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巴曙松:小康社会的金融服务转型

2005-12-09 15:07:51 来源:新浪网 作者:《小康》杂志 责任编辑:柒月 字号:T|T

12月8日下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做主题报告。

  王有强:刚才胡教授从历史和宏观的视角对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实现进行了一个非常全面的介绍,我想大家从这样一个演讲里面得到了非常多的信息,所以这是一次非常精彩的演讲。下面我们有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的副所长巴曙松,他的主题是“小康社会的金融服务转型”,大家欢迎!

  巴曙松:谢谢主持人,也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个论坛上就金融问题给大家汇报一些看法。我刚才在下面看会议的材料,我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有很多重要的结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大家都忽视了金融的问题。小平同志讲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没有一个跟小康社会相配套的有活力的金融体系,在早期初步的小康,可以说还是可以考虑的,要想到全面小康,没有一个有活力的金融体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大家把很多的注意力都放在GDP的增长,无论是数字上的GDP还是绿色的,或者是类似考虑环保的。

  我想用一个数字,世界上用计量经济学进行经济历史研究的学者发现,大家通常认为,在1840年的时候,中国是一个非常衰败的国家,国力非常疲弱的国家,但是根据现代经济学的检验来看,即使是1840年的中国,当时的国力比现在美国在世界上的相对国力还要大,计量统计分析说明,当时的情况下,中国GDP占世界比重23、24%还要高一点。为什么出现了衰败的局面呢?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我们经常说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做金融学者的解释是,我们认为是缺乏一个比较完备的金融体系来动员,来配制强大的资源和国力。我们的民间很富裕,我们的国力行强盛,但是分散在千千万万个小农经济的手里,大量的财富可能被退出流通藏起来,而没有进行现代金融的循环和用于生产力的开拓。这个案例也不是说我们搞金融的,现代金融发展史上也有类似的案例,现在我们研究美国金融史,为什么美国南北战争,当时他的敌对方国力比它也不差,从金融研究的角度表明,林肯先生所领导的这一方他有相对比较完善的证券成交,国债发行销售的体系,所以他可以比较轻松的筹集战争经费。而另一方烂发货币,形成恶性的通货膨胀,最后民心丧尽。如果说在初级阶段,我们还可以用一个落后的金融体系来支撑他的发展的话,那么在我们进入全面小康建设阶段,没有一个多元化的有活力的金融体系,是支持不了的,所以我们回到小平同志讲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是我特别强调的第一点。我看到我们这一次会议准备的很细心,第一届中国全面小康会议,大家列了十大难题,没有一个落后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我也看到组织公众打分,对居住、饮食、环境打分,最低的是生态,56分,没有给金融服务体系打分,我的意见50分,应该是最低分。大家是不是把金融支持体系作为第十一大难题,可能重要性并不一定排在第十一位,没有金融体系的支撑很难说有全面小康。

  第二,跟全面小康是否配套的金融体系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特征,大致说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我想说的是,必须是要有多样化,供我们的居民进行投资选择的品种多样的金融工具,这些金融工具让普通的百姓根据自己的偏好把自己的剩余资金投资到所需要的这些项目当中去,讲起来比较抽象,我说一个具体的事情。我们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今年以来房地产政策的变化不要说是行外人士有一点迷惑,房地产公司的老总都很迷惑。1—3月份管制土地,管理信贷,想把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下来,政策意图很明显,政策意图部分的达到,但是产生了一些政策的负小,房地产的供给减少了,房地产商资金紧张,土地紧张,没有形成投放市场的房地产,老百姓对房地产的需求也很高,它也减弱了,但是减弱的很慢,最后形成的后果是房地产的价格比原来的速度更快的上升。然后转向第二阶段,出现了投机性的需求,我们要遏制这种需求。出现了税费,转让期的限制如此等等,由于这些严厉的措施,导致了市场在观望期,但是由于房地产行业在整个中国经济中,有比较强的官贸气氛,对内需形成了影响。现在要转向合理影响房地产市场软着陆和平稳健康发展的新阶段。为什么房地产行业这么引人注目呢?其中很大的一方面,大家担心房地产泡沫,因为有一部分资金不是在东边炒,就是在西边炒,比如说温州炒房团,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从上海炒,炒完了到北京,北京最近一个月,刚从广东调研回来,深圳的房子就离谱了,价格涨的很厉害,这个月盘一万二,下个月就是两万四,这种情况在深圳出现了。

  这种现象是应该抑制的,但是我们往深层次想,中国的居民储蓄这么高,比如说现在一个家庭好不容易辛辛苦苦攒了五十万或者是一百万,银行的利率很低,零的或者是负的回报,你给他一个理财计划,你让他买什么?存一百万,过去的两年里面,让他投资股市,你让他去买债券,还是买什么基金。在其他的投资功能,投资工具没有高度发达之前,我们的老百姓他不得不把这些有限的资金放在高风险的房地产上来,房地产一个是实用功能,第二是投资功能,这个风险其实是很高的。我到温州调研,温州几个负责同志讲,这么多年来赚的钱之所以留下来,没有损耗太大,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只投房地产,反应了整个金融体系没有提供多元化的融资的支持。

  一个发达的金融体系应该是什么样子呢?老百姓拿一百万去买一个房子的风险是很高的,你自己要从投这个项目,考察,你要变得比专家还专家,税费,环境,你要跟不诚实的房地产进行斗争。可能这个地方房价波动你还把握不了,作为一个发达的市场,他可能有一种安排,能够让普通老百姓分享到房地产增长的成果,比如说设立一个房地产基金管理公司,一块钱一份,向公众发行这个基金,我这个基金挑选中国最好的房地产公司的老总来当这个基金管理公司的老总,由他对房地产项目进行挑选。把老百姓的小钱变成一个大钱,变成一个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他进行投资,进行竞价,谈判,普通的老百姓就可以花五万,十万的资金去投资一个组合,因为这个基金是一个分散组合,他可以投资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好的楼盘,通过五万块钱就可以把你的风险分散。理论上你在上海有一平方米的房子,理论上委托给专业的基金公司持有,分享这个成果,这样就使得普通的百姓也有机会分享这么一个高速增长的成果。如果没有这些东西的话,老百姓只好辛辛苦苦的积攒,一百万,价格一跌了,损失很惨重。类似的事情不是没有,每当我作为一个金融工作者,0.27个点这么小的利差,我经过银行网点,看到市民排着长队,我都为金融行业感到羞愧,我们没有为公众提供多元化融资工具的选择,让他们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这是一个很迟钝的,落后的体系,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必须要有一个多样化的金融投资的渠道和多元化的金融工具。

  第二点,我想一个全面小康的配套金融服务体系应该是多元化的,比较均衡的融资结构,而不应该像当前一样,过分单一的依赖银行。我们现在天天讲融资,实际上中国的企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融资,它只有一个贷款,它只能围着银行转。我们说多元化,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我们的融资大概是什么状况呢?2004年整个中国银行体系人民币贷款2.2万亿,大家注意单位,通过证券市场,债券、股份386亿,2.2万亿对386,这是一个非常畸形的体系,所有的融资都指望着银行,这形成一个什么结论呢?现在大家经常担心,把钱财在银行了,银行怎么用我的钱,会不会弄没了,直接表现在不良资产。中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并不能完全怪我们银行体系自己,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社会结构严重依赖银行,整个社会经济波动的风险最终还是在银行,今天上午见到几个海外的金融机构,他们反复盯着我问这个问题,这一次波动,银行系统是不是又有很多不良资产。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20多年里面,中国这一次梳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97年到现在大概是两万亿财富被浪费掉了,如果这两万亿用的比较好了,我们小康来的更早。这个浪费掉了,我们说这两万亿怎么浪费的呢?

  我们做了一个时间序列的分析就会发现,并不是20年里面,一年一千亿这么积累下来的,它是非常密集的在几个经济的大起大落的转折时期形成的,经济大起到大落,银行体系来不及判断企业效益好坏就形成不良资产,最密集的是92,93年,97,98年这几个转折年份,其他的年份,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状况是不错的,是有相当高的质量的,就是这几个经济大起大落的时期。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扩张的时候,经济上调的时候,企业利润比较好,所有的资金都是来源于银行。经济一紧缩,效益差了,最后风险都是银行的,银行是谁的?银行是大家的,为什么呢?它的资本金只有8%,剩下的92块钱是公众的储蓄,我今天看到一个数字,比如说钢铁。钢铁1—10月份,钢铁还在前五大新增利润最多的行业,到10月份,11月份就消失了,效益大幅下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现在生产能力达到1.2亿,在建的还有七千万吨,拟建的还有八千万吨,这些背后都是银行贷款的支持。它不可避免的会形成新增加德国这些不良资产。我们今年实际上从监管部门公布的数字来说,不良资产在下降,但是实际上如果考虑到我们现在国有银行的改制,剥离这些数值的话,实际上银行的不良资产一直在上升。我们说这一次已经做的是相当不错了,为什么呢?我们说这一次影响会比前几次的要小,就是在于我们银行对于风险的控制比较到位,准备金的提取比较稳健,原来放一笔贷款,不良资产准备提的不足,现在提的很充足,出现了不良,对银行有冲击,但是没有想象的前几次那么大,但是至少它也是一个国民财富的浪费。所以我们想跟全面小康相配套的金融体系必然是要多元化的,不能过分的依赖银行贷款。比如说中国的企业为什么这么容易,我们说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是4—5年,经不起一轮宏观调控紧缩就得关门,很难出现一个经营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大型的企业,金融大起大落是一个原因,信贷一紧缩他就受不了。在美国这样的体系里面,对于银行体系的依赖占整个企业的融资20%,不到30%,它有很多选择,银行不贷我我就发债,我私募。房地产企业严重的依赖银行贷款,一紧缩,最高兴的人之一是海外的基金,紧缩的越厉害,我就就比较强的谈判能力,以比较好的价格拿到比较好的项目,我可以很优惠的把你的股权买过来。

  我做一点小结,第一个,评价全面小康的进程中,呼吁大家要关注金融体系的质量,金融服务的质量,因为它直接涉及到大家创造财富的保管,使用,运用的效果,乃至整个经济增长的质量,它是整个经济增长的核心,仅仅靠GDP的增长,提醒大家一回过头来想一想1840年,中国的国力很强大,金融体系很衰落,人家是大规模现代化的银行,我们靠着钱庄,靠着口诀,靠着师傅带徒弟,这样的金融体系怎么可能支持呢。每次去平遥感触就很多,如果他总部不在平遥,在北京和上海,中国的这些金融家是有足够的智慧来进行现代银行的改造。

  第二点,跟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相配套的金融体系,应该是给我们的投资者,居民多元化的投资工具选择的体系,整个融资结构上来说,不能单纯的依靠银行,而应该是多元化的,多种选择,这样才可能使整个储蓄运用更有效率,资源更有效率,创造的财富才更大,更有活力。所以我想今天讲的就是这些,讲的不对的地方,大家多多指正,谢谢!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