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遂昌县龙洋乡探索“情境乡村”建设新路径 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

2021-12-06 16:19:29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近年来,遂昌县高度重视农村“空心化”及其带来的农民增收难、留守老人多、传统文化衰落等系列问题,龙洋乡为解决困境探索出乡村振兴新路径,立足山水、泥坯房、农产品等特色资源,选取背靠国家级森林公园九龙山,又是典型半空心村的茶园村作为试点,引进深圳乐领公司共同探索乡村活化模式,推动传统农耕的“产业乡村”升级为历史、文化、民俗等与现代艺术融合的“情境乡村”,实现旧舍翻新、荒地重耘、产业重整、村民回流。

村民员工与新村民交流.jpg

村民员工与新村民交流

餐桌计划的农副产品.jpg

餐桌计划的农副产品

  一、主要做法

  (一)以“文”为魂,推进原味改造,塑好乡村的形

  在村庄建设、建筑物改造过程中,把茶园村拥有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园武术”“全国生态文化村”两块“金字招牌”作为乡村活化的灵魂,摒弃传统“大拆大建”乡村建设模式,对茶园村进行原味改造、升级提升,打造“思念乡村、寻求乡愁”的旅居生态村。

  一是明晰传承路线。聘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长江,对村民户籍、族谱、文化等方面进行考察研究,精心编制茶园村活化路线图。邀请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师柯卫担任村庄改造项目规划设计师,并明确以“侠”为灵魂、以“野”为舞台的核心设计思路。同时,注重细节上的精致,如举办乡村新公厕国际设计竞赛,公开评选出优秀作品并在茶园村落地建造。

  二是留住乡愁文化。坚持“原生态改造+新老混居模式”推进村庄提档升级,全力维护村庄原有风貌和基本构造,保留泥胚房、石板路、茶园、丝瓜藤等传统村落元素,以及房前屋后菜地、瓜棚、鱼塘等乡愁元素,最大限度还原和保护茶园村民原生态的生产生活设施。

  三是融入武侠文化。在活化项目主体——特色民宿的改造过程中,紧紧围绕茶园村武术文化精髓,将武术所代表的“侠隐”作为活化项目的灵魂,建设石形导示、夯土墙、坡屋顶等复古元素,同时巧妙融入金庸武侠文化元素,达到乡村文化和民宿文化相互映衬的效果。目前,项目完成投资6000余万元,开放的“还珠楼”“神雕侠侣”“三侠五义”等14栋民宿,35间客房均以金庸小说元素为名,自2018年6月份开业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3.8万余人次。

返乡年轻人与村民共同工作.jpg

返乡年轻人与村民共同工作

  (二)以“人”为本,推进农旅融合,育好乡村的业

  把人的活化、村庄发展和村民增收作为乡村活化的落脚点,大力倡导社会资本和村民共同出钱出力,共建共有共享村落活化成果,通过农旅融合,实现“闲置资产有效盘活、村内居民就业增收、外出人员积极返乡、社会精英反哺乡村”的目标。

  一是盘活闲置资产促增收。全面梳理村内泥坯房、田地等闲置可利用资产,实行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投资业主、村集体和村民参与乡村活化项目,助力村集体消薄、村民增收。目前,村内60余亩荒地已开发中草药、猕猴桃种植基地,助力村集体收入翻番;村民通过将闲置泥坯房改造成民宿,每年可获取72元/平米租金,目前一期五年112万元租金已支付到位,未来20年将带来收入超过1000万元。

  二是推介生态产品促增收。利用深圳乐领公司的会员资源和平台渠道,帮助农民销售竹筒酒、冬笋、山茶、毛花猕猴桃、野蜂蜜等20余种特色农产品,助推产品价值实现最大化。截至今年10月底,单品销售价格较2018年同期平均提升230%,单月销售额突破12万元。

  三是增加就业岗位促增收。村内旅居生活配套服务、基地农作物种植等就业机会,优先考虑本村村民,目前,已有16名村民成为乐领员工,其中返乡村民6人,每月获取工资性收入3000元左右。同时,吸引一大批酒店经营、运营管理高层次人才长期入驻茶园村,为民宿业发展、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改建后的农舍变餐厅.jpg

改建后的农舍变餐厅

  (三)以“和”为贵,推进新老融合,补上乡村的缺

  着眼“新老村民融合”问题,通过共话乡村振兴、共享生活方式、共治美丽乡村,补上乡村在发展理念、生活品质、乡村治理等方面的短板,实现原住居民与旅居游客和谐共生。

  一是共话乡村振兴。针对原住居民推动乡村振兴理念不新、视野不宽、办法不多的问题,常态化举办乡村振兴空心村活化论坛,邀请北大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浙江日报、求是《小康》杂志社、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深圳市德邻社区治理研究所等专家学者,围绕“乡村振兴怎么看、怎么干”展开对话,深入探讨空心村活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目前,已举办乡村振兴空心村活化论坛8期,原住居民在聆听和参与中,对乡村活化更加理解和欢迎。

  二是共享生活方式。积极倡导“村民和城里人互享对方的生活方式”,成立“生活内容开发部”,开发和引入打麻糍、磨豆腐、做青团、礼树、打醮、端午放排、班春劝农等乡村生活产品和民俗活动。同时,建设主客共享的乡野美术馆、露天电影院,开展农业经济讲座培训,丰富原住居民精神生活。另外,建立了公益保障系统,对村内老人和困境儿童摸排建档,开展针对性服务。如成立了茶园村健康监护中心,定期对老人身体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和监测;成立了帮扶小组,对生活困难儿童及时救助,获得原住居民欢迎和好评。

  三是共治美丽乡村。针对旅居游客增多后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局限性,成立茶园村“社区发展协会”,通过完善协会组织、重修村规民约等,实现村两委、企业、城市精英人群合力共治美丽乡村。协会成立以来,收集问题建议60余件,解决无公害种植、线杆落地、诚信管理等问题30余件。

获奖的室内设计.jpg

获奖的室内设计

土地认种计划助村民增收.jpg

土地认种计划助村民增收

  二、主要成效

  (一)活化乡村资产,实现产业共富。通过盘活泥坯房、出租田地等闲置可利用资产,带动村民农产品销售,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等方式,不断提高村民的收入,使空房有了人气,使荒地有了生气,使村庄有了灵气。截止目前,村内常住人口87人,较2018年同期增长170%,村民人均收入超3万元,增长214%。

  (二)活化乡村文化,实现精神共富。在梳理乡村肌理过程中,最大限度保留村庄原有风貌,留住了乡愁,并通过融入新文化的方式,活化了乡村的魂,形成“情境乡村”的文化根脉,《用“情境乡村”建设新路径破解乡村活化难题》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100案例。2018年6月,茶园村14栋泥坯房改建成的民宿综合体获邀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三)活化乡村治理,实现生态共富。生态是茶园村的最大优势,在推进中我们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谋划乡村治理,用主客共享、创建平台、畅通对话等方式系统活化治理方式,引导村民和游客同频共振,实现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生产环境的生态化。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