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探伤工:凌晨“出诊”到地下三十米

2020-05-25 17:03:59 来源:央视网 作者:孙宏阳 责任编辑:田小介 字号:T|T

  近些年,由于4号线延长运营时间,勤拉快跑,加大了钢轨磨耗和鱼鳞纹、核伤等疲劳伤损的发展速率。面对这样的挑战,闫磊和同事们加大了探伤数据分析力度,并对重点地段采取加密探伤周期等措施,确保设备安全。

  “一处头发丝粗细的钢轨内伤,如果放任其发展,也可能造成断轨的安全事故,容不得丝毫马虎。”再出色的“地铁B超医生”,也有焦虑的时候,生怕“漏诊”“误诊”。为此,京港地铁在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成立了探伤培训基地,即使是闫磊这样的业务能手,也要和所有探伤同事一起定期参加培训。闫磊还收集着许多钢轨伤损“标本”:烧伤、核伤、裂纹、轨面龟裂、掉块、灰斑……他常让徒弟们研究、检测、解剖这些“标本”,积累“临床”经验。

  每年徒步探伤上千公里,地铁线路上多少组道岔,每组道岔距离车站多远,闫磊早已铭刻在头脑里。即使不在现场,他也能准确描述出每个区段的钢轨环境状态。十年探伤工作,闫磊没有一处“漏检”。

  常年昼伏夜出,闫磊少了许多陪伴家人的时间。“我们上班时家人在睡觉,我们下班要休息了,家人却要起床工作了,这也许就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吧!”

  由于工作特点,他6岁的大儿子和3岁半的小儿子都在陕西老家,由父母帮忙照看。每天下班再累,白天他也会抽空跟儿子视频。为了让孩子了解爸爸的工作,闫磊给他们拍摄了自己的工作视频和照片。“爸爸,你在探险吗?好酷!”看着视频中头戴安全帽、拿着手电行走在隧道中的爸爸,儿子也嚷嚷着要跟着爸爸一起去探险。每当这时,闫磊都会自豪地说:“对,爸爸在探险,消灭危险,保护成千上万乘客们的出行安全!”

  原本计划春节后回家陪陪孩子,但是因为疫情,闫磊始终坚守在岗位上。“16号线中段马上要开始验收了,我们会为了保障线路顺利开通而做好各项验收、检查工作。”

  虽然过着昼夜颠倒并且与父母、孩子异地而居的生活,但每当结束了一夜工作,坐着早班地铁回出租屋的时候,看着天色渐渐变亮,看着那些行色匆匆的乘客,闫磊就会感觉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我们在乘客看不见的角落,守护着他们的出行安全,让他们平安抵达目的地,我很自豪!”(记者 孙宏阳)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