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益:平衡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存在三个问题
时间:2012年11月25日 来源:中国小康网 编辑:龚紫陌
 
  中国小康网讯(记者 胡柯)2012年11月25日,在由求是《小康》杂志社和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2世界华商转型发展论坛”上,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发表了《推进工业节能减排,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演讲。
  周长益认为,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七大报告的时候,生态文明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里面提了32个字。这次十八大报告专门列出了一部分,用了7个自然段,1500字专门论述生态建设。这意味着“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上升到了五位一体,这是我们党对资源节约、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方针和战略思想的新概括和再深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周长益提出,在推进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和谐”二字。即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均需保持和谐。
和谐,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做起来并不容易。我们一直都在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总是忽视一些重要的问题。在论坛上,周长益将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纳。
  他指出,在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上,我们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第一:只讲强调,不讲总量。
  第二:在发展过程当中,只要速度不要代价,尤其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往往更多强调的是经济,而忽视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我前几天去一个省考察,省里说要上石化项目,为了计算这个项目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影响,省统计局和经贸委的同志,就把资源消耗的形式做了一个分析,虽然没有说出来,意思是这些项目上了,可能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就有困难,最后这个省的书记批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是节能减排要狠抓,第二句话是这些项目还要上。”
  第三:在具体工作中,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往往构思的很好,但因为缺乏相应的制度,所以实施并不理想。
  这让我们不难看出,实际上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人与自然和人与经济的和谐,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是因为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或者是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的结果就是,愿望是好的,结果却是不理想的,就像那个省长,有决心是好的,但是落实的时候,还是必须考虑到一些客观因素,慢点走,也许会更好。
  对此,周长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解决这三个问题,必须做到:首先是考核指标上不完全看GDP,而要把生态文明加进来。第二是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要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里面。第三是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自然管理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等。

 

 

 

 

 

  编辑:龚紫陌
  时间:2012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