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原副部长矫勇:保护地下水刻不容缓

2018-03-16 11:27:38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刘彦华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矫勇表示,我国现有供水能力可解决常规干旱下的供水安全,历史性极端干旱下的基本供水保障主要靠地下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生产力水平跨越式提高,水利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建成水库98000余座,总库容达9300亿立方米,实现了对主要河流的有效调控,能够以丰补歉,解决一定干旱年景的缺水问题,工程供水能力远非旧社会可比。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水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人口社会规模大幅度增长,城镇化发展加速,黄淮海辽等流域尤其是华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超出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资源状况十分堪忧。北方京津冀等大城市群发展对供水安全保证率要求高,虽然国家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但遇到历史上发生的连续多年的极端干旱,多个流域将出现江河干涸、地表水枯竭的状况,即便是大型水库也可能干涸,能够保障城乡基本供水的主要靠地下水这种战略水资源。

  此外,矫勇强调,我国北方地下水战略资源严重超采,已难以承担应对极端干旱的战略资源的重任。与历史不同的是,过去有地下水而无能力开发,现在有能力开发但处于严重超采状态,北方浅层地下水在枯竭,深层地下水开始遭到破坏。据有关研究数据,我国地下水超采面积已达30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河流域浅层地下水超采面积4.5万平方公里,深层地下水超采面积7.4万平方公里。海河流域地下水年超采量达80亿立方米,累计超采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以北京市为例,与1980年相比,地下水储量减少94.6亿立方米,地下水位下降18.5米。若遇明崇祯或清同光类型的特大干旱,在地表水不能保障的情况下,地下水严重超采的状况将难以应对历史性极端干旱。如果进一步超采深层地下水,只会造成地下水及其相关生态不可逆的更大破坏。

  地下水是抗御极端干旱最可靠的战略水源。虽然历史性大范围极端干旱发生几率很低,但在我国已长期没有发生。为降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大范围极端干旱带来的经济社会风险,矫勇表示,应未雨绸缪,建议进一步全面治理地下水超采,保护和恢复这一战略资源。目前华北地区井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已经很高,工程性节水的潜力在逐步降低,建议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大规模实行退耕还水或推广旱作农业,3000万亩休耕轮更耕地中优先考虑地下水超采区。同时建议从更大空间尺度考虑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对处于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的粮食主产区进行适当调整。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