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柠条一样的硬汉子 把根扎在毛乌素沙漠四十年

2018-12-03 16:05:16 来源:央视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田小介 字号:T|T

  “树苗不隔夜”,在白芨滩是不成文的规矩,当天拉来的树苗不管多晚都要立刻栽上。伴随这个规矩的是王有德和职工们不分昼夜地苦干。在宁夏,一提起白芨滩林场,人们总是会说:“白芨滩的今天是王有德他们苦出来的!”

  治沙的人说:养个娃娃容易,在沙漠里种棵树难

  王有德和职工哭过鼻子流过泪,千辛万苦栽好的树苗,常常一夜之间就被风沙埋葬。苗被毁了,就把苗补上,风沙不断埋,他们就不停补,直到树木成片,把流沙牢牢地锁住。日复一日,早出晚归,他回家只带一样东西,那就是沙子。妻子说他把沙漠绿化了,却把家给沙化了。

  纵横相连的草方格沙障是林场工人们用麦草扎在沙土里做成的,一个一米见方的草方格至少要20锹才能完成。千万锹铺出了漫无边际的草方格地毯,罩住了滚滚流沙。终于,沙漠绿了。他们以每年造林两万亩的速度,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绿色屏障,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光下苦力不行,还得会动心思、想办法

  王有德创造了“六位一体”治沙模式,在外围建灌木固沙林,周边建乔灌防护林,内部建经果林、搞养殖业、种牧草、做沙漠旅游业,要求每个职工不仅要1年挖一万个坑、栽1万棵树、扎1万个草方格、治沙面积100亩,每人还要能从治沙中实现1万元以上的收入。

  “现在俺们也住上楼了,自己家里也有车了,家里电器也全着呢!一年收入嘛,像我这个种花一年下来也有个十二三万。”职工们从沙海中享到了甜头,大家治沙造林的积极性更高了。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