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宝宝”诞生记:比预产期提前8天 全车厢人鼓掌

2017-02-01 19:20:17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李煦 字号:T|T
  为了省钱,牛普津给怀有身孕的贾润霞买了一张硬卧,自己却独自坐在硬座车厢里。当列车快行驶至湟源站(注:K918列车经过此站,不停车)时, 海拔2000多米,贾润霞的肚子有了反应,乘务人员赶忙找来牛普津,给他安排一个硬卧,以方便照顾怀有身孕的妻子。

  此时,列车距离西宁站还有约一个小时车程,但贾润霞似乎等不及了。

  贾润霞向澎湃新闻回忆说,当时,她肚子疼得厉害,临产前的情形记不太清楚,但丈夫牛普津至今记得,她躺在卧铺车厢里,不停呻吟,全身是汗,感觉马上要生了。

  卧铺车厢的“临时产房”

  当年33岁的贾廉洁是K918次列车的列车长,得知情况后,她赶紧吩咐在卧铺车厢布置一间“临时产房”。

  “临时产房”由贾润霞所在的14车厢改造而成,乘务人员迅速将这间卧铺的其他乘客转移,并在外面用白色的床单拉起门帘。

  贾廉洁告诉澎湃新闻,当年她在列车上已工作14年,类似的情况遇到很多,但孕妇直接在列车上生产的很少见,一般都能坚持列车到站。

  为此,贾廉洁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在车厢搭建了“临时产房“,另一方面则联系好车站,安排救护车到站等候。然而,贾润霞等不及了,“婴儿的头已经微微露出”。

  青藏铁路265/6次列车的列车长海娇是当年K918列车的救护员,当年她21岁,刚参加工作不久。1月30日,海娇告诉澎湃新闻,当时,她在8号车厢,当列车即将进入湟源站时,列车长贾廉洁用对讲机通知她,“车上有一名孕妇即将生产,让我携带好车内医疗器械,赶到14号车厢”。

  海娇是当时车上唯一的救护员,但并非学医出生,平时虽接受过一些急救培训(包括接生方面知识),但真正要动手接生还是第一次。

  海娇回忆,她赶到现场时,孕妇贾润霞已出现约3分钟间隔一次的阵痛。

  海娇铺好床垫,让贾润霞躺在下铺上,贾廉洁则安排乘务人员、前来帮忙的乘客在门外手举白色床单,充当门帘。

  海娇和贾廉洁将剪刀等医疗品消毒,贾润霞的丈夫牛普津显得非常紧张,“在卧铺走廊外不停搓手”。

  危急时用饮料瓶给孕妇吹气

  贾廉洁告诉澎湃新闻,她有一点救护经验,但不懂接生,在帮助贾润霞助产过程中,也是险象环生,但幸好是“二胎”,整个生产过程还算顺利。

  贾廉洁说,当婴儿头部慢慢露出时,他们发现婴儿颈部被脐带缠绕,脸色铁青,几乎没有呼吸,大家都被吓住了,不知道怎么办;她只能硬着头皮上,脑海里回想着应急演练时的操作要点,在解开脐带时,她又口对口地将卡在婴儿喉部的胎便和羊水吸出。

  海娇回忆,由于是二胎,生产时还比较顺利,但孩子出来后,孕妇的胎盘还没有出来,相当危险。

  当时,“产房”外有一些前来帮忙的乘客,几名有生产经验的乘客建议说,用瓶子对着孕妇的嘴吹气,以增加腹部用力辅助生产;列车长贾廉洁让孕妇口含饮料瓶,让人给孕妇吹气,贾廉洁则对孕妇腹部进行揉搓,双管齐下,最后实现顺产。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