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走出一条“非遗+扶贫”致富路

2020-09-14 16:56: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晓东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四川凉山走出一条“非遗+扶贫”致富路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靳晓燕 郭俊锋

  “男性绣师作品有什么不同?”“更有力道!”

  在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牛牛坝乡北辰社区彝族刺绣工作坊车间,有一名“男绣娘”——海来拉都。他是这里唯一的男性,却拥有出众的刺绣技艺——一件绣品衣服能卖到3000元。

  “非遗+扶贫”,让从小就喜欢刺绣的海来拉都,找到了施展技艺之地,也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门路。

  近年来,凉山着力将彝绣、银饰、漆器等众多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转化为脱贫生产力,既带动了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走出了一条“非遗+扶贫”的致富道路。

  就近灵活就业

  凉山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传统手工技艺,具有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优势,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8月下旬,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记者来到了凉山州越西县乐青地乡瓦曲村一家银饰作坊,工匠们正全神贯注地制作各种银饰,头饰、耳环、领牌、胸牌、手镯、戒指等在竹篮里分门别类地堆成了小山。

  “这里一天加工的银饰有二三十斤。”作坊主曲木阿且是州级非遗传承人。前几年,驻村第一书记找到他,请他教村里的贫困户做银饰。他作为党员,一口答应,开坊授徒,吸引了30余人常年学艺、务工,一年能卖出银饰产品好几吨,带动全村数十户走上了致富道路。

  在脱贫攻坚战中,瓦曲村坚持“党建+非遗+扶贫”工作思路,先后培养吸纳10名优秀银饰加工从业者成为党员,发挥好党员干部“传帮带”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1个党员+1个大户+1个群众”的结对帮带机制,带领村内群众致富奔小康。

  村民们或自己开坊,或学艺务工,除满足本村村民就业需求之外,还吸引了大量邻近村民来此就业。邻村村民威色达尔子在曲木阿且的作坊务工已有好几年了,每天100多元的收入,让他家早早地告别了贫困。

  目前,瓦曲村全村360户中有200户从事银饰加工,产品远销成都、上海等地,全村年产值达4000万元。

  “彝族人对银饰的钟爱,是沿着血液,从祖先那里传承而来的,我要将它继续发扬光大。”曲木阿且说,彝族银饰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正成为推动大凉山脱贫的重要力量。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