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对话:新型城镇化与县域发展
时间:2014年12月20日 来源:中国小康网 编辑:龚紫陌

 


殷云:《小康》杂志社副社长

 


周长益: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


赵长保: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副主任


张占斌: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

 


曹国强:北京奥朗德应急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贾云峰: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教授、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总裁




  主题三:新型城镇化与县域发展
  时 间:13:30-15:00 

  主持 人:
殷 云 《小康》杂志社副社长
  邀请嘉宾:
周长益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
         赵长保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副主任
         张占斌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 
         贾云峰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教授、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总裁
         曹国强 北京奥朗德应急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持人殷云:
  欢迎大家来到2014年第九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我是《小康》杂志社的副社长殷云,本场的主持人。这场的题目是新兴城镇化与县域发展。 这一场的嘉宾是: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 周长益,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教授、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总裁 贾云峰,北京奥朗德应急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国强。下面就请周司长先说一说。

  周长益: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我曾经好几次参加小康主办的论坛,非常感谢小康杂志社给我们搭建这么一个平台,供大家学习交流。听了上午的报告非常精彩 ,学习到很多的东西,我觉得有
两点体会特别的深:
  
第一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因为我是搞工业的,所以我体会比较深的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好,县域经济发展也好,农业现代化都是非常的重要的。我觉得这一点呢,今天上午专家讲的非常深刻,我本人也非常的赞同。我觉得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农业文化,包括我们今后的农业现代化的文化,就是要解决我们吃饭的问题, 在任何时候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讲都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所以,中央领导反复强调,我们的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今天上午农业部的同志介绍我们现在农产品的进口,已经达到了13%,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忧虑的数字。所以我们在考虑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的时候,都要把农业发展,把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放在首要,这一点我相信大家也都会有同感。
  
第二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工作已经进行到今天,2014年的年末,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际上还有六年的时间。我们下一步的工作着力点是放在“全面”两个字上。
  
很多的工作都要考虑到我们 的280个县,而不仅仅是我们以前工作上的一些样板带动,虽然样板也是非常必要的,但在这个阶段我们要知道工作上哪些是薄弱环节,尤其是边疆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只有把我们 的这些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落后地区发展好了,把老乡的问题解决好了,我觉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可能实现。 
  以上两点体会非常重要。基于这些认识,结合我是搞工业的这样的背景,我想在这儿谈
两个观点
  
第一点,城镇化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
  
我们从上 到下都在搞工业化,都在研究政策,都在推动各个方面的改革,都在往这些方面发力。我今天想强调的是城镇化它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它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 产生的非农产业在城镇的积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这么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我觉得在城镇化的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尊重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中央经济工作上有一个词,要有历史的耐心。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搞一些没有支撑、没有基础的城镇。这样的话,欲速则不达。这是我想强调的第一点。
  第二点,发展工业在我们全面小康过程当中的重要作用,我也想强调一下。
  
大家知道我们新的“四化”, 是将工业化是放在最前面的。最近几年由于有些地方发展工业靠拼资源、拼环境造成了很多环境的污染,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作用。可能大家对它的负面作用、负面的报道相对来说多一些。导致有一些非常好的项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一些项目没有办法落地。比如说大家所知道的PX的项目,现在很多地方都没有办法落地。清华大学搞化工的金融院士讲,实际上这个PX的毒性还没有汽油高,相对来说比汽油更安全一些。但是我们在很多地方落不了地,现在我们国家PX对外依存度基本上是50%。韩国日本 在大量上PX的项目,向中国出口,但我们现在很多地方却没有办法落地。所以对工业的认识问题,我想在这里强调一下。我们现在仅仅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的最基本的功能,第一是创造财富,第二是增加就业 ,当然工业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我这里不详细展开讲了。但是根据这两点,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发展工业,副总理讲了,大企业是强省,小企业是富民。我们发展经济不就是要搞国富民强吗?我们干什么事情都得要有钱来支撑,所以说发展工业一定不能浮量。最近印度在工业发展方面搞了一个非常宏大的战略,要建五个工业经济带,建17个工业新城,他们就是要搞成今后成为世界工厂,取代中国的地位。 虽然我们虽然号称世界工厂,号称全球体系最完善,是制造业最庞大的一个国家,但我觉得现在不要完全追求世界工厂,今后要追求的是中国成为世界的精品车间。这一点要不断的增强。
   另外要强调我们的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一定要有产业支撑,要通过工业的发展带动我们的城镇化。让我们的农民到了城镇以后能够有就业,有收入,这个收入通过我们的发展要逐年的有所增加。最近可能大家注意到,大概 从去年开始,我们国家的服务业在全国GDP当中的比重超过了制造业,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同志提出来,“今后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服务业来拉动”。我觉得这个观点是不对的。我觉得制造业是我们实体经济的主体,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发展实体经济。英国和德国都是非常好的说明。英国就是把实体经济基本上转移出去,大力发展服务业,搞金融危机,所以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候英国非常难受。反过来德国就是实体经济搞 得比较好,制造业非常发达,是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强国。我们现在用的很多东西,大家接触最多的就是名牌的汽车,基本上都是德国的。现在德国的经济发展非常好,金融危机对于它来讲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所以说我们一定不要放松发展实体经济。 再说下服务业的发展,这几年我们把它打开来看,60-70%的比例是生产型的服务业。这部分的服务业是为我们的实体经济来服务的,发展实体经济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我谈的两点认识。
  在我们的城镇化发展过程当中如何来发展我们的工业?我有
几条建议
  
第一,就是要找准我们自身的优势 。
  我们的特长在哪里,是资源,是技术还是人才?还是市场?等等。我们要找出准确性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把我们的优势变成我们的发展经济的实力。只有找准了优势,自己县里面发展什么产业,甚至确定你的支柱产业 是什么,这样的话才有依据,决不能盲目地去投。不要搞一些过剩的产业,也不要去搞一些污染重的产业,这一点一定要因地制宜。每一个县城,每一个地方都有它自己的优势或特长。我觉得一定要因地制宜,发展我们的经济 ,包括我们的农产品,加工的产业等等。这是我讲的第一点建议。
  
第二,要大力提升质量,创建品牌。
  工业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国家200多种产品的产量都是世界第一。下一个发展的方向就是精细化,精品化,要创造自己的名牌产品,我想每一个县要是有一个名牌产品,不光是自有生活品还是工业品还是汽车零配件等等,不要怕它小,关键是怎么把它做精。去年张德江同志参加我们会的时候他 了一个例子,他说他80年代买的一个日本的小闹钟,现在依旧很好用,到哪儿都很方便,他出差就带着,在家里也用,已经三十多年了,这个小闹钟就像一个小工艺品一样。怎么样把 产品做成精品?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我们的汽车产量全世界最大,我们的销售量也是全世界最大,但其中有几个是中国品牌?我们有几家汽车企业的利润能够和国外的这些名牌产品相比?所以说怎么样制造出精品,打造出自己当地的 名牌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知名度,我觉得这是我们今后搞工业一个重要的方向。在这方面呢,我们现在很多企业都比较浮躁,希望过几年、几十年就把自己的企业搞得很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我觉得搞工业还得靠积累,专下心来真正 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来打造一个产品,并不算时间长。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几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沉下心来认认真真打造我们自己的高端产品、名牌产品,提升我们工业的竞争力。
  
第三,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这些方面国家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因为中小企业是我们增加就业、增加经济收入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所以我们要注重那些小批量、高质量、高精的企业,让我们这些中小企业参与进来。德国的汽车 制造,就是很多小企业就来做一些小的零配件生产,它的批量不大,但是把质量做得非常精,这些方面我们的中小企业是可以大有作为得。
  
第四,建立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协同进步。
  现在发展工业,尤其是在强调建设生态文明这么一个大环境下,一定要一手抓工业发展,一手抓节能环保。对那些化工企业,比如说电镀企业、小的印染企业等等这些污染比较重的企业一定要慎之又慎。
首先要推广污染治理的技术。所今后工业发展的方向, 就是废水要做到全部循环利用,工厂不要留废水的排污口,也就没有人来查你。关于污染废水大有一个测量,把废水处理完了以后再利用,即使是最难处理的废水比如化工废水,工业成本也没有超过五块钱的。可是我们的水资源 的配置,大家知道的南水北调,水到北京的成本也要4-5块钱,因此把废水通过处理再循环利用是有必要的。我们今后的方向就是工业企业不要有排污口,学习人家欧洲或者日韩一些发达地区做 得比较好得企业,另外一些固体的废弃物要做到循环利用。比如燃煤电厂的配套设施粉煤灰,以前灰厂占很大的比例,选矿也都需要尾矿,有很大的灰尘。今后诸如此类产业,首先规划的时候 、设计的时候不要给它留这个灰厂,必须做到全部综合利用,把所有工业废弃物全部利用。我们要做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同推进。
  
最后一点,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依靠科技创新。
  
今天上午提到我们的肥料
农药怎么减少使用量,就是要靠一些新的产品 ,比如今后我们用的用量非常小的、高效的除草剂。我上次接待了一位搞先进肥料的专家,同时也是一位企业家。我们知道我们的耕地红线是18亿亩,但是这个企业家告诉我,如果我们用先进的肥料 像以色列一样用水融肥等等,农业的生产效率会大大增加,养活13亿人只要6亿亩的耕地就可以。科技创新,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模式,这个效率是多么的大啊。今后的农业现代化,我们中国 人自身种粮食、种蔬菜养活中国人,我觉得是非常有信心的。
  谢谢大家。
   
  主持人殷云:谢谢周司长精彩的发言。周司长强调推进新兴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工业的发展,他提了五条很好的建议。下面有请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副主任赵长保发言。

  赵长保:大家下午好。感谢主持人,感谢《小康》杂志 社给我提供这么一个机会,向各位领导
各位专家来学习。今天可能有很多领导对农业现代化的问题谈的比较多,所以我也想借这个有限的时间谈一谈三农工作 的另外一个问题,农民收入的问题。总书记老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而老乡小康不小康,可能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看他的收入。结合一下今天的这个主题,我想就不妨把它叫做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收入问题。
  大家都知道,我们过去粮食十年增,十一连增,增收非常快,成绩很大。2004-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9%,在之前的十年平均速度是4.7%,增长速度非常快。照这个势头发展,全年实现一个快的增长 ,如果不发生大的意外,今年城乡收入比有望进一步的下降。从长远一段时间来看,大家都知道现在一个词叫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下降、结构转型的压力加大等等一系列的表征,总书记总理都进行了表述。国民经济增长,农业自身发展都面临着一些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人均收入增长有可能出现一些新的问题 ,就是国民经济和农业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都在趋于弱化。所以,我感觉到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农民收入的高速增会有所放缓。一个方面,从长期来看,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无疑是有利于农民增长收入的,一个健康的经济结构可以带动农民更加稳定的就业,更加健康的就业,长远来看对它的增收是有利的。但是,转型的过程要经过镇痛,短期来看这个经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农产品 销量下降,价格提升的空间受限。如果大家关注经济工作,会看到一个词,讲现代农业生产面临一个天花板和地板的问题。上午有一些领导讲过这些问题,国际农产品的价格已经大范围低于我们国内农产品的价格。即使我们把一些贸易保护手段用上,依然不能把空间和差距补齐。同时呢,我们国内自己生产的农产品 的生产成本、租赁成本、劳动力成本,包括一些投入品的费用
成本,都面临着快速的上升。我们的地板在提高,国际化的天花板 却在降低,留给农民的空间非常有限的。
  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我们的农民收入增速,跟前一阶段相比会出现一个放缓的势头。但是呢,这个事我觉得需要正确 来看,十八大的时候中央提出来我们要在2020年实现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这在前几年已经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未来一段时期,从今年到2020年,农民增速只要达到6.2%的水平就可以实现翻番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我个人感觉没有什么问题。当然其中可能 会发生另外一件事,前几年农民收入涨的比较快,城镇居民的增加小于农村居民,但未来一段时间里城镇居民必须要达到6.3%,才能够达到收入翻番的目标。这两个数大家一对比 ,可能就会发现有意思,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速比农村居民快才能出现翻番,但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城乡居民收入缩小的目标很难实现了。看到农民收入整体情况的同时,还需要 看到农民收入增速的一些薄弱点和难点。应该说过去十年农民的增收形式不错,城镇化快速推进这样一个情况下务农的农民,是真正留在农村干农活的那些农民,收入问题就会更加的凸现。我们现在从广面上来看农民增长收入平均数 ,掩盖了这一部分的问题,在下一步的农民增收课题中,它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城镇化是一个人口积聚和产业积聚的过程,对农民增收产生非常复杂的影响。一方面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进城,带动农村经济繁荣,有利于扩大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过去十年我们的农民工的收入在快速加大,达到14.3%,应该说跟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城镇化会带来统计学人口意义的变化,按照我们现在城镇化的这种战略的要求,下一步的农业转型人口市民 化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计入农业人口,使得大量工资性的收入,不再纳入农民资金的统计,有可能拉低了农民的平均收入,给未来的农民增收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按照中央的 部署,新兴城镇化规划里面都有,2020年之前我们将推动一亿农民转移人口落户城镇,这一万人的主体是农民工和他的家属。前不久做了一个大致的测算,2014-2000年如果 有一亿人口落户的话,可能会使得农民收入总量减少3.3万亿。随着农村人口结构以及由此带来农村收入变化,农村收入基础是否牢固,体现在务农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身上。收入倍增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对这个前景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我并不是在向大家描述一个很悲观的前景,而是在描述一个现实。其实分析农民增收有很多的方面,都可以看见下一步农民增收的潜力依然是很大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不想从更多的角度来讲, 现在只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来看一看农民增收的潜力到底如何,是不是面临着一些困难,农民增收就没有办法了?
  收入分配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之前,我们长期实行农业支持工业化的战略,城乡二元制度框架下长期把农民收入压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1949年 -1978年,农民收入每年平均增长率只有3.9%。改革开放以后,农民参与收入分配状况有很大的改善,一方面是农民参与收入分配的途径在不断丰富,另一方面在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中支持农民增收的方向,这个政策方向没有明确。但是 ,目前农村参与人均收入分配状况不容乐观。首先,农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分量不断下降。不好拿总量对比GDP总量,因为数量是在变化的一个影响。1978年的时候这个比值0.35%,1983年成为一个最高值,达到0.53%,那么从 此以后呢,就一直呈一个下降的趋势,2010年前后已经降到0.2个百分点。农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有的份额一直是比较低的,而且还是在下降的。其次,农民在收入分配、再分配中的地位 得到持续改善,但是所占的份额也是偏低的。大家能够看到,每年保证我们三农财政支出的增长,保持他的速度,保持他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要求。2003-2012年提高到1.9%,可以看到增加,但是这个分量十年之间只有三个百分点,应该说不高。 从转移性的收入来看,2004年因为我们实行补贴政策,转移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有一个比较快的增长,但是城镇居民相比,这个差距很明显,这是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城镇居民人均专一性收入2012年 是6368元,是农村居民9.3倍,远远高于农村居民。什么意思呢?农民参与收入分配的状况表明了农村收入以及国家现代经济水平相比是明显偏低的,但是同时也表明了农村的增收潜力非常的巨大 ,进一步分配调整的格局,即让农民平等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必经之道。
  我来讲一讲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应该说是大有可为的。县域内的企业大多数都是属于中小微企业 ,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载体,因此地方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时往往非常关注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从业务实践上有两种途径:一个是发展二三产业的企业,东部地区更注重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中西部注重承接产业转移 ;二是鼓励农民创业,全国各地有很多的样板,比如说浙江大力实施农民的创业行动,扶持农村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家乐等等,支持这些企业做大做强。2013年的时候浙江全省的农家乐经营户1.4万户,农业收入137亿,为社会直接提供岗位130多万 个。政策方面,为了更好地发展县域经济,地方主要出台了几类:一是发展产业集群,完善上下游的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能力,比如说2010年的时候河南从原有的工业园区选出180个进行重点支持 ;二是通过降低运输信息成本改善城市的环境,提高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比如说城市群,实行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共享,对区级的工业交通运营进行一体化的经营管理,加强跨区域运送的项目建设,实施三市三网融合和信息网的共享。促进了这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一个新的区域经济 ;三是人力资源,一方面加强就业服务,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另外一方面加强农民工就业技能,为企业产业转型提供支撑。目前农民工工资水平上升,企业用户需求下降,这两方面正在同步发展。那么工资水平达到某个临界点 ,农民工工资进入相对平稳或者缓慢的增长期,这种大的驱使下发展县域经济将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各地的情况看,县域经济发展越好,农民收入水平越高,随着我国城镇群不断发展壮大,大城市向周边中小城市逐步扩散, 会进一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我讲的可能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谢谢。
   
  主持人殷云:谢谢赵司长精彩的发言。他 对新兴城镇化的发展提了几个很好的建议。下面有请我们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张主任。
   
  张占斌:大家下午好。当下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 :一个是经济增速换档调速,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从而对城镇化释放需求和创造共享提出了新要求,也就是说希望城镇化能够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担当引擎;另外一个新特点 是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也要求我们城镇化能够担负起推动重大的结构性调整的这样的一个历史点;第三个呢,由于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空间已到上限,环境保护生态文明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需要我们的城镇化必须要与生态文明协同推进,耦合推进。
  现在我们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是我们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非常繁重。我们以人为本体现出人文关怀,这样的城镇化,在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特点下,中国要走新兴城镇化道路,走中国特色的新兴城镇化道路,这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县域经济要想搞得好,那也得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城镇化道路。我们说要走中国特色 ,首先特色在哪儿,我想至少三条特色:第一,中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现代化,城镇化是它的应有之意,工业化也是它的应有之意;当然城镇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历史发展过程,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13亿人的现代化,全世界也没有这么多人,其他国家没有这么多人,就中国有这么多人,这个特色非常鲜明;第二,中国是正处于一个城乡二元时代,比较依赖国家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怎么样能够把城乡二元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逐步破解,进而实现一个城镇一体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历史任务;第三,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文明这三件事情是同步进行,叠加进行的,生态文明在这个工业化的进程中和城镇化的进程中不可或缺。这三件事情都得做,而且都要做好,一个也不能少,这个难度高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这也是我们这个大国搞现代化面临的问题,也是搞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中央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说明过去我们一些城镇化的问题可能比较突出,如果今后城镇化的路子要走好、走稳,必须要体现出“新型”。“新”在哪儿?我有一些“新”的特点跟大家一起讨论,这些“新”都和我们的县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我们说新型城镇化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出公平共享、包容发展的城镇化。对于我们县域经济发展来讲,如果我们的城镇化不以人为本,而是以物为本的或见物不见人的城镇化,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市民化,这样的城镇化是老百姓不需要的。所以说我们要体现出公平,体现出包容,要让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县的中心“镇”是农业转移人口的一个重要载体,怎样创造出更好的条件,让农业转移人口在这里生活下去,融入这个县城,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推进县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这是第一个新。
  第二个新,新型城镇化是要坚持四化同步,体现产业支撑、就业优先的城镇化。中央提出走中国特色信息化、农业化现代化道路,我理解是城镇化要有一个产业做基础,产业做支撑,只有产业做基础、产业做支撑,这样的城镇化才是靠谱的;反之没有产业支撑,盖的楼可能变成空城、鬼城,城镇化就不是靠谱的。有了产业支撑,意味着解决了越来越多人的就业问题,有了产业做支撑,有就业优先,这样的城镇化才能真正的实现产业人口和一个城市的真正融合。现在我们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全国展开,在县域也进展的轰轰烈烈,怎样能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挖掘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吸引更多的人口实现积聚,让人能够进得来而且住得下,这是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如果没有产业做支撑,你就是把农民强行弄到一个社区里面,也实现不了真正的城镇化。
  第三个新,是坚持科学布局,体现因地制宜,协调有序的城镇化。国家对城镇化的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已经颁布,新型城镇化要尊重这个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把天下的国土划分成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我们城镇化的布局也要尊重这种功能区的划分。而且也要探索多项的各种规划,多规合一,避免规划之间相互冲突。另外一点重要的就是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的发展,需要我们很多干部不计名的埋头苦干,一任接着一任干,这样城镇化才可能走好。否则上来一任领导就换一个思路,上来一个领导就搞一个规划,将来会造成很大浪费。所以对县域来讲,这一点也很重要。
  第四个新,坚持绿色低碳,体现出承载力强、和谐宜居的城镇化。既是:城镇化的“新”必须跟生态文明合紧密融合到一起。建筑中流着生态文明的血,修马路搞官网都要体现出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光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生态文明不是写在纸上,而是铺在中国的大地上。对于中国来讲,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搞好县域经济非常重要,是国家稳定一个重要的基础:县域生态文明搞得好,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搞得好。所以生态文明和城镇化应该是有机的融到一起,而我们做规划搞建设,盖大楼修马路,搞任何一项的城镇化建设,也都应考虑生态文明。实现这个目标,只有将生态文明的血液贯通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通过生态文明量化每一个人,量化每一天所做的事情,这一点很重要。
  第五个新,新型城镇化是传承文化、体现历史文脉、民族特色的城镇化。我们这个城镇化不能贪大求洋,要体现出我们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质,体现出我们的民族文化。尤其体现我们自己的尊严和文化张力。城市建设水平是一个城市的生命力所在,像中央城镇化建设讲的:让老百姓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少拆房,不填湖,将城镇化跟我们的民族特色、文化传承、历史文脉很好的结合起来。不能因为搞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把我们这些好的历史文化丢弃,这样才更有利与我们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我们200个县区,怎么样把新型城镇化所提倡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文化传承结合好,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个新是城镇化要坚持创新驱动,体现出两手结合、改革配套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能不能真正成为“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创新驱动,能不能改革配套。如果不能创新驱动,不能改革配套,城镇化还将是老的城镇化,还将是旧的城镇化,还将是土地财政的城镇化。我们走新的城镇化,是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等方方面面的创新的总和。再说改革配套,如果改革不能纵深发展,如果改革不能配套发展的话,新型城镇化无法迈开步子。在新的一轮城镇化建设中,把城镇化搞成新型就必须得创新,就必须得搞改革。比如说投融资的改革,金融制度的改革,户籍制度的改革,公共服务体制供给方面的改革,行政区化方面的改革,也包括行政体制的改革等等多方面都涉及到改革问题。只有改革配套,我们的新型城镇化才能做好。
  县域在新型城镇化当中是主力部队,是主阵地。在新型城镇化中走出一条好的、有自己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真正的推动我国的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作出自己的贡献,在这条道路上未来我们县域还有很多工作要开展,要做。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殷云:谢谢张主任。刚才张主任从县域生态文明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从六个方面强调了新型城镇化的“新”。下面我们有请北京奥郎德应急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国强先生发言。

  曹国强:新型城镇化与县城发展是国家战略,在这个大的战略指导下如何能够实施科技创新,如何拿出适应这个形式所需求的,具有强烈的创新性意义的装备和产品。在这些思路的指导下我们设计了一些产品,提出了一些创新:跟大家一起共享一下如何在城镇化发展与县城发展中保障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下面我给大家播放一个视频的片段。
  (短片)
  刚才短片播放的是这个装备在应急状态下的一个表现,那么下面我用简短的语言给大家讲一下:这套装备的设计理念就是从来自我们国家的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本质需求。装备可以根据需要采用车载的方式,不必将垃圾运来运去,主动多点移动到城市居民聚集处,通过有序的时间安排主动走一圈把农村的垃圾实现彻底无死角的进行处理。同样的方式也可以处理医疗垃圾或对江河湖海水面的垃圾实施不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处理。同时这套装备实现了应急处理机制,大灾之后大应急,小灾情小应对。历史遗存的垃圾填埋场等落后的垃圾处理形式没有进行过无害化处理,而且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就我们目前知道的二线以上城市垃圾填埋场占据土地达到800多万亩,用我们的设备可以就地把垃圾处理掉。对水面的垃圾,比如说三峡库区的垃圾我们提出了“不靠岸处理”的建议,处理垃圾有一个基本的准则:垃圾处理不应该由人口密度小的地方向人口大的地方转移处理,长江的垃圾每年造成三峡大坝巨大的隐患,我们提出来打造多功能处理船,做到江河湖海的垃圾处理不靠岸,对于海岛的垃圾也实施这样的处理方式。而对于全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我们建议采用多功能移动式的处理系统:无论是在应急还是平时状态下,对农村的垃圾、县城的垃圾进行处理,就市场运行来讲,搞了几种模型。
  比如四川庐山式的一城九项,我们共有装备15台,通过县管理乡装备村处理,每个乡配备装备一台,一天出去走一走,就把那个垃圾全部处理掉了。另外一个是武隆式,实现了县管理装备来处理的。它不像庐山一样,它那里有的乡两三万人,有的乡几千人,而且面积不等同,并且存在一个特殊情况,有一个5A的景区,增量垃圾非常之多。处理方式是把它的增量垃圾部分和平常垃圾的部分结合起来,所谓增量垃圾就是说在旅游旺季的时候几万人的垃圾需要处理,而在淡季的时候,就用它处理垃圾填埋厂。用处理增量垃圾这一部分的装备去进一步处理垃圾填埋厂,使得垃圾填埋厂的寿命延长20倍。因为垃圾填埋厂是200%埋,我们处理是达到95%以上,所以可以延长20倍。
  还有一个是香港式,目前香港的垃圾处理严重影响特区政府,所有的垃圾中转站全部变成处理站,我们必须做好一些防范的措施。将产生的增量垃圾用移动的方式来处理,减轻市民每天多起的垃圾抗议。香港市将来应该就是用这种国际大都市的处理模式、处理方式来发展。对于用户来讲,我们目前创新了一些办法。比如说装备,你买得起就买,买不起就租,像房子一样按揭,政府一下子没有这么多钱,三年给我行不行,五年给我行不行?都是可以的。再租不起就交处理费,我们组建一个服务公司,就相当于把三峡库区的垃圾我们都包了,你交给我处理费就可以了,船我们来造,用于这个项目,但船的归属权还是服务公司的。香港没有水上处理模式,所有的中转站只是一个中转,结果搞的又臭噪声又大,老百姓抗议的非常厉害。
  我们要求,或者说能做到的是几条:一个是排放达标。目前我们没有用国内的标准来检测,而是请国际上的XGX给我们做检测,已经完全优于国际标准。满足即将实行的国家的新标准,没有任何的问题。再一个是移动靠谱,还有一个快速高效,另外一个节省能耗。所谓节省能耗对于农村来讲我们可以做到有油用油,没有油用电,没有电就用煤炭,没有煤炭的话甚至可以用秸秆或树枝来做燃料,我们的保证那个20尺的货柜可以满足1万多人产生垃圾的那个基本处理。除了这个问题以外,周司长跟赵司长刚才也讲到了关于环保的问题。非常巧,前天我从韩国签了一个合作协议,是关于一种新的生物技术,这种生物技术用到环保上之后,对于水质的处理、水污的处理,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特别是防臭,这项技术的防臭功能极其明显,另外农业方面它可以大致上取代化肥或者农药,还可以用在化妆品、医药和食品方面。他们发了不少样品过来,我们将于一月份在十几个领域全面开始实验,如果实验成功对于我们国家的环保等许多领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我原来也是在机关工作的,现在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讲,愿意为新型城镇化和县域的发展,扎扎实实从某些基本的领域作出一些贡献,谢谢大家。

  主持人殷云:谢谢曹总的发言。下面有请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教授、德安杰环球
顾问集团总裁贾云峰先生发言。
   
  贾云峰:我走访了35多户农民,把我的挂职日记写成一本书,现在成为山东省主要的教材。我想跟大家说,我对县域经济 的发展有一些理解,但是仅代表我个人的想法。几位司长讲了高度,我们的老师和教授讲了深度,我给大家讲讲温度好了。我觉得咱们县城的开发一定要有高度有深度还应该有温度。我是搞创新传播的 ,也是搞旅游营销的。
  我今天讲的题目叫县域突破在于新乡村运动的崛起。到底怎么样做这个新乡村运动,县域突破到底从哪儿突破?纪伯伦说世界上两件事值得大家做的,一个是创造一个是传播。我想跟大家说创造的事我们大家谁也干不了,这个很难。 创造的事世界上有两个人做得出来,第一个名字叫做乔布斯,他做了一个苹果,我以前用手机都是滑盖的,那个时候突然有人说滑滑屏就可以玩手机,我觉得很奇怪,但是没有想到苹果 很快左右了我们的生活。目前苹果已经可以测量我们的血压,测量我们走了多少步,测量我们与社会的关系。还有一个人特别神奇这个人叫做马克斯,他搞了一个汽车 特斯拉。这个车上有一个刹车油门,还有一个方向盘,右边竟然是一个巨大的显示屏,此外什么东西都没有,它85元可以开500公里。我见到后二话不说当场一定要买,因为这个车神奇 到里面植入了芯片,每天可以24小时在线,可以随时处理办公情况,处理家里的事情,理论上讲甚至可以控制家门开不开,能不能烧饭。
     170个亿,这个170个亿的价值不是我们所说的,是一个海外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的,评估下来170个亿。 在这个广告以后,我们又做了很多省级的广告,大家但凡知道省级的广告如果10个耳熟能详,最少6-7个是我们团队做的。以前河南的广告叫做文化河南,壮美中原。我说这个广告语好吗?这是政府正确的废话。现在很多的广告语都是正确的废话。我们给河南语做的广告叫做老家河南。我们让这个行业从以前的产品化营销过渡到情感化营销。谁能知道山东的广告语以前是一山三水一圣人,现在变成了好人山东。出现了情感,浓烈的感情。所以我想跟大家说后来我们就比较特殊了,我们就进入了中国国家旅游局美丽中国之旅的海外营销团队 ,成为了世界旅游组织唯一认可的营销专家。这些都不是重要的,现在我们做了7个省全案的营销,上海市山东省福建省贵州省等等。我肯定不是你们见过最好的专家,大腕很多,但是我肯定是你们见过 的一个特别的人。我曾经徒步走过了云贵高原。我希望大家真的不能老是在深闺中论道,要真正走出来,在生活当中感受策划的力量。
  我想跟大家说,现在我们都是远离了本地的本地人。现在很多城市动辄就是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制造业名称等等称号,这种城镇的狂飙带来所有城市渐渐趋同,我们的城市怎么样?名目繁多的世界第一,亚洲第一,都是大而无当 的。我们中国的城市很多表面是土豪,内心就是屌丝。中国有偏执狂的追逐,中国11个地铁站要修成亚洲第一,每一个中心城市一定要建造第一高楼,模仿以奢华大手笔铸成的迪拜 ,来建造一个迅速吸引眼球的地表建筑作为城市名片。我这到底是市长的城镇化还是市场的城镇化?到底是本地人的城镇化还是外地人共享的城镇化?在城镇化过程当中,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召之即来 挥之即去,他们亟待成为新市民,他们乡里回不去,城里进不来,这个数亿年轻人进不来回不去中国城镇化,怎么能够安定?
  20年前彭丽媛唱的歌变成我们现在的尴尬现实 ,我们现在的乡村是留守女人的乡村。李叔同写的歌词: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这些美好的故事没有了。以前幸福的是简单的,我现在认为简单就是幸福。冯骥才说中国一天消失一百个村庄,我们印象当 中村庄都是落后的东西,被抛弃的东西。我想告诉大家,我宣传的县没有办法旅游,页没有办法将村里面的农民变成一个主要的旅游景点。到底什么是乡村?我觉得这是我一家之言,推动新乡村运动,让农村人回乡比城里人进城更重要。
  新农村运动的核心我认为应该 是与家谱谱系政权形成合力,让农村变得可爱起来,这需要一次新文化运动。比方说现在一家人几十口人的乡情一点都找不到了。习总书记上台后改革力度最大的,就是回归传统改革创新 ,这是我们政府的想法。刚才有老师说要让居民往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家里收藏图书,两万六千多本,那个过程中真是九万里悟道。现在中国人一直为金钱成功名利奔波,我一直觉得回到自然 、回到内心、回到生活本身才是新城镇化运动的主体。我认为当代中国人生活被政治和权利迫害了,被物质和消费侵蚀了。最近,我一直在想我所做的一切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我策划的东西 ,或者说是中国旅游的未来,它应该有四个目标:第一,是软化生活的坚硬。我们的中国实在是太坚硬了,让我们每天都觉得很难受;第二,治疗心灵的疾病。现在大多数都市人都是心里有病的人。我们永远不敢换手机 ,永远不知道下一轮干什么,不知道官能当多大,不知道钱能挣多久;第三,建立新的生活圈。
漓江就可以为你建立新的生活圈 ;第四 ,找到最后的避难地。我研究的旅游实际上就是世界观,它承载对生存环境和生态状况的感悟,表达了人与人、人与文化历史关系的力量,固化了中国人的生命哲学。旅游就是借行走致敬逝去的世界观。休闲旅游成为主流,行业 边界越来越模糊。现在跨界旅游非常常见,县域经济的核心是要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即以农村和农业为主体的资源无限化拉升,省级化旅游的突出,包括公园游乐等等。
  我认识很多的县委书记,他们被称为中国权力最大的人,这些县委书记 往往一开口就跟我讲三种文化、四位名人、五座高山、七个资源。他说的我都不知道。单纯的资源导向开发模式,缺少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只追求短期利益,却破坏了区域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写了很多就不说了。人力资源的短缺 也是很重要的问题,现在没有人真正研究城镇化,没有真正投入农村建设当中,所以整体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都是偏低的。城市依托型,就是做郊县,变成城市后花园,文化主题型、乡村推动型 、发展转型等等。我认为应该实现三大突破:第一个突破要打造县域经济旅游的投融资平台,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个突破要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做大做强县域旅游经济;第三个 突破是一定要出现品牌。中国县域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品牌。什么是品牌,就是你的形象、产品、服务,在消费者心智当中形成差异化的情感联想,这里我对品牌最大的定位。一讲到品牌,马上有人想到情感 合适了,你这个品牌就成功了。大家都好客,但是一提好客就是联想到山东,那就是品牌的成功。我想跟大家说,每一个品牌都应该让别人在提起你的时候产生差异化的情感联想。我认为未来最赚钱的十大行业当中有两个 ,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就是农业和旅游行业,这将为我们县域经济的未来发展带来重要的作用。
  李克强问他你到底要政策还是要改革?杨雄就说我要改革。县域经济开发一定把改革放到第一位,把制度创新放到第一位。中国县长和旅游局长怎么样做旅游? 站在时代的肩上看旅游,站在城市的发展看旅游,站在土地经营的角度看旅游,站在经济的角度看旅游,站在书记、市长的角度看旅游,这是我认为五点,就不展开讲了,因为已经时间很晚了。就跟大家讲讲时间的感受。我认为比国家更久远的是民族,比民族更久远的是文化,了解中国了 ,解乡土,你就能知道你的家庭、家族血缘要比文艺更恒远。现在修的不是哪个姓的家家谱,而是中华整个民族的家谱,中国乡村和城市不是这样的对应。国外认为城市永远是开放的 、发达的、先进的,乡村永远是落后的、效益不好的、贫穷的。我跟大家说完全不是这样的。中国所有礼仪的发源都是在乡村,城市就代表先进的东西吗?文明这个词来自于礼仪,梦想的县域旅游开发就像旅游的乌托邦 ,应该是白日的焰火。人走到乡村或者县域里面,应该自觉变小变弱,人人应该反对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希望回到内心,回到乡村,回到一切的原点。真正中国人变成健康的人,应该是把生活变成人生的终点 来成就大智慧。县域旅游发展一定美在生态,美在文化,美在和谐。李克强提出的新三高,高度热爱事业,高度热爱事业,高度热爱健康,我觉得这才是我们中国人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是我的讲话,谢谢大家。
   

  
主持人殷云: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紧接着下一场的论坛。这一场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编辑:龚紫陌
  时间:2014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