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新型城镇化与消费升级》
时间:2013年11月30日 来源:中国小康网 编辑:龚紫陌


    

 

演讲人: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
演讲题目:《新型城镇化与消费升级》


  方言:

  各位来宾下午好,我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并谈一谈城镇化与消费升级。

  城镇化的基本规律是三个阶段。城镇化率在30%以下是初级阶段,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中级阶段,已经到达了50%,那么这个阶段就是工业提速,人口快速向城市集聚 的过程。在未来2030年左右,我们就要进入了后期阶段,城镇化率将会大于70%,后期我们先不说,因为我们正处于中期阶段, 这是相对比较危险的阶段。

  我们看一下2012年的情况,那时的我们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态势。那时的城镇化率已经到了52.57%,超过了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为2.4万元,离十二五规划就差2000块钱,农民居民的纯收入,估计今年可能就能超过8300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十二五规划指标,可能我们要提前达到了十二五的目标了。 这也带来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下一步的资源承载能力是不是能够适应我们的城镇化发展速度。第二个就是居民消费水平的升级和食物的保障供应 。能不能保障居民稳定的食物消费,以及政府有效控制CPI,怎么样合理处理这几个方面的关系,就摆在我们的面前。

  看一下城镇居民收入及消费 支出情况,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年已经到了24500元,人均消费支出是16674元,恩格尔系数下降了13个百分点,食品消费的支出从过去2000多元现在到了6000元。看一下农村,城市下降13个点,农村居民下降了10个点,在每次CPI上涨的过程中,农村的CPI上涨的幅度都要高于城市一个百分点,也就是说食品消费方面,农民虽然消费水平低,但是可能承担了较多的CPI的压力,这个是不争的事实。

  对比一下这12年来消费 在不同产品上面的差异。左边这张图是城市居民的消费,城市居民消费里边一个比较特例的产品是肉的消费。因为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肉类消费量增长了8公斤,粮食基本上稳定80公斤左右,口粮维持在80公斤左右。但是大家要注意我这张图上有一条黄线,这个黄线是外出用餐费用,在这12年间外出用餐费用增长的幅度非常地大,从原来的大概300块钱到现在已经是将近1200块钱。那么就是说虽然肉类消费不高,但是由于外食方面增加,城镇居民 在这个方面的消费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我们倒过来看农村居民的消费,农村居民消费肉类12年长了3公斤,人均增长3公斤,农村居民的外食消费很少 。怎么合理的理解肉类增长 了3公斤,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大量的农民工青壮年进城务工,家里留下的是老人、小孩,相对消费可能水平就比较低。下面的备注特别讲一下口粮的消费和蔬菜的消费,就更能说明问题。口粮的消费、农村居民的粮食消费从250公斤已经下降到160公斤,当然 拿消费结构来看,还是以粮食为主的。大家注意菜的消费降低,菜的消费降低怎么看这个现象,原来农民都是自留地,但是现在很多农民要买菜了,全部要有现金支出,我们到了很多地方,包括一些农场,农村危房改造,改造之后变成小的聚集区,这样农民衣食住行,水、电、米、菜都要花现金买,所以消费是有所降低的。这个也是城镇化发展过程当中,农村居民消费的一个新的现象。

  从供给方面看,2000年以来我国所有农产品增长的速度都非常快,现实的产量已经接近十二五末农产品预期指标,与此同时,农产品的进口 也是大幅度的上升。这是棉油糖的上升,跟城市居民还不太相关,看一下粮食和肉类相关就比较大,粮食的进口年均增长达到了7%,大豆进口年均增长6.8%。在粮食进口当中,2012年增长是一个高峰, 由于国际粮价比较低,国家也为了增加储备。大豆的增长主要是替代饲料带来的不足,增长的非常快,今年达到了6000万吨。粮食和大豆的进口,对于国家来说,1000吨还可以 。大家看一下肉类,猪肉进口是国家增加储备,但是羊肉的进口这几年快速的上升,上升的原因有价格问题,同时也有消费升级问题 。猪肉的价格是有涨有跌,逐渐的向上攀升,羊肉和牛肉的价格是直线上升,只涨不跌,出现了消费的趋势是富人吃羊肉、吃牛肉,讲食品安全,老百姓在物价高的时候就吃鸡肉。所以中国现在对于肉类的消费有点像国外,国外也是牛肉价格最高,然后 依次是羊肉价格,猪肉价格,鸡肉价格,大致是这样一个情况。在前几年研究羊肉涨价的时候,中国现在消费开始跟国外趋近,就是牛羊肉的价格高,由于价格高,就出现大量杀奶牛当牛肉卖 的状况,所以又造成牛奶的价格大幅上涨。

  从上市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城镇化过程当中出现的消费结构变化无非是三种原因造成的。一个是部分农产品 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进行互换。原来有些农民是生产者,进城以后由生产者变成消费者,农民工进城以后吃的东西全部依靠消费,原来的青壮年 进行不生产了。第二个就是消费食物观念的变化。这个主要是指城里人,我刚才说的关于羊肉就是这样的典型。第三个就是消费结构发生质的提升。这个质的提升体现在哪?体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比如说过去农民工进城,如果个体的进城可能吃的是建筑工地的饭,水平很低,土豆大白菜是主要的菜 。一旦金融危机了,大量农民工返乡,土豆的价格就会狂跌,就会卖不出去,现在农民工进城落在了城里,落在了城市的边缘区,有一些落在二线、三线城市,这样子家里的膳食就发生了大量的变化, 就是自己不吃肉也要给孩子吃肉,所以让食物消费结构产生了关键性的和质的变化。

  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差距,一个是收入增长的百分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了300,农民居民增长了200, 其中食品方面显示城市居民增长了250,农村居民增长了180。粮食、肉类、禽蛋、植物和菜都有比较大的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体现肉类产品上, 前者是是36公斤,后者是21公斤。另外2013年农民工年均粮食需求比农村居民高了120斤,比城镇居民高出51公斤。由于蓄产品带来了饲料的趋紧,对饲料粮的供给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农产品 的快速销售增长仍然将维持一个时期。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8000元,农民居民收入纯收入达到10000块钱,相当于城镇居民2006年的水平,由于当年肉的价格是一个低谷,那一年的肉类消费在城镇居民当中是一个峰值,是比较高的,但是 对于农村居民的消费和收入来讲,这也要上一个很大的台阶的。如果到了2030年城镇化率到70%的时候,要有3亿人进入城市 成为新增城镇人口,消费水平从消费总量来讲,增长的就比较快,特别是畜产品。农产品消费的快速增长还将持续十几年, 因此由于下一步农产品的扩量生产,将造成特别是水土资源环境非常巨大的压力。根据2020年食物营养发展纲要专家讨论的结果,标明了从口粮一直到蔬菜、肉蛋奶等等基本的营养构成,如果按照这个构成的话,中国粮食、油料、肉几大产品对于未来来讲,恐怕进口是一个常态化的趋势。

  再看第二个问题就是资源环境的压力 ,当然这个也和消费升级是密切相关的。水土资源不足,土壤水源污染,环境容量,主要是这三个方面。

  第一个 ,18亿亩土地能不能饱和,这个数据到底怎么样,国务院二调普查出来了,现在还在讨论中,等公布了以后就知道了。当然那个 数据是从GPS系统卫星定位得来的,但是这里边有一个问题,真正的 优质的粮田面积逐年减少,这和土地面积是两回事。面积有,但是是不是粮田,这是放我们面前的非常严酷的问题。就是上午徐匡迪讲的,1亩地当3亩使用,大量的城市周边经过几十年国家长期的投入,建成的排灌条件非常好的农地,而现在都已经变成了楼房了,尤其是南方。有些地方土质非常差,灌溉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却变成了农田,这个对中国单产提升造成了很大的问题。第二个是水资源环境的问题,现在华北平原是中国的小麦主产区,现在解决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掉问题,90年初期就想利用华北平原以小麦问题解决棉花问题,20年过去了,还没有解决。深层承载地下水面积7万平方公里。另外被开垦的湿地这些年为了保证水稻供应,东北地区开垦的湿地1.5亿亩,减少了50%以上,湿地是地球的肺,所以东北地区的黑土地的大量流失和这些年水稻过渡的开发是有关系的,导致了土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看一下土壤污染。有院士,国土资源部 人员和研究员都提出了数据,我们按照国土资源部的数据,起码有10%的耕地还是受到了农药和化肥的污染。同时在畜牧业生产过程当中,畜牧业每年废水的排放大概100亿吨,粪便和尿液的排放大概19亿吨,折合成干粉7亿吨,光废水排放就超过了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过程。农业一方面是需要有好的环境,减少工业重金属对他的污染,同时他自己也是一个巨大的污染排放源。这些年为了保证粮食,化肥和农药用的都是超过全国平均标准。

  由于供给的压力和要保证一定的产量,引发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 。当然从客观上来讲,这个食品安全是有急功近利的问题,有基础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也出现了瘦肉精的问题,出现了蔬菜的问题,出现了黄埔江漂猪的问题。

  城镇化发展过程当中,城镇化过了50%以后,水放的压力就更大 。大家看食品价格占CPI的比重都是上到了80%,尽管2010年国家统计局调整了食品价格在CPI当中的比重,但是还占到了70%多。所以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农产品的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农产品的供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都非常重要,对于能不能和谐城镇化健康的向前推进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得出的结论城镇化与现代农业要互生共进。

  第一、基本的判断。资源约束、消费升级导致农产品进口成为常态华,过去肉类的进口,在我们搞一辈子农业的人是不可想象的,中国人怎么可以吃外国人的肉 产品,现在倒过来了,外国人的肉产品比中国人的便宜。这是城镇化发展过程当中,大量的农民工进城,推高了农民工的用工成本,使得生产成本大幅度的上升,生产成本的上升又推高了农产品的价格。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农业国家,大宗农产品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自给率,这是一个基本的国策,因为粮食不是一个普通的商品,它是一个特殊的战备物质,保持一定的 自给率是要坚定不移的。

  第二、农业不能成为四化中的短板,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包括提高单产,包括种子上面的突破,包括农业的可持续利用,包括转变增长方式,包括农业的节能减排等等,这些都是在城镇化过程当中农业现代化要做的 。对于农业来讲,我个人认为现代农业对于中国来讲任重而道远,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的快和美国、日本是不同的,美国和日本城镇化发展速度快的时候,农业基本上实现机械化,而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不够,我们大量的大型的农业机械,大马力的农业机械,都被国外的农机供应商所控制,国内的水平非常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展城镇化,我们要考虑中国的背景。今天就向大家介绍这么多。

  谢谢各位!
 

 

 

 

  编辑:龚紫陌
  时间:2013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