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文兼武:中国全面小康的指标与实践思考

2005-12-09 15:09:34 来源:新浪网 作者:《小康》杂志 责任编辑:柒月 字号:T|T

12月8日下午,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所长文兼武在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做主题报告。

  文兼武:谢谢主席先生,谢谢大家,我是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的,我们研究所作为本次论坛的支持单位,看到这么多领导、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欢迎!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的副局长徐一帆同志已经大体上介绍了一下国家统计局研究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这样一个总体的框架。今天下午我想重点介绍一下这个体系我们是怎么研制出来的,根据这个体系我们能说明哪些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当中,我们重点应该关注哪些问题。

  大家都知道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六个更加,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作为研制一套指标体系必须从这里开始,一开始大家都听到了胡鞍钢教授讲了整个社会发展目标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三代领导集体一直到现在提出新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建设。这对于小康目标来说,可以说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小康,我们要对小康目标进行监测的话,要达成共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为了简化我们的研究工作,我们根据十六大报告确定的全面小康的内涵,因为这样一个小康的内涵经过很多很多专家的讨论,经过党的十六大,经过全国人民高度的认同取得了最大的共识。所以我们就以十六大报告确定的全面小康的内涵作为我们制定全面小康社会统一建设指标体系的出发点和依据,我们这一套指标体系就是根据这样的内涵来确定的。


  在十六大报告当中,实际上大家都讲到六个更加,实际上有更详细的四大具体目标,这在十六大报告里面也有详细的论述,因为这一块儿牵扯到我们选择指标,我们为什么选这个指标,为什么不选别的指标,它的依据是什么?都可以在这四大具体目标里面找到。四大目标的第一目标就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结构,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翻两番,还有城镇人口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第二大目标就是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第三个目标,总的来说是三个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素质,具体的描述就是牵扯到四个方面,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所以我们简称科教文卫。第四个目标就是关键的资源和环境,生态环境要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的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力资源的和谐。这四大目标就点出了我们制定这一套全面小康监测指标体系主要的方面,也是我们确定指标体系主要的依据,就是这么一个情况。胡教授刚才讲了,全面小康和我们2000年实现的所谓的总体小康有一定的差别。全面小康比总体小康有三个特征,一个就是水平更高,第二个是发展更全面,第三就是发展更均衡三大特征。现在我觉得根据现在新的意见,我觉得这三个方面其实意思还是比较接近的,但是我觉得可以表述为水平更高,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确定指标体系的过程当中,我们遵循的一些原则,给大家也介绍一下,这样的话,大家对于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个指标,不选择那个指标就有一个更进一步的理解,这些原则都是一些在进行综合评价方法,统计的方法,还有一些经济学方面的,数量方面的方法,在这些方面,我们在选择指标体系上都进行了考虑。

  第一个原则就是提高水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第二个就是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具有连续性和前瞻性。简单的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际上是从2000年开始到2020年这一段时间,我们要做的事情,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这里边包含了,或者说是浓缩了几千年来,我们全中国人民这样一些理念和信念,当然最重要的,最后都浓缩到十六大报告对全面小康的描述里面去,是这么一种情况。

  第二就是要把握宏观,兼顾微观,具有代表性和可感性。指标如果没有代表性的话,就会比较杂乱无章,一大堆的指标,不知道哪一个更重要,更有代表性。同时呢,还要有一定的可感性,像我们的记者又特别爱问这个,你这个指标体系跟老百姓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关系?这一套说的都是概括性的,宏观的,模糊的,老百姓能不能感觉到这样的一些问题。所以我们觉得在这个指标体系里边,还有一些感觉性的指标。当然有一些数量的指标反应代表性的话,有一些特性是比较差的,我们也是要兼顾一下代表性和可感性。第四是科学性和可行性,我们最头疼的就是可行性,有一些指标是非常好的,也能反应问题,也有代表性,也有可感性,但是没有数据,这方面比较可惜,一定考虑在可行性的基础上做这一套指标体系,这是他的难点所在。第五就是要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历史可比,同向可比,国际国内可比,整个体系要协同一致的情况。第六就是指标的独立性与相关性,稳定性和敏感性,这个指标就不多讲了,这是数量经济统计里面的概念。

  第七就是我们尽可能的选择客观指标和最终成果指标,反应小康的进程,使我们的评价有一个客观的依据。选择客观指标,这个指标可以分为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像我们小康杂志的调查,更多的可以运用一些主观指标,主观感受的指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来,这样的话,速度很快,反应比较敏感,随时都可以进行。但是要做这个客观指标的话,周期会比较长,投入会比较大。另外选择最终成果指标,像刚才巴教授所讲的,他讲到我们国家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这样一些指标我们有一些对策指标,它是属于对策的。另外这里面需要解释一下指标体系可以分为成果评价性指标和问题诊断性指标体系。全面小康指标体系是从成果追踪结果,追踪成果这个角度来设计指标体系的,不管你的措施怎么样,不管你的条件是什么样的,我们就从最终的结果来衡量,来进行评价,如果是诊断性的指标体系,不仅要看成果,还要看中间的过程,还要看客观的条件,还要看投入,那是一个主体的过程。所以在这里面,我们选择这个指标的话,选择一些客观指标和最终的成果指标来反应小康的进程,因为它是一个目标,所以说把一些过程指标给舍弃了。如果要把这个条件,过程等等这些指标,我们最终都要全部纳入指标体系的话,那就是很多很复杂,而且这中间有一些指标,特别是一些中间指标既可以是成果指标,又可以是过程指标,怎么去分解,这里面应该比较复杂一些吧。因为小康是一个具有需要大众的理解,搞的非常复杂以后,大家又很难接受,所以我们就有这么一个考虑。

  第八,遵循有限目标的原则,小康评价指标体系就是从统计的角度去评价小康建设的进程,并不要解决所有有关全面建设小康的问题,这是一个有限的目标。所以我花一点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设计这一套指标体系的一些主要的原则性的考虑。

  大的指标体系框架分为六个部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科教文卫,资源环境。这一套指标体系符合他的内涵,符合六个更加的要求,符合四大具体目标,三个特征的要求,这是对这样一个指标体系,我们努力做到这一点,不能说完全符合。

  第一部分是反应经济发展我们选了四个指标,一个是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对这个指标大家也都是有各种不同的解读,也有很多的迷惑,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个指标是反应整个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也可以进行国际比较的指标,对全国来说,对于一个省级单位来说,我觉得这样一个指标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也是一个成果指标,所以这个指标是没有办法舍弃的,当然我们会不断的完善它。

  第二个指标就是第三产业比重,为什么选择这个,这里面也有不同的想法,选二、三产业为什么不行呢?第一产业的产值所占的比例已经很低了,只有10%几,虽然人口还是占50%左右。所以如果选择第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来观察他的结构问题意义不是太大,所以我们选择第三产业这样一个比重。第三产业主要的是服务业,今天上午吴教授讲的就是服务业对小康建设也是非常的重要。第一次全国经济人口普查,服务业产业比重调高了,以前查不到,现在能查到了。

  第三就是城镇人口比重,我们原本想用的指标是劳动力就业人口在产业之间分布的指标,但是就业人口城市化,城乡分布数据不是太可靠,大家如果注意一下,我们公布的数据都是没有变化的,这个指标并不是太可靠。所以我们选择,反应产业结构,还有城市化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用城镇人口比例来进行反应。

  第四,用城镇调查失业率,调查失业率到现在为止,国家统计局也没有正式公布,现在公布的都是登记失业率,但是调查失业率已经作为国家统计调查系统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进行调查,时机成熟也会新大家公布。这四个指标,总量、结构、效益,就是通过这四个指标进行反应经济发展的情况。

  关于第二部分就是社会和谐,我们选了五个指标,一个是基尼系数,反应总体收入差别,第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比,这是用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比较,当然大家公布的数据是城市居民,这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是人均纯收入,这个指标以后也要进行改革,城乡都用可支配收入进行比较。第三是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我们用这个差异系数,选择用方差系数来进行表示,全国是用30个省级单位人均GDP的差别来进行描述。第四是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大家注意,这里边是一个覆盖率,仅仅考虑覆盖率,所以说这个水平很难说,现在农村居民保证的程度是很低很低的,这一块儿最主要的面临问题是提高它的覆盖面。第五个指标是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比,这个指标可能比较绕口,但是今天上午顾秀莲副委员长也讲到性别差别的问题,而且他们全国妇女儿童委员会曾经给我们建议,要加上就业,还有在人大代表,政协代表,政府官员里边女同志所占的比例,政治的、经济的,当然也有教育各个方面的比例。我们最终选择还是这样的毕业生性别比例,这一套指标全国来衡量,选择就业指标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也可以这么做,这些指标一旦具体到地区的话,有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所以根本上来说不平等的来源和形成不平等的原因,最根本的来说,实际上还是除了一些政策方面的歧视性的规定之外,这些方面现在已经没有了,这些方面已经没有了,很少了。最重要的不管是企业也好,中组部门也好,现在选择的最重要的是他的素质,人的素质,影响人的素质最重要的是教育。咱们国家现在今后我们发展,教育发展的目标是要普及高中教育,至少应该高中毕业,所以我们就选择了高中毕业生的性别比,来反应性别的差别。

  第三方面是生活质量,选择了五个指标,一个是收入,生活质量收入是前提。人均可支配收入,这是全国统的,到目前为止,这一块儿还没有,专家学者可以自己去测算,作为国家统计局还没有公布一个国家的,都是分开城乡的,我们把城乡人口和他的可支配收入做一个甲权平均做出一个指标,代表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大家都知道,反应食品的结构。第三是人均住房的使用面积,27平米,小平同志当年讲的小康是20平米,全面小康再加7厘米,这是开玩笑了,27平米是经过很仔细的测算。第四主要是千人拥有民用载客汽车的数量,包括私人轿车,也包括公家的轿车,也包括公交车,也包括出租汽车等等,是优先发展私人轿车还是发展公共交通留下了选择的余地,我记得是这么一个指标了。最后一个是人均生活用电量,我们国家生活用电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而且生活用电,各种家用电器不管用什么都得用电。

  然后是民主法制,最困难的指标就是民主法制了,我们选了五、六十个指标,企图构成一个反应民主进程的指标指数,但是到最后,我们改了若干个版本,也都不行,总是没有一个共识,最后就剩下这一个指标,就是叫公民自身民主权利的满意度,我们整个20个指标里面,就这一个指标里面是主观指标,看看大家的主观感受。民主实际上包括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等各方面的情况,最终结果来看,看看我们的公民对自身,觉得我的民主权利,我要行使我的民主权利,他的实现程度到底满意不满意,就是想做这样一个调查,这个调查现在还没有实施,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做过,所以我们就选择了这么一个指标。第二个就是社会安全指数,社会安全指数包括了社会治安,犯罪率,还有交通事故死亡率,火灾事故死亡率,工伤事故死亡率,这四个方面的情况组合成一个指标。我们国家生产安全办公室,他们曾经做过一个课题,做过一个专门研究,如何设定安全指数,他们曾经做了这么厚的一个报告,我们交流的时候,我们两家不约而同,大家觉得都是选择这么一种方式来表示安全的状态,从客观策略的情况来看,是这样一个指数,还是比较能够反应切实实际的情况。当然这个具体来看不大好看,都是死亡率,犯罪率之类的,但是总的指标还是需要社会安全指数。

  第五部分就是科教文卫,科技用R&D的比例,教育用平均的受教育年限,文化我选了一个家用电脑,这也是一个实物指标,实物指标从目前到今后一段时间来看,这个指标应该还是比较能反应实际的情况,当然它也有别的含义,在这里我们用它来表示文化的情况。还有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这是反应卫生方面的情况。第五个是平均预期寿命,这是健康,卫生健康的问题。

  第六部分资源环境,选了万元GDP综合能耗,我们跟国家计委的观点是一致的,然后是森林覆盖率,常用耕地的面积指数,这是一个面积指数,现在我们耕地面积是要零增长,耕地要保持,不能再进一步减少。还有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指数包括的内容很多,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还有噪音,光污染,辐射等等这方面是很多的。但是我们限于资料,只选择大气和水,大气的监测和水的监测,把两项合起来,构建一个环境质量指数来描述环境质量的变化。

  整个六大部分,25个指标就介绍完了,下面我给大家看看目标值,目标就是到2020年的时候,人均GDP是25000块,这跟三千美元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不选择用美元来表示呢?因为美元受汇率的影响太大了,一会儿多,一会儿少,要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监测我们经济发展的情况,我们认为用人民币是最合适的。第三产业的比重50%以上,城市人口的比重应该是在60%以上,现在是四、六开,2020年的时候应该倒过来。调查失业率在3—6%以内,基尼系数应该在0.3到0.4之间,城乡居民收入比是不能超过2.85,2.85就是2000年这样一个数字,而且这个标准很多同志一开始的时候都表示不是太理解,我们干了20年,城乡收入差距才能达到两千年的水平,其实能达到两千年的水平就不错了,还要我们做出很大的努力。在今后一段时间之内,城乡收入差距有可能还要继续扩大,有些事情也是没办法避免的。还有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2020年的时候,争取能达到80%以上,性别比是100%,这是对高中阶段毕业生同学的性别比和他人口自然的性别比进行调整过以后,应该是1:1。实际上现在我们国家最严重的性别结构问题差别是很大的,男孩儿比女孩儿要多出很多,我不知道这个数字是不是已经公布了,所以现在我们就不讲了,人口男孩儿比女孩儿要超出很多,可支配收入是一万三,具体分城乡的话,大概是6000—18000的样子,合起来是一万三,农民是6000,城乡居民是18000,2.85:1。恩格尔系数是低于40%,住房面积大约27平米,载客拥有量大于70,2000年的时候,大概是6.7,人均生活用电量大于500度,公民自身民主权益的满意率大于80%,这个数是一个估计数据,没有严格的调查,还有社会安全指数应该是高于100,意思也是大于2000年的数据。刚才胡教授讲的时候,安全形势是不容乐观的,犯罪率提高的速度很快,这就是说我们如果能努力达到2000年的水平就不错了。R&D大于2%,受教育年限10.5年,这是教育部的数据规定的,教育发展规划规定的,电脑拥有量大于6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小于20%,平均预期寿命大于75岁,75岁也不是一个很高的目标,日本都84岁了,能耗小于0.84,这个根据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发展规划来定的这个数据,森林覆盖率是23.4%,这是我们国家林业发展目标。常用耕地面积指数,这是根据我们的政策来制定的,当然实际上现在耕地每年都在减少,当然房地产控制以后,这方面有所好转,但是还在下降,欢迎质量指数,刚才给大家做过解释。所以整个目标,25个指标的目标也给大家有一个报告,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剩下就是统计方法的思想,确定一下权重,根据我们获得的统计数据,这里边有些数据是估计的。根据这一套指标体系,我们监测算下来初步的结果,2003年实现程度大概是63.3%,这里面有一些数据出来的比较晚,所以我们现在对2003年做了一个评价。这个不存在60分及格的问题,不能这么理解数据,实际上就是2000年的时候是58.4%,从58.4%开始起,如果考虑一个大数的话,60分走到100分,那咱们就都齐活儿了,90分以上算是基本上离目标很近了,严格说应该是达到100分才是实现全面小康。

  根据这一套指标监测的情况来看,经过艰苦努力,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实现的目标,经过努力差不多能实现的目标,根据过去几年的分析,现在发展都比较正常,这些指标大概有12个。一个是GDP,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住房,载客,性别比,民主权利满意度这个数不是客观的指标,现在没有把握,电脑拥有量,儿童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人均生活用电量,R&D的比重等等这些指标,有可能实现这里面还有一个R&D的比重,我们也认为,它不是一个最终成果指标,最终成果指标应该是专利,科技发明等等的,用邓楠上午的话,他讲的科技进步跟每一个方面都有关系,我们也是选择了很多指标去分析,最后还是用一个投入指标来描述这样一个成果。所以我们整个体系里面有两个指标非常的不满意和遗憾,一个就是民主指标我们并不是太满意,虽然叫满意度,还有一个就是投入指标,用投入指标在这边反应最终的成果,这个也不是太满意。以后随着统计调查体系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研究出更好的指标来代替它,这12个指标我们觉得好好努力应该能够实现。

  第二个就是实现难度比较大,有六个,一个是社会保障的覆盖率,社会保障这方面现在我知道一个情况,现有的社会保障帐户上的资金已经很紧张了,而且对于全国来说,最困难的是农村对于农民的保障,怎么样能够实现,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第二就是GDP综合能耗,国家已经下了很大的力气,但是要真正降低能耗的话,需要大大的调整生产结构,提升产业的层次。不过像我们现在这样,在产业链的低端进行生产,所谓的世界加工厂,一些能源、资源的消耗这是没办法持续的。第三就是森林覆盖率,我们是23.4%,这个指标也是要经过很大很大的力气才能实现,都是有分析的。第四个指标就是人均受教育年限,我们要涨到10.5年,平均一个人多受教育1.7年,多这么一点受教育的时间,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第三产业比重,经济普查完了以后,对于这个指标的评价可能会有所改变,这里面我就不讲了。第六个就是城镇人口比重,现在我们国家的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大规模的在流动,当然一些最发达的地方,当年活力比较旺的地方,也有一些所谓的民工荒,这是一些个别的现象,总的来说,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趋势还是很大的。这个比重要四、六开,现在城市人口占的比重40%,农村占60%,把这个四、六开,换过来这样一个转换如果能顺利渡过的话,我觉得我们国家不管它的活力也好,稳定也好,小康目标的实现应该是比较顺利的。这一块儿的难度不大,这些人口怎么样提升他的素质,提高他的技能,使他能适应城市生活的需求,能在这边立足,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从过去几年的监测来看,当然这是监测到2003年,这个指标还在向相反方向变化的有七个,一个是失业率,失业率提高了,基尼系数也是提高了,城乡收入比也是提高了,地区差异也扩大了,社会安全系数,安全感是一种主观调查,一定程度上也在做,安全感的调查,居民的安全感还是在稳定中略有上升的感觉。安全指数来表示的话,这一块儿状况是变得不好,往不好的状况在变化,具体说就是犯罪比例在增加,因为各种事故死亡的人数也在增加。第六是耕地面积指数,从指标、目标来说,是要保持2000年的水平,但是实际上现在每年都在下降,还有就是环境质量指数,一些年份是略有波动的,他变化的趋势也是很好的,也是在向不好的趋势下降。所以谈到这些方面的话,情绪高昂不起来,这些方面确实是很严重的。

  几点说明,首先说明一点,那就是这一套指标体系对于国家统计局来说,现在还是作为我们系统内试点,所以还没有作为正式的结果给大家报告。今天为了开好全面小康论坛,也为了向大家请教,所以作为一个学术报告,作为一个个人的观点给大家汇报一下,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导,希望大家能多提宝贵的意见,我们在试点完善的过程中把这一套指标体系更好的完善起来。

  还有一个需要说明的是技术方面的,大家一定要正确理解实现程度,因为每一个人对一百分的理解实在是太深刻了,六十分是及格,一百分是满分,实际上千万不要误解这样一个评价的结果,怎么说呢?评价的结果总的来说是63.3分,这是用指数法来评价的,用实际的指标比上你的目标值算出来就是这么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同一个指标横向比也可以,纵向比也可以,都能说明问题。但是不同指标之间进行比较的话,这个数就不一定是那么回事了。经济发展指数才57.8,社会和谐是68%,生活质量是52,科教文卫是70,民主法制是83,资源环境是67,这几个指数来比的话,之间互相不能直接的进行比较,要进行转换以后进行比较。但是对于同一个指标,80分肯定是比60分高,这是肯定的,但是不同指标之间来比较的话,他的难度就比较大,所以希望大家理解指标的时候,指数法本身就存在着这么一个问题。还有一个叫功效系数,那是从0起点,从0到100分来观察,那个也有问题。我们还发明了一套等刻度法来描述,就是等速度,解决了不同指标之间的比较问题,但是同一个指标进行历史比较的时候,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我们转了一打圈,觉得还是用指数法,公众来说,这是最容易理解的,当然了,容易误解的是指标之间,有时候一些指标,你比如说预期寿命,现在2003年是71.9岁,我们目标是75岁,就差3岁,你要除一下的话,他的时间程度很高了。就是这么三岁,你20年不好好活还不一定能活到,这个指标,像人均GDP,2000年是7086,我们的目标是25000,这么一比的话,还差很多呢,总量翻两番,人均不到两番,现在还差很远,实际上这个指标目前的情况来看,增长很快,这个实现的问题应该不大。所以需要说明的一点,希望大家正确的理解这样一个数据,免得误解。

  最后对全面小康有一个全景素描,给大家读一下,调节一下情绪。我们把25个指标用顺口溜描述一下,经济翻番良好番,三产超一半,城镇人口多,就业不困难;城乡差距小,各地都发展,生活有保障,男女都一样;收入有结余,住房宽又亮,出门有车座,在家可上网;民主决策好,当家又作主,法制强有力,平安是幸福;科技进步快,教育大发展,健康寿命长,就医很方便。综合能耗低,森林绿地多,人均一亩地,水清空气多。这是我们对试行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给大家做的一个简要介绍,25个指标实实在在的说,每一个指标展开都可以写一篇论文,一点都不过分的,内容非常的复杂,也非常的多,只是我们研究的还不够,还有很多疑惑不解,还不完善,我们特别期望得到大家批评的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