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演讲:《“文化自觉”与“文化强国”》
时间:2011年12月11日 来源:中国小康网 编辑:龚紫陌

 

 

  演讲题目:《“文化自觉”与“文化强国”》
  演讲人: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

  高明光:谢谢贺铿同志,下面我们请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文化自觉与文化强国”,大家欢迎。
   
  李君如: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上午好!
  昨天晚上到了这里以后,我想应该对这次论坛负责,这次论坛是讲城乡统筹的问题,成都有很多经验,我参与这个讨论不能离题太远,昨天晚上临时改了一下文章,跟原来有一些关系,又有一些不一样。题目是“文化自觉与城乡文化统筹”。研究城乡统筹不仅要研究经济社会的城乡统筹,还要研究文化的城乡统筹。
  第一,能否自觉统筹文化发展是衡量文化自觉的重要尺度。党的十七大提出我们在文化建设上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以后,文化自觉逐渐成为我国思想文化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党中央提出文化自觉要体现崇高的思想境界,崇高的文化追求。自觉这个词可不是一般的词,它和主观能动性有联系,但是又在主观能动性里面是相当高的能动性。毛泽东论持久战用了自觉的能动性,能到自觉那是非常高的境界。自觉这个词这个范畴从来就是一个同理想相联系的范畴,它为理想去自觉。人类社会中无论是社会理想还是个人的人生理想,都要有一个去理想和实现理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中人类追求的理想就是要从必然王国发展到自由王国,形成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类社会。人类确立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正是人们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发展里程,就是实现理想,追求自由的过程。人们实现自由,追求自由的过程中,要从自在到自觉,从自觉到自愿,从自愿到自由这三个阶段。既要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达到认识上的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间努力实现自情意的统一,情感,意识,与认知的统一中达到自愿。自觉自愿为理想而奋斗,才能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走向自由,实现理想。自觉自愿是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必须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人的理想实现要有规律性,因此我们在文化上要达到自觉的境界,不能在认识或者实践中认识文化的本质,熟悉文化发展规律,按照文化本质和发展规律去实践,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也是崇高的追求。所以中央把文化自觉写进我们党的文件,我认为要深入思考,不是当成口号去理解。
  这里我要说明的是,文化自觉不是一个抽象的要求,在今天的中国,文化自觉根本上就是要探索中国文化发展的规律。其中,包括了要认真面对中国城乡文化的差距,准确认识城乡统筹的文化发展特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安全、使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开拓农村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企业成为城乡统筹中的生力军。总之,能够自觉地认识中国国情,自觉统筹中国城乡文化发展是衡量文化自觉的重要尺度。
  第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意在缩小城乡文化的差距。城乡文化统筹中我们的自觉性应该体现在哪里?我想首先应该注意到我国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这么一个基本的特点。第一,清醒的认识到城乡差距深层次的差距。城乡差距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上的差距,如果深究下去,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距呢?文化的传统与现代性的差异是不容易忽视的重大问题,所以统筹城乡不能忘记文化的统筹发展问题。第二,要清醒的认识到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深刻地表现为传统的农民转变为农民,并要有相当一部分进一步转变为新市民的动态发展过程中的差距。文化有物质形态的、观念形态的多种文化,但不管什么形态的文化都是人的活动的产物,都是有人的知识、情感、意识人们活动的产物,文化的工作以文化能,文化的问题是人素质和能力的问题。考察城乡统筹中的人,一是城市的市民,一是农村的农民,而中国的农民自改革开放以来正在转变为具有民主、科学、现代意识的村民,村民这个词在中国的政治辞典上出现是一个大事。农民向市民转变中经过村民这个阶段标志着中国的农民正在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大踏步迈进,千万不要小看村民这个词。对今天的中国来讲,这种深刻的变动性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大问题。第三,清醒认识到城乡文化的差距是核心是价值观的差距。城乡文化统筹,很多人关心文化活动怎么下乡为农民服务,这当然是好的。但是仅仅这样理解是不够的。应该看到城乡文化的差距反映的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城市化、都市化的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差距。这些差距恰恰是反映了当今中国价值观的全部矛盾。六中全会本来想做一个决定或者说本来想对社会核心价值观提出一个基本规范的东西,但是最后经由多方努力,没有能够形成共识,这恰恰反映了当今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中一个突出的难点,就是人们的价值观在多元化进程中许多利益的矛盾。基本的是商业矛盾,一个是以个人为本位还是集体建构我们的价值观。道义为基础,还是利益为基础,建构我们的价值观。究竟以实用为方向,还是以诚信为目标建构价值观。传统的中国社会经过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这三个矛盾谁也回避不了,价值观非常明显体现出来了,而这些又集中在城乡统筹,乡村向城市的转变过程中间。因此统筹城乡文化最难的是统筹价值观的矛盾。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城乡文化的差距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更好统筹城乡文化的发展。成都和全国各地推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经验告诉我们,城乡文化统筹具有三个特点。
  传统农村文化与现代农村文化相结合,并向现代农村文化发展的态势。市场文化…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原则为一切标准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态势。这几个发展态势可以说是我们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正在显现并动态向前发展的文化特点,我们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不得不正视这个特点,必须重视这个特点。
  第三,文化古国大国向文化强国中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有两个亮点,一是高高举起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旗帜,而是制定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把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和文化资源大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没有其他路径,只能靠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深化体制改革,从基础做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我们研究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时候,应自觉地把这项工作放到我国从文化古国、文化资源大国向文化强国转型这现实背景下考虑和研究。
  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城乡文化统筹时要把增加文化总量和缩小文化差距作为工作重点。我们以往文化资源配置中无论资金投入、人才流向、还是设施建设上总是向城市倾斜,这种格局是不利于把我国从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的。因此我们要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作为工作重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形成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城乡统筹发展中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城乡文化的发展。我们讲重视农村文化发展,自然包括了要保护乡村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但这种保护不是简单的保和护,而是既要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剔除传统文化的糟粕,包括低俗文化、迷信文化、民俗文化等。既要保护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引领它在传统轨道上提升自己。
  三是城乡文化统筹发展中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实行正确的方针政策。小平同志告诉我们,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程。他还说过,社会主义我们也不够格,他说恐怕到下世纪五十年代中期,2050年我们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候,恐怕那时候我们才够格了。我今天在提醒大家,我们做任何事不要忘记我们脚下的这个土地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土地,是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土地,是一个社会主义还不够格的国家的土地。我们研究中国问题必须考虑小平同志清晰地指出的根本的出发点,社会主义本质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漫长过程中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不能把发展目标定得过高,更不能把群众的胃口吊得多高。因此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我们的工作着力于统筹而非统一或者完全一体化。中央提统筹城乡非常好,不是说现阶段达到城乡完全缩小差别搞统一甚至完全一体化。所以我们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在统筹上,这是十分需要注意的。不仅文化工作、经济工作,尤其社会福利保障工作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总之,在今天讲文化自觉,讲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就要切切实实地从实际出发,把我国从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也就是说要采取有效措施,我国不能把文化强国变成空洞口号,不能急于求成,把长远目标变成现有目标,通过我们的扎实工作推动文化发展。理想就是理想,理想的实现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必定会犯错,我要说的就这些,谢谢大家!

 

 

 

 

 

  编辑:龚紫陌
  时间:2011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