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沟溪乡:以文化引领未来乡村建设的实践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2021-12-03 15:37:57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沟溪乡以文化引领未来乡村建设的实践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评选“2021 年度中国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村镇”调研报告)

  沟溪乡位于柯城区西南部,是远近闻名的南孔画乡,先后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等。近年来,沟溪乡深入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通过未来乡村建设,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五大振兴”。特别是自去年9月以来,在余东未来乡村建设过程中,更是创造了文化带动致富的“余东现象”,让村民真切感受到富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打造了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村级样板。

微信图片_20211126205952_副本.jpg

  今年11月16日,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上,沟溪乡余东未来乡村九村共富联盟经验进行全省交流。截至目前,9个联盟村的经营性收入均达到30万元,同比增长 205%,其中余东村经营性收入从 2019 年的6万元到今年10个月就超过107万。下面以余东村等为例,简要介绍有关做法。

微信图片_20211126205901.jpg

  一、坚持以文固本,夯实乡村发展的文化根基

  作为柯城区有名的“农民画村”,余东村农民画家们“白天扛锄头、晚上拿笔头,卧室当画室、门板当画板”,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创作,成为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和“文化符号”,被列入“全国首批十大农民画画乡”。

  一是埋下“文化种子”。余东村民崇礼善画,50年来坚持不懈,秉承扎根农民、源于生活的创作理念,以饱满的激情持之以恒创作农民画,逐渐形成了独具浙西乡村时代感的美学风格和独具诗性品质的创作特色。

  二是育出“文化大树”。依托“一会一坊一班”强队伍,通过设立农民画协会、画家工坊,举办创作培训班,提升农民画家艺术创作水平,集聚形成农民画创作群体。2020年1月,余东农民画走进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办画展。2020年9 月,中国乡村美术馆在余东建成开馆,“决胜全面小康——全国农民画研讨会”在余东成功举办。

  三是厚植感恩之心。余东农民不忘党恩,在建党 100 周年到来之际自发成立创作小组,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党史主题艺术创作。6月8日,“感恩共产党 描绘新时代”余东农民画展在浙江展览馆开展,农民画家们用独特视野、质朴的画笔,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融入一幅幅精美画作中。

微信图片_20211126210125.jpg

  二、坚持以文兴业,推动产业振兴的高质量发展

  深入挖掘文化优势,聚焦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不断拓宽农民画、陶瓷等特色文化产业链条,村企合作开发文创、研学写生、休闲露营、农文旅融合等业态发展,推动以“一幅画”为核心的沟溪“八个一”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一是让文化变文创和版权。与万事利集团、中国美院合作,目前已开发农民画工艺品、纺织品、纪念品等文创衍生品近百种;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余东农民画手机端产品,进驻拥有 5 亿用户的“华为主题商城”,开辟“掌上市场”。今年,农民画相关产业产值已超 2000 万元。

  二是让文化变文旅。引进中国乡村美术馆、大师工作坊、主题精品名宿、农耕文化园、青年旅社、艺术地球村研学基地等一批产业项目,大力发展果蔬采摘游、露营体验游、特色研学写生游、艺术采风游等旅游业态。今年“五一” 和“十一”,余东村接待游客分别达到1.5万人和8万人,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收入近 120 万元和 600 万元。仅余东一个村,通过拓展农民画产业,带动新增文创、民宿等50多家业态,实现了由卖画到卖文创、卖版权、卖风景、卖旅游的转变,实现了有人来、有活干、有钱赚,村里也从原来二三十个农民画家挣钱到全村一起挣钱。比如村民肖美仙原来就是一个腼腆的家庭主妇,通过卖“妈妈饼”带动十几个妇女就业,国庆期间收入超过 10 万元,用她的话讲:“现在我们村老百姓啊,口袋里腰包鼓鼓、心里幸福融融、脸上笑容盈盈、身上自信满满。”

  三是让文化提升产业附加值。借助余东未来乡村建设产生的品牌效应,趁热打铁注册余东品牌商标,打响余东商业价值。以农民画等为特色元素,针对不同的产品设计专门文化包装,打造“有文化的大米”、“会讲故事的碗”等,通过文化赋能大幅提高产品溢价。目前,余东品牌已经和多家农业企业达成品牌合作意向,其中余东品牌的鸡尾柚果汁、红美人果汁已上市销售。此外,碗 窑村还借助未来乡村网红效应,将商业广告和陶瓷墙绘完美 融合,开卖广告位,目前,已经收到广告合作 1 家,带动村集体直接增收 3 万元。

微信图片_20211126210152.jpg

  三、注重以文化人,迈向精神富有的高品质生活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文化变成乡村发展的灵魂, 实现村民迈向了精神富有的高品质生活,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是人人共创绿水青山。按照“一芯、二路、二溪、一环、三区、多点”的布局,以村庄部落,组团联盟的模式,打造未来乡村全域美。同时聚焦“一村一品一特色”,以打造最童真可以返老还童的村庄、最有礼可以修身养性的村庄、最激情可以惊声尖叫的村庄、最浪漫可以樱花烂漫的村庄、最淘气可以水火交融的村庄、最艺术可以穿越时空的村庄等具有文化辨识度的村庄 IP,推动村庄人气聚集。如,“中国第一农民画村”余东村,全村 800 多人有 300 多人会画画, 大家通过群策群力,形成了“十里画廊+一米菜园”的“微改造、精提升”建设思路,家家户户把脏乱庭院改造成乡土公园。勾勒出一幅庭院里小虫啾啾、田园里蛙声片片、邻里间其乐融融的乡愁画卷。余东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省级“微改造”示范村。

  二是人人弘扬文明和谐新风。结合余东农民画创作,将公筷公勺、家风家训、文明有礼、勤俭节约、生态保护等内容传递给每一位村民。以画滋润生活、陶冶情操,形成了家家重美德、人人讲文明的新风尚。在文化的浸润下,“衢州有礼”在余东蔚然成风,村内 40 余年未发生信访和刑事案件,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

  三是人人享有优质公共服务。依托数字化改革,建立了“乡村大脑”,实现“数字乡村一张网”治理,提升村民安全感。 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新机制,建成公共服务中心、居家养老中心、共享食堂、共享图书馆、儿童之家等公共服务设施,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人本化服务,让余东村民迈向了精神富有的高品质生活。

  四是人人实现职业技能提升。挖掘未来乡村建设发展所需的乡建、艺创、运营、管理、服务、产业等方面的人才资源,创建乡建六大人才库。通过乡村振兴讲堂,开办农民画匠、村播直播、茶艺厨艺、民宿管运等培训班,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农民画家、农民设计师、农民主播、农民创客、乡建工匠、专技人才等新农民人,目前累计培育各类乡土人才、文化人才 450 余名。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两进两回”通道,短短半年多时间,余东村就就吸引 51 位新乡人、归乡人入驻。

微信图片_20211126211145 - 副本.jpg

  四、注重以文智治,成为数字改革的示范标杆

  通过“乡村大脑”推动“141”有效承接“152”,从村民和游客需求出发,积极推进未来文化、未来健康等“2+4” 数字社会应用场景落地, 实现了村级党建、产业、治理、服务、物业、养老、娱乐等一网看、一网查、一网办,以数智点亮乡村,让服务和管理更加精准化、智慧化。

  一是以数字化赋能智慧党建更加高效。通过打造数字“三联工程”,开展四维考核,实施量化赋分、在线打卡、业绩考评等。例如在余东村,打造“大管家”系统,其中无人机巡检系统, 可以实现森林防火、道路安全、固废垃圾、河道工地、违章违建飞行巡检等功能,实时形成问题清单,交办清单,反馈清单,考核清单,真正做到让干部沉下去。

  二是智慧服务让群众办事生活更加便利。村里开发了社区文化、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救助、农村三资、智慧建房等系列特色应用;建设了 24 小时自助智慧健康驿站, 完善乡村智能健康步道和共享运动场所;引进“智能医务室”,实现专家远程视频问诊、在线开具电子处方;打造智能关爱系统,为独居老人安装居家监护智慧门磁,实现 12 小时无动作自动报警功能,开通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堂食+送餐”就餐服务,实现线下刷脸就餐、移动端预约点餐; 建成智能图书馆,开通“求助申请”渠道,建设数字邻里等, 让村民感受到办事便利、享受到生活幸福,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三是数字桥梁让乡村更和谐。构筑“网上议事厅”,搭建积分系统,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可通过移动端,共同参与未来乡村建设。游客只要关注余东未来乡村微信公众号,就可以获得积分;为余东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利用抖音、微信朋友圈推广余东,还可以获得更多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在余东买文创、喝咖啡、吃面条等。今年,余东村被列入省数字化改革 8 家未来乡村试点单位之一,全省首批数字社会未来教育重点场景先行建设单位。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