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乡村是拓展全域运动的天然体育场

2018-11-14 15:51:43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郭玲 责任编辑:杨小兑 字号:T|T

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李华

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 李华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郭玲 杭州报道 2018年11月10日,以“新时代、新休闲、新产业”为主题的2018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在杭州隆重举办。本届论坛由《小康》杂志社和杭州市会展办(发展会展业协调办公室)共同主办,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联合主办,杭州休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浙江大学饭店管理研究所、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休闲管理研究所、杭州市休闲发展促进会共同协办。

  当天下午,在主题为“田园综合体与乡村振兴(东亚乡村振兴专题对话)”的分论坛一上,众多嘉宾齐聚一堂,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乡村振兴过程中,体育可以扮演什么样的作用?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李华在主题为《运动振兴乡村》的主旨演讲中分享了他的观点。

  “乡村+体育”探索乡村振兴的大路

  在李华看来,乡村舞台上的体育元素非常丰富。首先,乡村是开展全民健身的突出短板,是有待激活的动力源。如今多数体育项目都是围绕城市开展的,多数体育比赛也都是在城市中进行的,相对来说,乡村体育是一个短板,“有短板就得补,一补就有我们体育局干的活儿,叫做体育事业,一补就有市场干的活儿,叫做体育投资。”第二,乡村是拓展全域运动的天然场馆,是有待唤醒的运动场。如何解决城市中运动场馆设施少、公共体育场馆供应不足问题?李华觉得,完全可以破除场馆体育的思维,让体育走到农村去,那里到处都是天然体育场。第三,乡村是发展体育产业的广阔舞台,是有待开发的聚宝盆。“和全国各地一样,我们浙江也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但是现在规模不大,我们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去年破万,我们的体育产业虽然是两位数的增长,但还是很小。”

  近年来,浙江农村一直在实践着运动振兴乡村的思路和命题。李华为大家讲述了其中几个鲜活的案例。冷水镇的小张村原本是个很差的村子,2015年,村里将晒果场改建成6片气排球场,开始承办起气排球比赛,这几年,村子每年都会承办大量的省市级别的气排球比赛,年接待游客达到4万人次,村子因为体育火了起来,更活了起来。宁波宁海用很少的投资建成了贯穿全县域的500公里左右的登山健身步道,利用这500公里的健身步道招引到32家户外运动俱乐部和5家旅游公司,据统计去年有300万人次围绕步道开展了各类户外运动,宁海的这一设计也成为全国典型。来自杭州的小伙周功斌辞职后建起“蚂蚁探路自驾越野服务平台”,把遂昌县域里面最偏僻的通村公路,包括部分适宜越野探险的道路规划成越野线路,到现在对接服务了省内外150多家自驾车俱乐部。“这些人开车不是到遂昌县城,而是到遂昌最偏僻的乡村,他们不仅把偏僻乡村闲置的公共资源利用起来,而且通过自驾车把当地的农副产品带出去,还有的自驾车车主在遂昌落地发展当地的乡村旅游,我说这个蚂蚁探路探的不仅是越野路,更是乡村振兴的大路。”

  全域户外项目成就自然运动场

  无论是乡村还是县域,浙江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李华从中总结出四大观点:首先,体育是乡村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和载体是什么?最好的就是体育。”其次,体育是乡村活力的重要源泉,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引进人流,让原本空心化的村子热闹起来,充满青春活力。“我看了几场百公里以上的越野赛,当我们的运动员在山上奔跑的时候,村子里的老人们都很兴奋,一下子就把绿水青山给搞活了。”第三,体育是乡村文明治理的重要载体,体育赛事的组织化程度是很高的,村子要承办赛事,书记村长也要像体育运营公司一样运作,这就大大增强了农村治理能力,同时还会改善农村邻里关系。最后,体育是乡村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志,有了体育人才有生命力。

  好理念需要落到实处。李华认为,运动振兴乡村理念具体的实现路径就是发展全域户外项目。“按照我们的部署和思考,现在我们天上有航空运动,水里有水上运动,山上有山地户外,把这些东西都搞起来了,那浙江就将成为一个最大的山水田园运动场。”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