问题线索(如针对问题多发的村级“三资”监管、村级小微权力行使、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等方面,智慧监督平台可抓取实时数据信息,再通过数据分析来筛查、发现潜在风险和问题;如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在线评审、电子审图、远程踏勘、模拟审批”以及对项目负责人履职情况动态留痕,纪检监察部门可随时在线上进行监督检查,进一步实现监督的精准性)。三是终身可追溯。在推动相关政策、审批流程、履职过程公开晾晒,确保信息公开透明化、便利化的同时,构建“数据大脑”,让信息公开长期有效、行为数据可溯可查,让每一次权力行使都实现行为留痕、结果留存,终身可追溯,真正形成对权力全程运行的永久约束(如,围绕“口袋章、人情章、空白章”等村级印章使用管理混乱问题,开发“用印留存”功能,将村级印章使用场景从252个压减至49个,减负80%,村级证明仅保留8类,实行用印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送达,全程自动留迹,可查询、可追溯,运行以来在线办理村级电子证明在线申请12668人次)。

  三、激励担当筑牢“不想腐”的防线。在推进“亲清家园”改革中,始终把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摆在重要位置,双向破解“少干事不出事”困局,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一是常态监督。通过在线预警、在线巡察等手段,善用四种形态,监督问题于未发之时,使干部时时刻刻感受到监督无处不在、寻租无处遁形,并逐步接受被监督,进而习惯被监督,不断强化干部自律意识,自觉筑起防腐高墙。二是精准容错。出台“亲清家园”改革精准容错纠错意见,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大胆为改革者站台、撑腰,为失误者澄清正名,让干部打消顾虑,主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自觉融入改革大局。三是政治画像。运用大数据汇聚及信息化画像技术,以“亲清家园”平台业务事项异常数据为基础,通过大数据智能采集汇聚、信息挖掘研判、模型比对分析,自动生成个性化政治画像结果,应用于干部考核管理,单位政治生态评估等,有效促进职能部门向主动监管、干部职工向自我监督转变,增强干部“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一系列举措,牢牢把握好坚守纪法底线和激励干事创业的关系,重塑有利于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