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国英演讲:《城市科学发展与休闲城市建设》
时间:2011年11月12日 来源:中国小康网 编辑:龚紫陌

 

 

 

  梁国英:东莞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也因其不到3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香飘四季的农业县,到闻名遐迩的国际制造业名城的精彩飞跃,而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
  东莞坚持“保持经济健康发展,不断增加市民的个人财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市民的居住条件;保障社会公平安定,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水平”的城市科学发展理念,使东莞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有着鲜明的个性。
  东莞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产业结构、独特的人口结构,使其在打造休闲城市的过程中,创出了自己的特色,使东莞的休闲设施建设、休闲事业发展、休闲产业延伸,都透析着浓烈的时代气息。
  一 发展经济奔小康
  现代休闲城市,应当是经济实力雄厚、能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城市。发展经济奔小康,是东莞打造现代休闲城市的一个重要理念。
  我们很早就接受过革命导师的教育:“不懂得休息就不懂得工作”。但是真正懂得这个道理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现代休闲活动是城市幸福指数的感知载体。所谓休闲,应当是被赋予了文化内涵的休息。
  要给休息赋予文化内涵,就得秉承“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宗旨,先藏富裕于民,再赋休闲于民。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也不是我们追求的那种城市休闲。发展经济与追求休闲不应该被对立。
  1980年,东莞生产总值仅为7.2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亿元,农民年均纯收入266元。那时的休息只能叫做空闲。
  2008年,东莞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三的土地、千分之六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以上的生产总值、占全国1%以上的财政收入、占全国1%以上的储蓄存款和占全国4%以上的进出口总额。
  2010年,东莞三大产业比例为0.3︰47.8︰51.9,生产总值达4,246.4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86.85亿元,城市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35,690元。更重要的是,东莞的支柱产业中,几乎都是涉及休闲产品的产业链条。
  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引发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我想,也许到这个时候,我们市民的休息才称得上休闲。
  二 坚持公平促和谐
  现代休闲城市,应当是公平安定、能让群众无后顾之忧的城市。坚持公平促和谐,是东莞打造现代休闲城市的另一个重要理念。
  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休闲事业的成败,取决于社会环境是否公平与有序,取决于社会服务体系的是否健全。
  东莞人口结构特殊,社会阶层复杂,社会治安是城市的一个难点。我们每年以“落实民生实事”来推进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
  2000年,东莞实施了农民退休制度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004年,实现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全覆盖。
  2006年至今,每年投入10亿元,帮助市民就业;投入近8亿元,对全市贫困人口进行帮扶。设立全国首个地级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制定了新莞人积分入户制度。
  目前,全市已建立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五险一金”制度。参保人数达2425.9万人次,占全省总参保人次的16%。
  我们建设“市民信任的政府、群众喜欢的城市”,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把城市管理这种无形的服务,通过提供有型的休闲服务来体现,使政府的公信力不断提升,城市的凝聚力日益增强。
  2005-2008年,东莞被中央综治委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城市休闲活动的社会调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 修复生态保环境
  现代休闲城市,应当是环境优美、能让群众宜居乐业的城市。修复生态保环境,是东莞打造现代休闲城市的又一个重要理念。
  现代休闲活动的质量,取决于城市自然环境的区位优劣与宜居环境的保护力度。东莞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活动,使城市休闲事业有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依托。
  我们实施“整山工程”,加快了依山生态绿屏的修复。全市建成总面积347平方公里的17个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36.7%,绿化覆盖率43.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32平方米。
  我们实施“养湖工程”,加快环湖生态湿地的修复。全市养护湿地公园8个,在尺土寸金的市区建成42平方公里的生态公园。
  我们实施“治水工程”加快滨江生态绿堤的建设。285公里江河内涌得到综合整治;建成截污主干管网1,200多公里、污水处理厂38座,成为全国首个污水处理设施城乡全覆盖的城市。
  我们实施“畅通工程”,加快城市生态绿廊的建设。全市4,713公里的等级公路绿化均达到国家标准,并建成225公里的休闲绿道。
我们坚持五项整治。2006年至今,全市开展改善农村环境的五项整治工作。2009年至今,共投入117亿元开展146项“三旧改造”工程,节约了土地201.33公顷,复耕复绿1.6万亩,新增各类绿地131.94公顷。
  我们倡导低碳生活。2003年开始,我们全面实施居民和饮食业油改气工程,成为大规模使用天然气的城市。
  2005年,实现水泥、制砖、采石行业的整体退出,线形经济向循环经济速转变明显加速。
  2010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耗地、耗能分别下降8.3%和2%,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下降4.2%和3.7%。呈现出经济总量上升、资源消耗下降的良好态势。
  四 宏扬传统促文明
  现代休闲城市,应当是文化兼收并蓄、能让群众各得其乐的城市。宏扬传统促文明,是东莞打造现代休闲城市的再一个重要理念。
  现代休闲活动的可持续,取决于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东莞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后,又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民俗文化,形成了一个多元的文化形态。我们对各种文化的兼收并蓄,不断增加城市休闲设施和拓展休闲内容,有力地推动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
  我们充分发挥休闲活动的引导功能。现代休闲活动具有明显的引导性质而成为宣扬主流价值观的载体。
  公共休闲场所往往是百姓的舆论中心。我们对5处国保级、7处省保级文物单位妥善保护,还原历史人物的情操和历史事件的真相。
  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人民公园以及袁崇焕公园、林则徐公园、中山公园等,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休闲场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我们对古寺庙、古祠堂、古教堂修葺保护,挖掘普世价值中的真、善、美。孙中山先生的先祖祠堂、万江金鳌塔、莞城却金碑等休闲场所,已成为景仰先贤、培养正气的地方。
  我们充分发挥休闲活动的审美功能。现代休闲活动对提升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作用明显。
  个人的文化审美能力将直接影响其政治判断能力。在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我们拓宽其周边范围,建成可园古建筑博物馆和岭南书画院、岭南美术馆、岭南文学院,成为传承岭南文化的航母。
  2005年开办的城区“文化周末”,已策划了300多期市民互动、专家点评的专题文艺晚会,使市民的文化审美水平得到提升,并辐射到珠三角其他城市,成为东莞休闲活动的靓丽品牌。
  我们充分发挥休闲活动的陶冶功能。现代休闲活动具有使人们的品格得到整体陶冶的作用,既潜而默化又直观实在。
  我们以打造广场文化之城、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为载体,已建成文化广场628个、公共图书馆509个、博物馆31个、各类公园1,056个的城乡公共休闲服务体系。
  我们600多万新莞人,既是城市休闲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企业文化的主力军。各镇街分别建立相声小品、少儿舞蹈、打工歌曲、报告文学、影视拍摄等创作基地,成立各类文艺团体1,800多个,让全市人民自得其乐。
  在东莞,享用休闲与感受幸福早已重叠交融在一起。
  我们建设经济强市、打造休闲东莞的实践有力地证明,即便是制造业城市也应当、而且能够成就个性突出的现代城市休闲事业。
当城市休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的时候,东莞为打造现代休闲城市,已经历了多年的努力探索。我们深知,“低碳社会、休闲城市”的打造任重道远,东莞将沿着城市科学发展的道路,为最终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编辑:龚紫陌
  时间:2011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