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综合小康指数:房价物价连续两年最受关注

2017-01-16 15:55:34 来源:中国小康网-小康杂志社 作者:苏枫 责任编辑:庞瑞泽 字号:T|T

  2011年,“三公”话题不断升温。长期以来,公款出国旅游、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向来为百姓所诟病,而对公开“三公”经费开支数据,官方行动迟缓,民间多有议论。2011年,晒中央各部门 “三公”账本成为了现实。无论是对科技部第一个“吃螃蟹”的热捧,还是对姗姗来迟的“三公”数据的热议,以及对迟迟没有公开“三公”数据部门的讨伐,这一话题始终吸引着中国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目光,热议不断。

  虽然与百姓的期待相比,此次“三公”经费公开无论是公开内容、公开方式还是公开进度,都有较大差距。但是,此次“三公”数据的首次公开亮相,其积极意义却值得肯定。这是打造“阳光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一步。

  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说,2011年是波澜不惊的一年。今年,教育改革的关注度排名第八,较2008年下降了三个位次。

  《小康》杂志于2011年9月在全国31个省份开展的“公众眼中的中国教育”调查显示,“择校问题”被选为“2011年中国公众最关注的十大教育问题”之首。另外,教育质量、教师素质、教育费用负担过重也颇受关注。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政府的职责是尽可能实现公办学校的均等、优质。民众对教育更高层次、更个性化的需求,如专业的篮球学校、外语学校,应该交给市场来满足,而不是政府来包打天下。政府要尊重民众的选择性需求,而不是简单地禁止择校。“中国目前的教育格局是:该负责的没负责,该放开的没放开。”朱永新说,解决目前的问题,政府与市场并不矛盾。政府主抓公平,管好公立教育;市场主导效率,就能形成多元化的教育格局。

  《小康》调查显示,六成中国家长和学生对国内教育表示“不满”。超九成家长有意愿送孩子去香港或国外接受教育,近六成受访学生和家长认为,中国最好的大学在香港。受访者认为,目前内地高等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教学质量不高”、“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

  “就业”问题2005年未进入前十, 2007年排名第九,2008年和2010年分别排在第七和第八位,今年继续下降,排名第十位。这些年,中国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感受尤深,这也助长了非常态的“公务员考试热”与“考研热”。

  行至年尾,回望这一年,有许多问题,虽然排在不显眼的位置,却是这一年中国人议论的焦点,也为来年的舆论关注埋下了伏笔。百姓面对家庭账本时能否舒展开眉头?慈善事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民营企业的生存状况能否有所好转?流浪的少年何时能够归家?留守的孩子何时能够与父母团圆?

  问号连连,且待来年。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