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俊:北川羌族自治县“三三”模式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18-03-09 15:57:26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赖俊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筑牢“三支撑”,打好“组合拳”

  增收、基础设施、民生兜底是贫困群众脱贫最大的软肋。北川紧紧锁定群众增收、基础设施改善、民生兜底“三大支撑”,持续发力、全力攻击,打响打赢脱贫攻坚战。

  1.筑牢增收支撑。脱贫的根基在产业,难点在增收,念好“山字经”,千方百计鼓起贫困群众“钱袋子”。产业增收带动。推动种养扶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出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奖补办法》等支持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鼓励20户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26个专合社助力脱贫奔康,围绕“短、中、长”期增收,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发展中羌药材、花魔芋、羊肚菌、白山羊、林下鸡等特色种养业,有效带动3700余户贫困户增收。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乡村旅游扶贫,加快36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打造,探索推广“依托旅游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开发旅游商品”等旅游扶贫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土特产纪念品等富民业态,带动3000名贫困群众从事旅游业,人均增收7000元以上。推动电商扶贫,变产品为“商品”,2000余名贫困群众从事电商经营活动,仅“普网·药博园”就与群众共建标准化中药材基地6000余亩,带动药农人均增收3000余元。集体经济推动。管好用好四项基金,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指导意见》,深化“村集体+能人”“村集体+合作社”“村集体+种养大户”等六种模式,通过股权量化、托管经营等创新投资收益模式,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全县55个贫困村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益,退出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人均达到6元,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46元以上,实现长期稳定持续增收。就业创业促动。落实1000万资金为1380名贫困群众提供公益性岗位,每人每年补助7200元,鼓励贫困群众自力更生。依托羌山雀舌、西羌莫尼山庄园等龙头企业,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组织春风送岗位、招聘活动周等活动,累计引导10000余名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实现就业脱贫。加快建设电商港、药博园、双创谷等创新创业平台,持续开展“羌山英才”选培活动,鼓励优秀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回引,带动近万名贫困群众走上创新创业道路。

  2.筑牢基础支撑。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先行条件,全力攻坚。住房更“好”。采取遵循群众意愿、保留北川民居特色,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貌的方式,政府发力、群众接力,大力推进易地搬迁、“五改三建”等项目,坚持全域危房改造,注重禹羌文化特色,实现了房屋整体安全化、房屋外观整洁化、生产安居舒适化,让贫困群众住得安全、住得放心。道路更“畅”。要致富先修路。纵深推进交通攻坚大会战,着力解决偏远乡镇群众出行难,安昌河大桥、桂溪大桥维修加固,墩青路、北松路水毁道路修复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完工,跨湖大桥加快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让更多的北川产、北川造运出羌山,带动贫困群众踏上致富路。乡村更“美”。引导乡镇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安昌、擂鼓等特色小镇加快建设,2017年计划新建幸福美丽新村70个。彩化绿化美化亮化行动如火如荼,农村电网、网络通信实现全覆盖,“WiFi进村”网络信息扶贫试点走在全省前列,贫困村“一低五有”、贫困户“一超六有”全面达标,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

  3.筑牢兜底支撑。民生连着民心,北川加大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大事。教育扶贫为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评估,率先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午餐政策和民族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争取资金资助,近万名贫困学生走进课堂,贫困家庭学生无一人因贫辍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坚持职业教育引领,七一职业中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其中贫困学生比例达20%,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以上,力争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医疗扶贫助民。落实“十免四补助”,推行大病医疗保险和分级诊疗制度,农村新农合参合率达100%,贫困群众个人医疗费用县内住院“零支付”,受益贫困群众达11000余人,绝不让贫困群众因病返贫。社会保障扶贫惠民。设立专项财政资金,补贴购买“新农合”和小额人身保险,社会保险实现全覆盖。建立保险、救助等风险防控机制,救助贫困群众达5000余人。推广农村小额保险、农房保险、农业保险,群众抗风险能力有效增强,不断提升“两线合一”水平,实现了“一网兜底”应保尽保。贫困群众、特殊群体衣食无忧、老有所依。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