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国生态小康论坛——
 主管单位
 求是杂志社
 主办单位
 《小康》杂志社
 国家林业局新闻办
 内蒙古自治区沙产业、
 草产业协会
 协办单位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合作网络媒体
 支持媒体 >>全部

新华社、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经济日报、
人民政协报、中国财经报、
第一财经、中国经济导报、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
绿色中国、中国环境报、
绿色时报

中央电视台二套、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央视国际网、中国网、
新华网、中国沙产业、
草产业网等数十家主流媒体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主流媒体

各地有影响的都市报

 

 

 

 

 

2007首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8月22日上午实录
www.chinaxiaokang.com     2007-09-05 13:55:41     小康网
 

  由求是《小康》杂志社、国家林业局新闻办和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于2007年8月21-2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本次论坛8月22日实录。

  全国政协委员高明光: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2007首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今天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胜利举行,我谨代表组委会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新闻媒体朋友们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我国生态建设工作,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经求是杂志社编委会批准,《小康》杂志社以“全面小康与生态建设”为主题,与携手国家林业局新闻办公室和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共同举办以“全面小康与生态建设”为主题的2007首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论坛邀请了中央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和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个人共同交流。

  全国政协委员 高明光:现在,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到会的领导和嘉宾,出席本次论坛的主办方领导有,

  求是杂志社社长 吴恒权同志

  国家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李育材同志

  全国政协常委 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 内蒙古沙产业 草产业协会会长 夏日同志

  出席本次论坛的内蒙古领导有: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 陈光林同志

  内蒙古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瑞清同志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 雷·额尔德尼同志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秘书长 乌兰巴特尔同志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秘书长 陈毅民同志

  全国政协委员 高明光:

  来自外国的友人有:

  英国贸易与投资署中国及香港区业务顾问,英国工程及技术协会主席 巴贝 (Pape Bennett lionel)先生

  韩国驻华大使馆环境参赞 安铄淳( Ahn Yeon - soo n)先生

  韩国环境资源公社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洪智善(Hong Ji – sun)先生

  全国政协委员 高明光:

  出席本次论坛的北京来的领导有:

  今天到会的有:

  (主席台嘉宾名单)

  民建中央副主席,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路明同志

  中国气象局局长 郑国光同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增选委员会主任委员 沈国舫同志

  全国政协委员, 求是杂志社原社长 高明光同志

  甘肃省委原副书记 马西林同志

  中国科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治沙专家 刘恕同志 ;

  钱学森秘书 涂元季少将

  求是杂志社秘书长 盛天启同志

  科技部调研室主任 研究员 胥和平同志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巡视员 张红宇同志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朱明同志

  全国政协委员 高明光:

  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司长 樊元生同志

  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办主任 曹清尧同志

  国家发改委环境资源综合利用司副司长 周长益同志

  国家发改委农村司副司长 胡恒洋同志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 贾敬敦同志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副司长 程立峰同志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副主任 王信建同志

  《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 舒富民同志

  中国防治荒漠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胡跃高同志

  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负责人 苏菲环境奖获得者 廖晓义女士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工程系 郝晓地教授

  全国政协委员 高明光:

  出席本次论坛的生态小康推选委员会嘉宾有: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 周桂玲同志

  中国网副总编辑 张梅芝同志

  《中国土地》杂志主编 汤晓俊同志

  《共产党人》杂志社社长 张少民同志

  全国政协委员 高明光:

  出席这次论坛的还有获选2007中国生态小康建设“十大政府创新典型”、“十大贡献企业”、“十大贡献人物”和“十大重点推荐生态技术”的代表;各级地方政府领导;各地相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以及近五十家媒体的记者。

  ——现在请《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同志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

  舒富民社长:

  尊敬的陈光林主席、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大庆期间, “2007首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今天在美丽的塞外名城呼和浩特市顺利召开了,我谨代表主办方《小康》杂志社,国家林业局新闻办,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对大家的莅临,特别对专程远道而来的英国工程师协会主席巴贝先生、韩国的安铄淳先生、洪智善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生态小康”是全面小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我们是否达到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准之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而且还包括生态建设。生态小康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小康的本质是绿色的、洁净的、安宁的、健康的、和谐的、是可持续的。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仅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手段,更应该是我们人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

  随着我国全面小康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业绩,但与此同时,我们与绝大多数的国家一样,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生态及环境问题的挑战,生态危机成为全人类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绝不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也绝不是某个部门的职责,它是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的事业。因此,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保护自然生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希望通过论坛这一平台,邀请政府决策部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主流媒体和民间人士,共商对策,弘扬生态理念,促进环保参与,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参与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中来。

  此次论坛,我们除了围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荒漠化治理三大生态建设热点领域展开讨论意外,还从政府决策、企业责任、公民参与、技术创新出发,积极挖掘在生态建设实践中制度创新、机构改革和公共服务中的政府创新典型,全面推广在生态扶贫、生态创新、推进生态建设进程等实践中的贡献企业,大力宣传在具体实践中做出骄人成就和先进事迹的人物,为全社会树立一批可供学习和借鉴的生态小康建设典型。

  这次论坛选择在内蒙古召开具有特别意义,近几年来,内蒙古不仅在经济社会方面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其对生态建设的重视和取得的成绩也受世人关注,尤其是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的发展更是取得了世界级的水平。因此,在这次推选中,为体现内蒙古在沙草产业方面和生态建设的特殊贡献,促进区域性生态建设贡献的群体,我们有意加大内蒙古自治区的比例,着重推选了一批内蒙古生态建设的典型。同时为做好推选工作,推委会坚持全国性与内蒙古的区域性相结合,主动参选与推选相结合,注重可推广、可操作和不排他的原则,在经过单位申报和专家推选等程序,推选出了2007年度首届生态小康建设“十大政府创新典型”、“十大贡献企业”、“十大贡献人物”以及“十大重点推荐生态技术”。这些被推选出的对象在我国生态建设的进程中,分别体现出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不同特质,都在某一方面工作中具有示范性和推广价值,值得我们弘扬和褒奖。

  作为主办方,我们除了搭建生态小康论坛这一平台以外,愿意汇集社会各方精英,探求生态建设和保护生态的正确方式方法,会同政府部门的领导、专家和主流媒体共同来关注生态建设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加强生态建设的思路、对策和措施,为我国生态建设事业积极献言献策。

  最后,衷心感谢为这次论坛提供大力支持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感谢我们的协办方,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和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感谢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中国气象局、中国工程院、中华环保基金会等部委和相关机构的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出席此次论坛的全国各地的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和嘉宾代表,感谢新浪网和各媒体同行的大力协助。

  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全国政协委员 高明光:

  下面请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雷?额尔德尼同志代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致辞!

  雷·额尔德尼: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朋友们,2007首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举办,在此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对论坛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前来参加论坛的同志们、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

  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举办,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检查指导,传经送宝,为贡献小康而发表高见,留下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首先介绍内蒙古的一些基本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被周恩来 周恩来总理誉为模范自治区,内蒙古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人口2390万。边连两国,比邻八省,横跨“三被”,有4000多公里边防线。我们有四大优势,一是资源优势,二是区位优势,三是地广人稀优势,四是后发优势。

  森林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均居全国第一位,稀土储量居世界首位,煤炭保有量居全国第一,天然气的储量7000多亿立方米。总之内蒙古自治区,地上地下都有丰富的资源。21个全国驰名商标,反映了内蒙古工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水平。

  邓小平同志1987年预言:“内蒙古草原面积广大,人口又不多,将来发展起来,很可能走进前列。”1999年1月,江泽民总书记来我区视察时指出,“内蒙古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要注意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率,利用水平,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力争使内蒙古成为我国下一个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视察内蒙古时指出,“做好内蒙古的各项工作,不但关系到内蒙古2300万群众,而且对当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各族人民迎来了自由光明的新意识。跨越历史时空,创造着繁荣昌盛的新时代,自治区的60年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的60年,是内蒙古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步的60年,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60年。

  60年来,尤其是十五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内蒙古自治区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既改善发展条件,又培育发展主体,既加快发展,更科学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方式逐步转变,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不断增强。开始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

  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790亿元,比1947年的5.3亿元增长了196倍,人均生产总值由1947年的96元,增加到2006年的20053元,在全国各省区,人均指标进入了前十位,财政总收入由1947年的9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712.9亿元,人均一般预算收入列入全国第11位。在全区101个区县市区中,已有84个财政收入超过1亿元,13个超过10亿元,如果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民族平等提供了根本保障,那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整新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就为内蒙古的跨越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

  二、介绍生态建设的做法和体会。

  长期以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带领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的防沙治沙,生态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确立了把生态建设做为最重要的基础建设来抓,努力把内蒙古建设为祖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防线的发展战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区近年来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切实加大了建设和保护粒度,生态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具体讲,一是在工作方针上,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一方面通过加大投入,进行包括人工造林种草,封山育林,飞机播种,造林种草等在内的人工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各种保护性措施,恢复植被,在全国最早提出了,实施了退牧还草的试点,通过因地制宜的修牧,实现了五个严格的保护性措施,让草原休养生息,实现自然修复的功能。这样被专家称作是草原畜牧业上一次重大的革命。

  二是工作布局上分类指导,分布治理。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普遍治理与重点治理相结合,实现了三效统一。具体在防沙治沙上规划了五大类型治理区域。

  三是在建设重点上,权力实施八大工程,保证综合治理取得实效。八大工程包括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退牧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林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

  四是在工作措施上抓好“四个关键”,第一以水为先,以水为限,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放到生态建设的首位。第二,把生态建设与耨木也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扶贫开发、生态移民等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三,充分发挥科技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提高生态建设中的科技含量。第四,抓好生态建设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十五期间,内蒙古完成造林面积6680万亩,完成草原建设1507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60万亩。四大沙漠面积相对稳定,四大沙地林草覆盖率提高。

  据2003年,林业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双增使全森林面积比1998年增加490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比1998年增加1.2亿立方米。“双减”是荒漠化面积和沙化面积都有明显的减少。

  我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生态状况总体上看,还具有脆弱性不确定性,不平衡性反复性和艰巨性等特点,仍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受自然、经济和工程布局等因素的影响,生态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内蒙古时指出:“内蒙古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建设好,事关全国的生态安全。”

  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以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为指导,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家各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世界的关注和支持下,我们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继续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为建设生态小康,进而实现全面小康不懈的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全国政协委员 高明光:

  谢谢雷·额尔德尼副主席的致辞,也在这里感谢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为了推广生态小康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切实推动生态建设工作,在论坛主题演讲开始前,首先将隆重发布2007中国生态小康建设“十大政府创新典型”、“十大贡献企业”、“十大贡献人物”以及“十大重点推荐生态技术”四大项推选名单,表彰和宣传在生态建设进程中涌现出来的创新政府、贡献企业、贡献人物以及生态技术。

  首先,我公布2007中国生态小康建设“中国十大政府创新典型”获选单位,他们是:

  广东省惠州市人民政府

  江西南丰县人民政府

  浙江安吉县人民政府

  山东滨州市人民政府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政府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内蒙古准格尔旗人民政府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人民政府

  内蒙古奈曼旗人民政府

  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区人民政府

  请获选单位代表上台。

  请前排主要领导为获选单位颁发奖牌。

  现在,我公布2007中国生态小康建设“十大贡献企业”获选单位,他们是: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

  内蒙古盘古集团

  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

  内蒙古永业生物技术有限集团

  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

  美国GE绿色创想

  浙江森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奥能知科技有限公司

  法国伊尔农业水资源利用集团

  请获选单位代表上台。

  请前排 主要领导为获选单位颁发奖牌。

  “十大贡献企业”获选单位,他们是: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

  内蒙古盘古集团

  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

  内蒙古永业生物技术有限集团

  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

  美国GE绿色创想

  浙江森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奥能知科技有限公司

  法国伊尔农业水资源利用集团

  请获选单位代表上台。

  请前排主要领导为获选单位颁发奖牌。

  现在,我公布2007中国生态小康建设“十大贡献人物”获选名单,他们是:

  按照科学发展观 恢复草原生态内蒙古乌审旗旗委书记 包崇明

  以乳业带动生态建设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总裁 杨文俊

  把防沙治沙视为已任,把生态重建当使命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京陆

  打造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 浙江庆元县县委书记蔡小华

  发展企业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的典范金正大董事长 万连步

  推动黄金冶炼二次革命 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王永选

  环保斗士 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负责人 廖晓义

  十几年如一日 自费植树治沙的原中国民族大学教授奇琳华

  野生动物摄影家,民间环保组织“绿色高原”负责人奚志农

  淮河流域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淮河卫士"会长 霍岱珊

  请获选代表上台。

  请前排主要领导为获选单位颁发奖牌。

  现在,我公布2007中国生态小康建设“十大重点推荐生态技术”获选单位,他们是: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 半干旱区沙地综合治理技术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牛粪沼气发电技术

  内蒙古气象局 草原监测技术

  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控释肥生产技术

  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 湿法冶炼,选矿尾矿金属综合回收技术

  北京国纬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氨水脱除二氧化硫工程技

  深圳万向泰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绿霸Greenbay生态边坡工程系统

  新疆博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肉苁蓉栽培技术

  广东金纬沙地生态环保发展有限公司人工植被专利技术

  请获选单位代表上台。

  请前排主要领导 为获选单位颁发奖牌。

  现在请获奖代表蒙牛集团代表杨文俊同志发表获奖感言。

  杨文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蒙牛公司,代表我本人衷心感谢本次论坛组委会,给予蒙牛乳业集团以及我本人这次崇高的荣誉。能够出席这次论坛,并且与各位专家企业界的人士一道,共同探讨生态小康这样重大的话题,在深感荣幸的同时,我感受到了使命。

  蒙牛决心为振兴民族企业而奋力拼搏,另一方面,蒙牛为了发展将全力以赴,就在这个使命的激励下,在短短的半年时间,蒙牛创造了一些成绩,我们现在的市场占有率以后达到了38%,液体奶的销量,出口到全国的国家和地区数是排在第一位,在全国排在了238位,特别是在2006年上海举办的全球乳业论坛这个期间,蒙牛的特伦苏纯牛奶获得了世界乳品协会的创新大奖,这也标志着中国民族乳业的崛起。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的重点龙头企业,蒙牛先后在全国的近20个省市地区建立了生产基地49个,并积极在周边地区发展了奶源基地,现在与蒙牛共同联动的奶农有300多万,每一天蒙牛收购的牛奶,近1.1万吨,这个数字是排在了全球乳业收奶量的前五位。累计到2006年的年底,蒙牛已经累计收购鲜奶近1000万吨,累计为农牧民发放的奶款达到了近200亿元。同时呢,蒙牛还率先承担起了义务的社会责任,比如讲,蒙牛从2006年开始,免费为全国的500所小学增援蒙牛牛奶一年,2007年继续推动这个运动,根本原因是为了推动中国牛奶活动。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规划的出台,蒙牛深深的意识到,作为民族工业,将要肩负着新的使命,就要在新的使命的基础上,做出自己新的贡献。为此呢,蒙牛继续在做这个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建设更和谐的生态小康。

  一是要认真履行食品的安全社会责任,这是任何一个企业需要尽到的,应尽的社会责任,在应尽的社会责任里面,还有很多。比如讲蒙牛这个公司和蒙牛的员工之间,如何能够构建一种和谐的生态,所以在前一阶段时间,内蒙古自治区工会调查蒙牛员工的人均收入的时候,也就是内蒙古自治区食品企业人均收入的时候,惊奇的发现,蒙牛员工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在同行业处于前列。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毕业一年以后,他能够拿到的工资,超过了我们当地县级领导的工资,这个和谐的构建,就为蒙牛的员工,与蒙牛公司共同的推动乳业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第二,是要履行环境的社会保护责任。蒙牛新成立的工厂,不仅仅出日鲜奶2000多吨的一个工厂,更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工厂,这个工厂每天出鲜奶2000吨,使用的水大约是1万吨,这个1万吨都是通过污水的处理达到零排放,这个水使用了以后能转化为灌溉用水。

  蒙牛在经济园区建立的一个蒙牛澳亚牧场,每一天排放的牛粪是300吨,牛尿是500吨,这样大的排放量没有对环境有影响,都做到了零排放,这些都进行了发酵,产生了沼气,然后我们建成了全中国最大的畜禽类产品发酵的发酵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都是在蒙牛在建设生态小康这个过程当中,做出了应尽的责任。

  就在前不久,中国遭遇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从未有过的产品质量危机。前一阶段的时间,我们在报纸上可以看到,中国的1860万份儿童用品,在进入美国以后,由于产品质量危机,被遭受产品下架,这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质量危机,更是中国在发展一个环保危机。

  这些问题,如何能够解决?如何能够突破这些瓶颈,这些使命将落入民族工业的肩上,作为乳业的代表,蒙牛愿意率先肩负起这个使命,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继续为中国的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小康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同时,也借此次论坛郑重的在此倡议,有民族道义和社会主义责任感的民族企业,请自觉的加入到环境保护行列中间来,为建设生态小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各位!最后我在此也诚挚的邀请各位,有机会到蒙牛去视察,指导,好,谢谢各位!

  全国政协委员 高明光:

  我代表组委会向获奖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表彰活动到此结束。现在首届生态小康论坛主题讲演正式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许嘉璐副委员长,因为有重要公务,不能出席这次论坛,专门发来了贺词。

  还收到了杨立明同志发来的贺信,还收了由英国皇家科学院荣誉院士,中国系统工程协会,草业专业协会的委员主任李玉唐同志发来的中国系统协会,草专业协会发来的贺信。

  下面请民建中央副主任,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路明同志做讲演,讲演的题目是“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路明:

  各位嘉宾,刚才主持人宣布了,我原来报告的题目,就是“中国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和防治对策”,后来在准备稿子的时候,发现我容量太大,所以今天,我给同志们讲我稿子当中的一个案例,这个案例的名字就叫“从官厅水库的水质修复看我国湖泊污染的治理”。

  前天晚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播出了官厅水库的修复情况,但时间很短,我下面把这个情况向同志们介绍一下。

  谈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我国湖泊污染状况,第二个问题几个重点湖泊污染状况,第三个官厅水库污染的修复,第四北京市防止水污染的经验值得推广。

  我国湖泊污染的状况是这样的,我国现在有大小湖泊4880多个,总面积3.84万平方公里,湖泊的形势非常严峻。湖泊的污染主要有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和内源污染三个方面。点源污染包括工业废水的排放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面源污染主要由湖区农田土地径流、畜禽粪便、农村分散的垃圾和生活污水、湖面降水降沉和养殖投饵等因素组成。

  下面介绍几个,我国重点介绍治理滇池的情况,这些数据我就不念了,组委会已经提供了一篇论文。

  巢湖也是污染很严重的,巢湖在合肥和巢湖市之间,情况相当差,它主要是水土流失。

  它的治理,最近在点源治理方面准备采取措施,要把这个企业关停,一定要曝光。

  在面源污染方面,提出了治理的五个措施,一个就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第二个削减农药的使用量,第三推广规模效益,养殖小区,把这个牲畜的粪便进行沼气处理,第四发展生态农业,第五加大政府的扶持。但是根据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环境公报》,这三个湖有些指标增加一点。

  下面呢,我向同志们介绍一个好典型,就是官厅水库,它是怎么修复和治理的。

  我是3月份到官厅水库,专门去看它的修复,为什么这个引起我的重视呢?就是看到了太湖蓝藻的爆发,回过头来看,官厅做的好,而且我把这个写成材料,给温家宝总理,想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官厅水库分成东库和西库,东库是永定河,西库是渭河。永定河从张家口,渭河从延庆,怀柔这边过来的。它是北京的水源,1997年以后,由于上游污水的大量排污,水质恶化,就被迫退出北京生活饮用水的领域。它这个入库水量由60年代的1.9亿立方米到了现在的2.2-2.8亿立方米。

  东库是二类水和三类水,西库是四类水和五类水,以及六类水,主要的污染物是氨氮,通过148个检测点统计,水体主要污染物质是氨氮,COD这些。污水入库的总量一共是9328万立方米,其中永定河8600万立方米,渭河入库540万立方米。

  官厅水库污染物负荷点点源污染65%-70%,面源污染20%-30%,内源污染5%-10%。

  官厅水库怎么治理呢?采取了五条措施,第一条措施,建立生态清洁小流域。第二条措施,设立定塘和人工湿地处理外来污染水体。第三条建立滨湖生态防护带。第四条,建立河道滤净化系统,第五进行底泥环保清淤。

  我们来看第一个治理措施,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

  过去我还是全国水土保持的先进工作者,但是北京的小流域治理,使我大开眼界,我们过去主要解决的是水,它现在既治水又治污,下面介绍一下它的情况。

  北京把它的山区分了三层,大家看(放PDF),在第一道红线以上,大概是海拔1000米以上,它现在就通过移民,封山育林,搬迁,它基本上变成了无人区了,因此海拔1000米以上,降下来的水经过森林,草地的吸收利用,源头这一条抓住了。然后在第一条红线和第二条红线之间,生态治理,这是人类活动的最频繁的地区。第二条红线以下,看看有河流,它叫生态保护区,它就不要这个河流,要把包括河流的设计,保证全部保持自然的面貌。

  那么生态修复区,它主要是利用自然修复和工程测试结合,在山高陡坡地带,引导农民搬迁,三年搬迁了2.2万农民,移民后,封山育林,回复生态植被,种植适宜的水保林、经济林。

  到第二个区叫生态治理,就是对污水、垃圾、河道、厕所、环境进行同步治理。村庄建设污水收集管线,建设不同类型污水处理设施,把再生水回用于生产、冲刷、环境、还于河道,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建设垃圾收集设施,设置了封闭式垃圾箱,保护水源,净化美化环境。

  第三个部分就是生态保护区。就是对流域内的水源、河道进行生态保护性治理,坚持治河先治污,根治污水入河,把还清水质作为主要目标,解决了污水直接入库问题,实施了湿地恢复和保护工程,巢湖、野鸭湖、汉势桥、清河口等一批湿地实现了良好生态系统。进行了封河育草,将禁沙,降尘与生态治理相结合,将雨洪利用、涵养水源与安全防洪相结合。

  永定河上游河道实现不断流,下游河道实现有水则洁,无水则绿,创建“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

  第二个措施,建立稳定塘和人工湿地处理外来污染水体。

  在水库直流黑土洼建立2万亩的稳定塘和人工湿地,把永定河上游的污水全部集中在这里,进行生态化处理。入塘流量为每小时4个流量,COD春季削减79%,夏季削减62.6%。

  大家看这个图(放PPT),这个就是官厅水库整个下游,这个黑土洼在这个地方,你看这个蓝线,这个地方就是永定河,这个地方的上游是张家口,过去他们是希望张家口来治理污水,后来给了很多钱,治不好,后来北京市就提出,自救,他自救的办法,你污水来了,我全部给你收集了,这个浅蓝色的叫稳定塘。这个污水在稳定塘最少呆七天,如果下雨不紧张,还可以呆的时间更长,经过七天以后,变成了五类水。我这下面有一个图,就是左下方,你看这个污水和净水完全不一样,削减的情况,效果是很好的。这些图,数字我刚才都说了,削减的情况。

  最后回过头来,我总结了北京治理污水的四条经验:

  1、建立了统筹城乡,统一管水的新体制。

  2、从源头治理水污染,水资源保护走出新路。

  3、推广运用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新技术。

  4、建立政府加大投入的新机制。

  这几条经验很可贵,具体的我就不讲了,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全国政协委员 高明光:

  下面请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社社长吴恒权同志发言,大家欢迎。

  吴恒权:

  我想说明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当然没有刚才我们路明主席讲的那么专业了。

  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由求是杂志社主管的《小康》杂志,国家林业局,新闻办公室和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共同主办的2007首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应该说今天在美丽的呼和浩特市隆重开幕了。

  我本人是30年以前来过呼和浩特,我今天走了走,看看呼和浩特的建设和变化应该是令人振奋。

  本次论坛在这里举行,大家下面还要组织参观,大家可以看到。这次论坛在呼和浩特市举行,得到了各有关方面和各媒体的关注、重视。科技部、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气象局等,中国工程院等国家级的专家,学者莅临指导,有的还要陆续发表重要的演讲,这就充分说明了全面小康与生态建设这一主题,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们对生态环境建设这一热点问题的高度关注和责任意识。

  借此次论坛的机会,我首先代表主办方《求是》杂志社,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特别要对关心和支持本次论坛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来了以后发现,为了搞好此次论坛,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协,组织做了大量的工作,把会议组织的很好,我相信论坛一定能够开的很好。

  大家都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也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这个必须坚定不移的为之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说到底,就是要使我国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的生活更加殷实。我看这几个更加体现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发展阶段。

  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了重要讲话,当然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认真的学习胡锦涛同志6月25日中央党校说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胡锦涛同志在6月25日讲话中讲了,他说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的新进展,要更深刻,更自觉的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效益,切实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提到了资源环境的问题。

  大家更清楚了,党十六大报告在这个问题上提的很明确,它提出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不断的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些目标的确定,包括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我个人理解,要让大家更加深入地贯彻科学发展观。

  刚才有的同志提到,这个生态建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全面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产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这些年来,我们看到的一些实际情况,和一些地方的一些教授也告诉我们,刚才路明主席给大家介绍了一些这方面的情况,告诉我们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些地方,重数量和速度,轻质量和效益,重开发和利用,轻保护和管理,那么GDP是发展了,那么生态的这个破坏也应该说是严重的。

  现在大家也都意识到了,中央已经明确要求,不要以牺牲环境来谋求我们的发展速度,这个是中央不提倡的。所以说,教训也是很深刻的。我们应该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是很重要的一点,必须加强和重视生态建设。那么求是杂志社,作为党中央的机关刊物,我们一贯重视保护生态环境这方面的宣传,我们在这方面发了不少文章,得到了有关领导,各方面的专家的支持。应该说有些文章的质量很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为建设良好的生态,尽了我们的一份心。

  全国政协委员 高明光:

  现在请求是杂志社社长吴恒权同志做主题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生态小康与可持续发展。

  吴恒权:

  当前,我国的生态状况,应该说总体上,是不容乐观的。

  全国的沙化土地面积,据统计达到了170多万平方公里,全国因水土流失失去的耕地也是相当惊人的,洪涝灾害,荒漠化,生态多样性的破坏,对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危害也是严重的,此外,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频频出现的生态危机事件都在时时刻刻向我们敲警钟,所以遏制生态灾害,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

  面对出现的危机和挑战,本次论坛提出的问题,我认为都非常契合实际的,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如何促进节能减排,如何进一步治理荒漠化,我看都是目前生态建设中,社会各方面都关注的话题。

  今天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的代表,齐聚一堂,坐在这里共同交流经验教训,我认为这个做法符合中央的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个也是我们《求是》杂志社一贯重视的态度是一致的。

  那么开始我就讲了,首届生态小康论坛在内蒙古召开我觉得有特别的意义。内蒙古自治区近几年来,在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中外瞩目。作为旁观者认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区经济结构不断的优化,效益明显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段的增强,我们认为内蒙古的发展开始步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阶段。

  近五年来,内蒙古的生产总值以年均16.6%的速度增长,这个速度连续几年,在全国是第一的。

  连续几年的高速发展,内蒙古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内蒙古现象,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内蒙古人均指标进入了全国前十位,这是很了不得的。很多人没来过内蒙古之前,觉得这个地方很落后,很荒漠,不怎么敢来,其实一来一看,不是那么回事,变化很大,发展很快,令人兴奋。

  据我们了解,像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经过十五期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内蒙古最具活力的城市经济圈,在这个方面的报道都有。

  有数据显示到“十一五”末,内蒙古金三角的经济实力将明显的壮大,在全国产业分工的地位也将不断的提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我国生态建设中,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的任务最重,最艰巨。刚才杨主席也说了这个话,内蒙古在这方面的任务很艰巨。比如内蒙古的土地沙化面积,全区的土地沙化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5.5%,1/3强。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可持续的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把林产业、沙产业、草产业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既发展了经济,提高了农牧民的生活,保护了环境,做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三效合一。

  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开发促治理,以效益促保护,把沙漠治理、开发利用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新兴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内蒙古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目前的17.57%,全区870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初步的治理,6000多万农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1亿多亩的草牧场恢复了生机,2.5亿亩沙化、荒漠化的面积得到了有效治理,说明了这几年内蒙古在生态治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成效,生态建设的持续的发展,推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到2006年全区实现林业总产值145亿元,农牧民平均林业收入达到了280元,这是非常可喜的。

  刚才我们这个论坛的前一段有表彰,推出了一批生态建设创新政府典型,贡献企业,贡献人物以及生态技术典型,这些典型的推出,就充分反映了内蒙古在生态建设,特别是在荒漠化治理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们对次表示祝贺。

  最后我真诚的希望,与会的各位代表,就全面小康与生态建设,所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畅所欲言,让我们共同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积极献言献策,我在此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全国政协委员 高明光:

  谢谢吴社长的发言,为了让更多的同志有发言的机会,请同志们在发言中掌握好时间。现在请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同志做主题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应对之策。

  郑国光: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作为这次论坛的支持单位之一,中国气象局对2007首届生态小康论坛在呼和浩特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预祝这次论坛取得圆满的成功。

  非常感谢大会的组织者,安排我和大家讨论一下这一个具有现实性和长远性的议题。今天和大家汇报的分三个方面,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全球气侯变暖的主要的一些事实。

  大家知道,联合国有一个政府气侯变化专门委员会,也就是IPCC,今年上半年发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这个评估报告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全球气侯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且变化的程度已经超过了地球自身自然变化的范围,特别指出人类活动,尤其是化学燃料的使用,通过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所产生的温室效应,90%的可能是导致目前全球变暖的主要一个原因。

  这是一张图(放PPT),也表明过去100年,全球地表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7摄氏度,是1850年以来最暖的12个年份出现在过去的12年里面。尤其是产生的海平面的上升是在100年里面上升了17厘米,而且导致了全球许多地方的积雪退水。北极的海面的面积也明显的减少,北半球的多年的冻土层也正在融化。根据科学家的估计,随着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急剧的增加,导致未来得气侯的变暖的速度要加快,在不同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情景下,高排放,低排放的情景下,科学家做了一个预测,未来100年,全球的气温上升1.1到1.4度,这个幅度还是比较大。

  全球气侯变暖导致的主要的影响,首先是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像2003年欧洲出现了酷夏,因为欧洲2003导致了2.5万人死亡,而且农业损失超过了100亿元。今年英国又遭受了200年来最严重的暴雨袭击,发生了60年以来最严重的洪涝。今年的高温,南亚的高温,巴基斯坦已经出现了54.6度的高温,意大利出现了45度的高温,美国部分地区也出现了47度的保温,都是破了历史的记录。

  观测结果也显示出来这个气侯变化导致了部分海洋上许多的自然生态系统也受到了影响。在过去100年,中国气侯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过去50年,中国气侯变暖尤为明显,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一年上升2.5毫米,比全球的海平面上升平均水平略高一些。

  这一张图是中国千年尺度的变化的气温(放PPT),气温的变化有一个波动。这是过去50年来全国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可以看出来,内蒙古地区和东北地区气温变化非常的明显,50年里面基本上超过了两度的升温。从降水量来看,在内蒙古广大的地区和东北华北地区,降水量减少了两到三成。2006年,这一张是1951年来全国的平均气温(放PPT),可以发现2006年是我们国家,自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平均气温达到了10.2度。

  令人瞩目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国的平均气温,全国的平均气温是8.3度,比常年高出了1.3度,这种气温的上升这种势头到什么时候能减下来,我们作为气象工作者很难判断。

  中国已经连续经历了21个暖冬,所谓的暖冬就是比历史的平均气温高出0.5度,这个冬天叫做暖冬,我们经历了21个暖冬。

  这是未来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与降水变化的预测(放PPT)。2020年全国的平均气温将增加0.5到0.7度,2030年增加0.6到1度,这是事实。和全球的事实一样,全年的全球的变暖,北半球高与南半球。

  第二就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为因素导致的气侯变化,导致给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许多的影响,特别是对一些使得干旱的地区增加,降水量增多,生态系统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而且农业生产的风险在增大,病虫害在增加。沿海地区的洪涝,风暴和其他的自然灾害也在增加。

  从水资源来看,到2003年,高纬地区降水量会有所增加,可以增加10%到40%,但是中纬度的干旱地区和干旱热带,降水量减少10%到30%,这样受旱的面积增加,强降水发生的频率升高,导致旱的地方更旱,涝的地方更涝。

  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增幅超过1度到2.5度,许多科学家所评估到的20%到30%,动植物的物种将面临着灭绝的危险,粮食也会大幅度的减少。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将会对全球的经济、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

  工业人均环境社会一些脆弱的地区,比如海岸带,江河洪水的泛滥,经济与气侯敏感性资源相密切的地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对全球升温导致的高温热浪,火灾,干旱,使得人们的死亡,疾病,伤害将会增加。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就会增加。

  气侯变化对我国构成现实的威胁。

  极端气侯事件越来越多,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等等。

  首先反映到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安全,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水资源问题日趋的严峻,能源保障面临巨大的压力。

  我分四个方面介绍。

  首先粮食安全受到影响。由于气侯变暖,农业受的影响最大,许多的作物将有可能减产。农业的减产主要原因就是全球气候变暖,作物的生长期提前,生长发育加快,可能生育期将缩短。温度升高以后,将加大对土壤的水分蒸发的程度,温度每升高一度,它的蒸发量增加到7%左右,所以土壤蒸发量加大,导致产量下降。病虫害增加,有许多的病虫害很容易越冬,所以病虫害增加,也导致了产量的下降。

  第二气侯变化影响到生态的安全,刚才已经讲了,国际上许多科学家已经有了结论,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升高1.5到2.5度,25%到30%的动植物物种将可能濒临灭绝。还有比如西北冰川的面积在逐年减少,冻土层在减少,未来我国森林类型的分布向北移,向上移,森林生产率和产量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有一点有利。森林的火灾和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增加,内陆和湿地加速萎缩。

  这也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珊瑚礁和海洋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我国的广西海域已经发生了珊瑚白化和死亡的现象。近50年,海平面也呈上升的趋势。这样上升的趋势,海洋的生物资源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我国部分的湖泊,过去50年逐年的降低,加剧了这个水资源的短缺,冰川也显著的退缩,这也可以看到,西北的冰川已经退缩到现在的48.1%了。这个森林资源从古代开始,也呈逐年的减少,解放以后,我们的森林覆盖率也有所增加。

  这是三江平原从1980年,1996和2000年给出的数据(放PPT),三江原的湿地显著的减少,这是对生态的一个挑战。

  第三,气侯变化影响水资源的安全。

  第四,气侯变化对天气的影响全国霾天气的变化。

  气侯变化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使得有些传染病发生率人和数量增加,日常的生活将会发生变化。

  最后我利用一个机会,给大家汇报一下,怎么样来应对气侯变暖,对我国生态环境影响。

  我觉得人类活动影响自然气侯变化。气侯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到人类的文明的进程。那么我作为中国代表团的团长,也多次参加国际上的气侯变化,科学的会议和谈判,深深感到,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影响问题越来越关心,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等问题的一个焦点,我们国家,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应对气侯变化的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气侯变化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要求气象部门做好气侯研究工作。面对越来越大的国际的压力,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开会研究了我国应对气侯变化的工作,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中国应对气侯变化的国家方案,我们党中央把应对气侯变化,变国际的压力为国内深入实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国内的动力,来推进节能减排,来应对,缓慢和适应气侯变化的工作。

  从当前来看,减缓和适应气侯变化,应该并重,但是应以适应为主,我们必须采取切实的行动来重视和加强全球气侯变暖引起的极端天气灾害的防御工作,化解气侯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我在这里提几条建议,首先切实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气候灾害的防御工作。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不可避免,即使现在人类不生产,不生活,气侯变暖还是要继续的,因为这个温室气体的寿命是50年到200年,这是它本身的惯性。所以气侯的灾害,总体上是趋多趋强。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应该成为当前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应该研究气侯变暖,我国气侯变化发生的频次,强度等等,提高气候灾害综合应对的能力。特别对人居环境,要远离灾害多发区,易发区。修订脆弱行业或部门的气象灾害防御标准。

  第二条建议要高度关注全球气侯变暖对我国生态系统的影响。

  加强气侯变暖背景下气温、降水、蒸发等变化对森林、草地、湿地、湖泊、荒漠、城市绿地等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进一步加强极端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和调控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地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上述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

  第三条建议,就是切实增强农业适应气侯变化的能力。

  特别是气侯变暖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的变化,以及干旱洪涝等极端气侯灾害,造成农业生产自然风险的加大,加强农业适应气侯变暖的能力建设,刻不容缓。

  时间关系我不想多说了。

  第四,逐步的减缓放牧的强度,恢复草地生态功能。

  我们采取退耕还林,还草,目前我国草原的载畜量过大,北方草原区要根据当地的生态承载能力来确定载畜的数量。根据气侯变化的趋势,科学的调整草地承载的标准和放牧的强度。

  第五,要持续的保护森林,加强森林灾害的预测和防控。针对气温、降水、蒸发等季节性变化,进一步强化冬春林地看护防火,夏秋封育、保养。

  第六,要合理的利用水资源,保证绿洲的安全。

  第七,科学规划城市布局,提高城市植被的覆盖。

  第八,加强应对气侯变化的科普的宣传。特别提高社会各界保护气侯、生态与环境的科学意识。

  时间关系,我想我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全国政协委员 高明光:谢谢郑局长精采的发言。
 
  下面请国家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育材局长发言。
 
  李育材:
 
  同志们,刚才路明同志,郑国光同志的讲话,对我很受启发,他们这些重要的观念和思想对我们的生态建设,对小康社会建设,产生了重大的深远影响。
 
  我觉得这次论坛在生机勃勃的内蒙古召开,很有意义。这些年来,就我们国家林业部门掌握的情况来看,内蒙古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可以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我们祖国的北方,大片绿色覆盖着干枯的土地,这个生物的多样性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首先,我代表国家林业局向2007年首届中国生态小康论坛,这个会议的隆重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并且预祝论坛取得圆满的成功,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们国家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家知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保护和兼管湿地资源,保护和成就野生动物预防和治理荒漠化土地,指导和监督国土绿化,以及提供木材和其他的林产品方面的重要职责和职能。可以说建国以来,特别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非常重视,做出了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做出了退耕还林工程、生物多样性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等重大决策。
 
  特别是最近,国务院在8月9日,又发布了关于退耕还林方面的文件,这个文件规定,在原来退耕还林的基础上,再投资2066亿元,来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据我所知,中国的退耕还林工程,长达22年之久,总投资4311.4亿,这是至今为止,在世界上投资最大的一个生态工程。所以我在澳大利亚森林论坛会议上,也大力的宣传了中国六大工程之一的退耕还林工程,得到了很多国家的好评。
 
  这样呢,就有利的促进了林业和生态建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正在开展,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在稳步的推进,森林湿地和林业在不断的加强,林业产业蓬勃的发展。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了18.2亿,林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状况的改善做出了主要的贡献。
 
  下面呢,我就进一步讲一下林业和生态建设问题,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小康建设当中的重要作用,谈两点想法,供参考。
 
  一是要充分认识加快林业和生态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这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之处。
 
  林业承担着物质、生态和文化产品供给,发挥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重要部门,加快林业的发展和生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林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因此,加快林业的发展是解决和预防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
 
  森林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并且与海洋、湿地一起支撑起地球的生命大厦,作为生物库、蓄水库、能源库,森林的功能十分广泛,防风固沙,调节气侯,减少噪音,吸附粉尘,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减轻洪涝灾害等等。
 
  从能源安全来看,加快林业发展,是应对今后,化解我国能源危机的有效的途径。林业生物资源作为一种高效,无污染,安全的能源,具有重大的发展前景。科学家已经研究出600多种常见的木本燃烧。
 
  从粮食安全来看,加快林业发展是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我国的耕地数量正在不断减少,优质耕地比较少,粮食播种面积再增加受到限制。我国粮食安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我国粮油这方面的资源比较丰富,林地潜力巨大,我国的耕地面积是18亿亩,而林地面积是43亿亩,可以说,利用率有57%,还有8亿亩可以治理的沙地,相当于耕地面积的2.4倍,因此说利用林地资源已经成为解决粮食问题的一个新途径。
 
  其次,林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山区、沙区、林区和湿地地区,是林业建设的主战场,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发展林业是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大力的培育和发展多种林业产业,正在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梦想,所以发展林业是促进乡风文明,实现村容整洁的重要措施,可以实现农民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优美。
 
  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的形成,发展林业是推动农村管理密度的重要实践。从当前来看,正在深入开展的改革,推动了乡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管理,使我们的村干部懂得了依法行政,群众也懂得了依法维权。从现实情况来看,林业正在新农村建设当中,蕴含了巨大的前景,我国的木本植物8000多种,陆地生的野生动物2400多种,野生植物3万多种,还有1000多个经济价值比较高的树种,所以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市场需求的潜力也很大。我国的国内市场,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之势,每一年的缺口就达1亿立方米以上。
 
  我国农村大约有1.2亿剩余劳动力,成为从事林业生产的许多便利的条件。
 
  如果把我国的林地资源潜力,物种资源潜力,林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和劳动力市场的潜力等紧密的结合起来,并且充分的挖掘利用起来,可以创造巨大的财富,这样就解决了农民的收入问题,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三这个林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球性的环境温室效应,应对气侯变化,大家知道,森林把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以生物链的形式固定储存下来,所以研究证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2.8吨的二氧化碳,生产1.62吨的氧气,所以根据联合国的估计,全球陆地生态系统2.48亿碳储量当中有1.15亿吨储存在森林当中。同时湿地的保护也会对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产生更大的影响。所以随着我国森林的增长,每一年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在增长。保护珍贵的森林和湿地,对于吸收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履行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义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林业在建设生态小康当中的作用。当前中央做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等一系列的重要战略决策,这些政策的推出把林业推进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赋予林业新的使命。
 
  作为主体部门,要在维护我国的生态安全,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纽带,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要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文化发展的源泉和主要阵地,要在现代文明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国际热点,难点问题领域,要在维护我们国家的权益,配合外交工作,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林业工作的部署和林业形势的需要,我国林业局党组做出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林业的决定,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工作的思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重要指导,统领工作的全局,以全面推进小康建设,以全力构建林业三大系列为目标,着力培育森林资源,着力推进科教兴林,着力加强经营和管理,充分发挥林业的三大效率,满足社会的多样性的需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一是努力完善林业生态体系,将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奉献给人民。通过培育森林资源,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在草原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的循环发展当中,来充分发挥林业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尤其是针对全球气侯变暖,增加森林间的减排,国家林业局确定,加快造林的步伐,力争用30到50年的时间,将中国的森林年生产量提高一倍,达到10亿立方米,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增加一倍,加大湿地和林地保护管理的力度。积极的鼓励企业参与发展生态能源,以及植树造林和森林经营活动。
 
  二是充分发挥林业巨大的经济功能,特别是循环经济当中的作用。门类齐全,优质高效,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林产品的需求,考虑到森林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其本身就是一个开放式的,内部物质循环和外部物质能量交换的系统。今后,我国将认真规划林业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布局,实现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用材林,经济林,花卉,森林食品,森林药材,野生动植物防御林等方面。
 
  第三方面就是要充分发挥林业巨大的社会功能,建设防御的生态文化机制,全面体现林业对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生态小康生活的目标,一是实现生态文明,以森林为代表的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当中,具有核心的地位。
 
  同志们,大家知道林业是全世界的事业,当前我们国家林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挑战,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因为时间关系,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全国政协委员 高明光:

  现在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甄选委员会,主任委员沈国舫同志做演讲,演讲的题目是:植被建设与全面小康。

  沈国舫:

  现在全国人民都在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内蒙古各族人民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面小康”这个几代仁人志士追求的宏伟目标包含着许多内容和要求,其中良好的生态和环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也可以把这看作是实现“全面小康”的自然基础。

  (一)“生态”和“环境”是两个互相关联覆盖又各有侧重的概念。“环境”是指某个主体周围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甚至可以扩展到人文的实体及其状态的总和,而“生态”则主要指包括人类在内的各个层次的生态系统中生物(或人类)与其周围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总和。要有良好的生态就要有良好的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个概念是一致的。

  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人口的增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对生态和环境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主要是负面影响。生态退化、环境恶化,乃至全球气候变化都是这些负面影响造成的严重后果。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逆转这个退化和恶化的趋势,使生态和环境进入良性状态,为广大人民能真正享受到全面小康的幸福提供保障。

  为了改善生态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的行动,包括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ecosystem and biodiversity protection)、生态系统保育(ecosystem conservation)、生态恢复和重建(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and restoration)以及必要时的人工新建(森林、草场、湿地)等。我们把所有这些行为都归纳到一个概念中,那就是生态建设。“生态建设”这个词在国际上并不通用。我们在中国把“建设”两个字用得很广泛,不但可用于物质方面的产业和工程建设,也可用于人文方面的队伍建设、思想建设等等。这样的“建设”在国外没有统一的对应词。由于“建设”两字包含有较多人为作用的成分,因此有些专家对于用“生态建设”或“生态环境建设”这些词有不同看法。我曾经组织和参与了一些讨论,现在认为像“生态建设”这样中国首创的名词还是可用的,但要注意生态建设是一切为改善生态而采取的行动的总称,而不能偏解为只是人为的改善生态行动。

  (二)在一切生态建设的行动中,植被建设应该处于中心地位。因为生态破坏大多是从植被破坏开始的,而要改善生态,植被又要起关键作用。良好的植被不仅能对近地小气候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又是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重要手段,还是一系列污染物质的吸收者和积存所。植被能缓冲地表受外应力冲击,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植被还是一切陆地生物种群(动物、微生物)的生息地和避难所。只有保育建设好植被,才能使生态系统中各个组分更好地协调起来,良性运转。

  植被建设包括森林、灌丛、草原、荒漠及湿地植被等各种类型的植被建设。这些植被大多呈地带性分布,受气候地带的制约。在我国温带区域内,大致上由东南向西北,逐步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极干旱的区带出现。相应的也有森林-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植被带分布,湿地则具有一定的非地带性特征。我们进行植被建设要尊重这个自然分布规律,不要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

  (三)但是在过去的植被建设行动中也出现过一些偏差。

  由于森林是高大密闭的植被,生态功能较强,容易受到关注。因此曾经出现过在不适合森林生长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造乔木林的偏差。由于乔木林,尤其是像速生杨树林那类的乔木林,对水分要求较高,消耗水分也较多,不合理的造林会造成不良后果:要么是树木长不起来,长成“小老头”;要么是耗水太多,使地下水位显著下降,反过来使自然植被退化。不少专家指出了这个问题,中国工程院在“西北水资源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咨询研究报告中也提出了这点,着重强调了人和自然必须和谐的观念。近年来这个现象已有所好转,林业部门加强了对种植耐旱灌木的力度,甚至在草原恢复建设上也下了功夫,已经看到成效。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个问题上也有批评过头的现象。有些人完全反对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采取造林的措施,也有些人对人工造林抱有一定的偏见,认为一切要靠自然恢复。我认为这些意见也有片面之处,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活动现在主要采用灌木树种,有一些灌木是很适应干旱生境的,典型的荒漠植被也大多是由一些旱生灌木(梭梭、沙拐枣等)为主组成。不少灌木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防沙固沙)及生产效益(纤维、能源),值得推广。认为造林就一定是造乔木林实在是一种误解。

  第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也不是完全不能用乔木造林。因为一个地区的内部地理结构是复杂的,干旱地区内也有河流和河滩,可以造乔木林或恢复乔木植被(如胡杨)。沙漠地区内既有沙丘,也有丘间洼地,有的丘间洼地的地下水位高,栽些乔木也能起好作用。另外,干旱地区内有人工灌溉的绿洲,有重要的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根据需要营造以乔木为主的农田防护林网及交通沿线绿化也是必要的。要强调因地制宜,不要一概而论。

  第三,靠封育来恢复自然植被当然是一个良策,应大力推广,因为自然的植被是经过长期自然界的适应演化过程后形成的,其适应性、稳定性都很强。但不是所有地方都适于单纯依靠自然封育来恢复植被的。有的地方这个过程拖得太长,有的地方恢复的自然植被可能在生态上和经济利用上并不理想,需要引用一些效果更好得树种来补充。当然要用科学精神办事,一切经过试验,但也不能拘泥于单纯依靠自然封育,更有效的应该是把自然封育和适当的人工栽培更好地结合起来。

  (四)内蒙古地区处于我国“三北”地区的核心位置。“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植被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1978年开始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已经坚持了长期的实践,它以宏伟的规模和执着的生态追求著称于世,被誉为“绿色长城”。这个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接受了一些教训,现在已以新的面貌进入第四个建设阶段。由于宣传不到位和认识不清楚,有些人误以为三北防护林建设就是营造一条从西北到东北的大林带,而不知道这是一个片-带-网结合和乔—灌—草结合的巨大植被建设工程。另外,由于部门分割的原因,过去“三北防护林工程”搞树多了,而搞草少了,不能完全适应地带性植被建设的要求,希望今后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林业部门要与草原建设部门更好地协调起来,把三北地区的植被建设搞得更好,为三北地区人民进入全面小康打下良好的生态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 高明光:谢谢沈院士的发言,下面请鄂尔多斯市副市长白玉林同志讲话。

  白玉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按照会议安排,我就鄂尔多斯最近几年生态建设情况向大会做一个简要汇报,请各位批评指正。我简单的讲一下。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总人口150万,沙漠占多我们总面积的48%,自然环境非常脆弱。

  原来鄂尔多斯的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生态建设,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努力,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治沙人物和许多可歌可泣的事情,我们做了不懈的努力,但是到了上世纪末的时候,我们的生态建设仍然摆脱不了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这样一种恶性的循环状态。治理的速度仍然赶不上退化的速度,所以从1998年秋季开始,连续三年百年不遇的旱灾,到了2000年的时候,鄂尔多斯的生态环境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边沿。当时全市的森林覆盖率不到30%,基本上可以用黄沙慢慢这样的词语来形容。面对这严重的局势,当时组织全市干部和群众进行了大讨论,我们讨论的结果是依靠传统的农牧业作业方式去改善我们的生态方式,它解决不了问题。

  产生这样一种生态现象的背后,除了气侯变化的原因以外,它的问题是我们的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变化,所以要想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要走一条路。这条路如果简单的讲就是四个字,尊重规律,如果再加四个字也就是创新发展。

  下面我就尊重规律,讲一点具体的做法。

  第一,尊重自然规律。

  以前我们讲人定胜天,后来我们认识到人是不可能胜天的,天有它的规律性,我们只能顺应规律。2000年的时候,我们讲过一句很土的,但是也有一点哲理的话,我们的干部和群众经过50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懂得了一条道理“羊是要吃草的,有多少草才能养多少羊”,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只能加快沙漠化。从2000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下决心,大面积的实施禁牧,以草定畜等政策,我们规定,在农村,牧区的生态恶化区,生态重点治理区和自然保护区,实现禁牧,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我这里有一个数据,我们测算饲养的羊,平均每一只羊增加生产成本大约100元钱,去年我们市的牲畜总投入接近1500万,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 鄂尔多斯市的农牧民,每年拿出了15亿的投资支援国家的生态建设,我们的老百姓是拿眼前利益的牺牲支持了国家的生态。在禁牧过程中间,难点不言而喻,我们有不少的干部就是因为禁牧不了受到的处分。到目前,生态环境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尊重自然规律的第二点,在生态的治理上,我们遵循了自然规律,我们总结了六个字,叫草灌乔、封育造。

  草灌乔就是调整了一切生态的思路,由原来的乔木为主,变成了以草为主,以灌木为主。所谓的封育造是由原来的人工造林为主,转变为以封育为主,在封育的基础上,配备大规模的措施,同时赋予必要的人工造林措施,采取这样的措施以后,生态建设的效率大幅度的提高,它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社会功能非常成功。

  尊重的第二个规律就是尊重经济规律。2006年我们总结过一句很土的话“人总要吃饭”。生态效益的追求是政府的目标,老百姓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两点如果不结合,生态建设只是一个无源之水。这个在我们几十年的工作当中,教训不言而喻。所以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下决心要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紧密的结合起来,在追求生态效益的同时,要体现出经济效益来。在鄂尔多斯现在有1万多家企业介入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其中最大的几家,比如说伊利集团已经投入了几个亿。同时我们的老百姓,通过生态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第三,尊重社会发展。 我们认为,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中,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完全有能力吸纳农村劳动力。我们1/3的农民已经转移到了第一、二产产业上。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全国政协委员 高明光:下面请钱学森同志的秘书,涂元季少将讲话。

  涂元季:

  各位首长,各位来宾,实在不敢当,刚才听到一些首长,专家的发展都很好,我写了很多的东西,但是我们的会议开的太长了,大家也很疲劳。所以我就简单说几句。

  讲两个故事吧,首先我代表我们国家96岁高龄的老科学家,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创建人钱学森钱老,祝贺2007年首届中国生态论坛会顺利隆重召开,也祝今天的获奖人和获奖单位表示衷心的祝贺。

  我讲两件事,一个是8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一天之内看望了四位老科学家,这个大家都知道,我不讲了。我就讲在看望钱老的时候,温总理说的一句跟今天会议有关的话,温总理在看望钱老的时候说:“钱老呀,你那一套十本的书信集我已经收到了,您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其实温总理他对钱老的十大本书系做了一个高度的概括,这十大本书信说来说去除了科学思想就是科学精神,除了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思想。那么当然钱老涉猎的面很广了,他这个科学思想里面有很多的内容,其中有一个思想就是钱老他认为,生物工程和生物科学,这个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和一些生物科学家在通信当中认为,生物科学和生物工程的发展,将会在21世纪引起一场新的产业革命。这个所谓产业革命呢,就是它的影响绝不限于就在生物之列,它会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就像当年瓦特发明蒸汽机,我们说它是一场产业革命,它改变了整个工业的面貌,农业的面貌,生物科学,生物工程技术也将会有这么深远的影响。

  为了迎接这样一次产业革命,钱老曾经在80年代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大农业的概念,就包括农产业,林产业,草产业,沙产业,海产业,它这个科学思想,现在已经逐步的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内蒙古成立沙产业,草产业协会,钱老表示支持和祝贺,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现在,把沙产业,草产业已经列入了十一五规划,钱老感到欣慰。

  关于沙产业,草产业,下面有专题报告,所以我今天不说了,这就说一段,钱老的科学思想,温总理看望引起的。

  第二个我注意到,这一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之一,求是杂志,大家可能不知道,钱学森回国以后,跟求是杂志解下了不解之缘,我不知道求是杂志在全国进行了调查没有,比方说求是杂志社的忠实的读者有多少,但是我今天向你们报告,钱老自从1958年创建红旗杂志,当年他47岁,到现在2007年96岁了,每期必读,而且资料保存完整,每一期都保存着。所以也许这是一种缘分。所以我就讲这两段故事,给大家解解闷。

  谢谢大家,我讲话完了。

  全国政协委员 高明光:

  谢谢涂将军的发言,广东惠州市委书记,因为临时有特殊任务,不能与会,特派了四位常委,宣传部长黄燕先与会,下面我们欢迎黄燕先同志发言。

  黄雁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我是来自广东惠州,也就是在广东东南部的一个城市,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来到美丽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来参加由求是《小康》杂志社以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还有国家林业局,新闻办联合主办的这个论坛。有机会亲耳聆听各位领导和专家精彩的演讲,同时有机会借鉴学习兄弟省市的经验。我想对于惠州下一步的工作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

  受我们书记的委托,向这个大会,这个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领导,组委会盛情邀请,表示衷心的感谢。

  借这个简短的机会,我想向各位领导跟与会的领导简短汇报三方面的内容:

  一、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的情况

  特别要报告的是近期在生态保护的一些主要的措施,以及主要的成效。

  作为惠州来讲是在广东的东南部,珠三角的东北部,南宁的大亚湾,惠州是一个历史的名城。它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400多位著名的历史任务,包括苏东坡,还有孙中山,还有周恩来等等,一大批的大文豪都曾经在惠州居住过或者活动过。在近现代史上,邓演达,还有叶挺将军就是我们广东惠州的,所以它是一个历史名城。还有它是一个山水名城,惠州一进这个城市就像一个自然的,非常美丽的山水画,中国的山水画。集山泉湖泊,以及瀑布,还有我们的温泉与一体,自然景观非常的优美,同时惠州随着经济发展,它是一个电子石化兴城。电子是我们的大产业,有很多国内国外的著名企业。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5个国家地区的,一些世界级的著名的电子企业。包括LG,三星,索尼等等这一批。石化也是我们的惠州非常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目前全国最大的一个石化产业项目,投资13亿美元的合作的项目,在惠州已经顺利的竣工投产了,围绕这个项目的,在整个大亚湾区,依山傍海,摆开了石化群。大家可以看到,火树银花,一座新的石化城正在崛起。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惠州应该说是充满希望的,因为刚刚我讲到,它是一座历史名城,而且具有独特的这个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等等,这里特别让我感到高兴得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又具有生态的优势。

  近几年来,惠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树立环境资源,就是城市最大资源的新的体验,大力实施生态旺市的观点,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组团式的山水生态城市,切实加强生态的保护,不断加大了投入,五年来,惠州市委市政府,用于绿色生态系统建设的投入超过了100亿元,使惠州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空气更加的清新。先后荣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殊荣。

  今日得惠州经济事业稳步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央视在去年集中了12家的重点媒体,对惠州进行了集中的报告。

  今日惠州商贾云集,商机无限,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希望之城。回顾经济发展的状况来讲,我认为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生态旺市战略的过程,多年来我们始终做四个坚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树立绿色城市观。先后制订了生态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等,创造性出台了关于建设绿色生态惠州的意见,建设绿色生态惠州,定期汇报制度。惠州市环境保护规划,饮用水源,水源地的保护等等,有效的推进了生态惠州的建设。

  二是做到三个保持,两个确保。我市从源头抓起,提出在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保持环境的总量基本稳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保持环境,环保指标基本稳定,在城市人口增加的同时,保持饮用水的水质基本稳定,坚持做到环保设施与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坚持三个引领,新建项目凡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一定不能上马,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一律不准投产。已建项目停产整顿仍不达标的,一律关闭。率先实行环保一票表决制。坚持发展经济与防止污染并重。防止污染能耗企业进入,防止生态环境恶化,推进城市化的同时,防止污染面源污染到山区。

  第三个坚持是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绿色生态城市的建设,制订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考核与奖励的办法,突出抓好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建绿色长廊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全面推进绿色生态惠州建设,使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不断的改善,初步形成保护类型齐全,布局合理,生态效益显著的自然保护体系。

  第四个坚持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公共参与的原则,形成绿色生态共建,共享的机制,详细情况不系述。

  主要的成效,一是实施东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治污保洁工程,使“浑水”变“清水”。二是实施西湖景区综合整治工程,使“死湖”变了“活湖”。三是工业城市与绿色城市双剑合壁,“招商”变“选商”。

  我想借简短的机会,向各位领导汇报三个方面的内容,欢迎各位领导以及同志们,朋友们,有空到惠州指导工作,谢谢!

  全国政协委员 高明光:

  谢谢黄部长的发言,最后我们请英国贸易投资署,中国及香港区业务顾问,英国工程技技术协会主席BenPage先生做演讲,演讲的题目是:“推进环保和社会发展的伙伴”。

  BenPage:

  大家好!

  英国大使希望我今天向大家传达美好的祝愿。他表示道歉,因为今天不能到此参加这次会议,我解释一下,在英国这个时间正是休假的日子,所以他不能赶过来参加这次会议。今天由我来代表英国政府参加此次论坛。下面我就来开始我的讲话。

  我是英国工程技术协会的主席,下面由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一位工程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一个工程师,他还应该包括所有的专业人士应该具有的职责,工程师的意义不是说是开启引擎的那些人,工程师的职责呢,是要将想法变成现实,这只是其中一个职责。第二个职责就是要改进并坚持适合行业的标准。第三个职责就是要开发智力,传承知识。第四个职责就是要确保产品安全、高效、使用便捷,且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

  (放PPT)这是地球的一幅卫星图片,大家可以看到,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我们想把这个美丽的星球,传承给我们的后代。英国政府经济服务部门的负责人,去年10月份的时候,发表了这份斯特恩评估报告,这份报告评估了我们所做事情所要付出的代价。它显示出了我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可以取得经济利益。

  这幅图片讲的是能量消耗的比较,大家可以看到,中国每个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量是日本的7倍,即使是印度,我们也是他们的3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这方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的工程师们和我们的专业人士要一起努力。

  通过这幅图片大家可以看到,世界上各个城市使用能源的比较,大家可以看到,美国和欧洲在夜间景象卫星图片拍出来是非常亮的,日本也使用很多的能量。

  二氧化碳的气体排放,同时也是另外一个人们都十分关注的事情,大家可以看到,美国二氧化碳的气体排放量占世界的25%,中国是15%,而且这个数字正在接近。

  (放PPT)这是中国上空的卫星图片,大家可以看到,污染十分严重。这是各个领域排放二氧化碳的比率。大家可以看到,大约65%的百分比来自于和能源相关的领域,大约35%是来自非能源领域,这是全世界的一个情况,不仅仅单指中国。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工业领域,交通和建筑行业,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节省我们的能源。

  现在我们来说一下清洁能源的商机。

  可喜的是,清洁能源对于人们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大的商机。大家可以看到,清洁能源的价值从2004年的300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630亿美元。尤为重要的是,清洁能源将是21世纪最大的就业创造者。所以这个是所有人的一个共同的机会。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英国专业协会的任务。这在英国是一个十分专业的机构,大家可以看到,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中英专业人员之间开发合作商机。我是建设环境技术网络的主席,大家可以看到,这个TPN它的涵盖的范围是非常广的。

  大家可以在屏幕上看到,我们把我们的业务范围主要分成了下面六个层面。在这六个层面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最后的一个可持续能源的系统。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领域。

  我们在全世界大概有1万的员工,我们的使命就是要为专业人士积极参与到环境建设事业而创造世界领先的机构。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全世界的机构,那我们就要和全世界的包括中国的专业人士一起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如果不这样的话,你就不能被称作是一个全世界的专业的机构。

  你可能能够认出这幅图片(放PPT),我希望你能看到从右手边数的第二位的领导人,这位是中国建设部副部长裘保新,他的左边是英国的大使先生。我们在第二天和中国质检总局开展了一场会议,副局长普长城出席了这次会议,这幅图片是我们和conpect签约的图片,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之间的合作已经开展了。

  我在中国今年有三次说到这个问题,在这些会议当中,有一些主要的信息被传达了出来。

  其中最主要的两点,就是中国非常希望能够高效利用其环境,并且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更多的事情。同时呢,也表达出了中国愿意与国际专业性机构解决这些问题的期望,不仅仅是解决中国的问题,还包括全世界的问题。

  这幅图片是由香港和英国合资的一幅图片(放PPT)。

  在2002年到2003年的时候,这个展览馆很好的向大家展示了我们在使用清洁能源方面的一个典范。几乎和这个会场一样大小,这个展览馆在2004年的时候搬到了北京,所以这很好的向大家展示了可持续能源的一个典范,我们不需要把建筑物推倒重建,如果我们设计的好的话,我们可以使建筑物循环利用,这是中国一个很大机构的一个基地(展示PPT图片)。 这为上海2010年的世博会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作为主席,我希望今天与会的各位能够把这个信息传达给你们的同事,就是希望大家加入Betnet,因为它是完全免费的,你所需要的仅仅是发一封电子邮件。

  希望大家可以和我们联系,再见!

 
责任编辑:康小君
发布日期:2007-09-05 13:55:41
 
 
Copyright 2004,小康杂志社,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本站内容欢迎媒体转载(明确标示为“不得转载”的内容除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您在实施转载时必须标明“转载自《小康》杂志200X年第X期”字样和原作者姓名,或“《小康》杂志网站”字样。
京ICP备050727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