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郭玉献:把卤蛋变成“金蛋蛋”

2020-08-07 19:29:43 来源:人民网 作者:张鸿雨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近日,郏县薛店镇韩店村南头的隆鑫食品有限公司内,处处弥漫着卤蛋的香气。

  经过严格消毒后,笔者进入繁忙的车间。身着防护服、头戴工作帽的师傅有的忙着给即将入卤锅的蛋剥壳,有的忙着出锅,有的忙着包装,有的忙着装箱。

  “今天的活儿快干完了,一会剥掉壳的鸡蛋入锅煮,再有10分钟就下班了。”韩店村69岁的王玉玲一边干活儿一边说。

  “现在是淡季,有订单我们才生产。另外,卤蛋车间温度高,不能让工人长时间待在这里,能提前就尽量提前下班。”公司负责人郭玉献说。

  郑州接续追梦

  郭玉献出生于1970年,虽说刚过了50岁生日,但黝黑的皮肤、斑白的鬓角,让他看着比实际年龄要老几分。

  “挣钱不容易啊!早些年我一直在外打工,孩子老人管不了,老母亲今年91岁了,我不得不回来。”谈及创业经历,郭玉献说。

  韩店村毗邻汝河,沙土地多,跑水漏肥,辛苦耕作只能维持温饱。1991年结婚后,郭玉献与妻子赵爱琴一起蹬着三轮车批菜卖菜,还在农村集市上卖过鞋子和衣服,但也挣不到几个钱。几年后,他们决定到郑州打工。

  起初,夫妻俩跟着老乡到一个商贸城给一位温州老板装卸车。“搬一件健力宝或者纯净水三分钱,俺俩一天能挣一二百块。夏季生意好时,一天能挣二百多块。”郭玉献说,因为他们踏实肯干,这位老板转行时把他们介绍给了一位卖卤蛋的温州老乡。

  “这个老板看咱厚道,制作卤蛋的整个流程都让咱体验了。”赵爱琴说,2006年夏季,做卤蛋的老板因家中有事结束了生意,临走时把卤蛋设备和顾客的电话号码全送给了他们,嘱咐他们好好干。

  返乡奋起筑梦

  “人家不要咱一分钱,机会哪里找啊!有设备,有销售渠道,我们也掌握了制作技巧。”郭玉献说,担心郑州的房租贵,加上当时儿子已上小学,他们便雇了一辆车把设备拉回老家,建起了厂房。两个月后,第一锅卤蛋制作成功。

  一个鸡蛋也就两三分钱的利润。他们买了一辆二手机动三轮车,便于下乡收鸡蛋,把做好的鸡蛋送到县城附近的物流公司。

  “这是吃的东西,咱务必得把好质量关,必须让批发商和客户、顾客放心。”郭玉献说,下乡收购鸡蛋时,他一个个地挑选,不是新鲜的不要,个头太小的也不要。尤其是卤汤用的原材料,他多是到超市购买,同时保存好购物票据,做好台账。

  以诚信赢遍天下。渐渐地,他们在保存原有客户基础上,又开拓了周边七八个县市区的市场。14年来,他们的送货车已由机动三轮变成厢货车,夫妻俩还各自有了轿车。

  带贫同心圆梦

  卤蛋销售量不断攀升,车间用工量也越来越多,郭玉献夫妻最先想到的就是村里的贫困户。目前,车间长年用工15人左右,其中有9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和玉玲姐在这儿干六七年了,一天忙五六个小时,一个月1600元工资,家务事和地里的农活儿都不耽误。大家在一起干着活儿,快快乐乐,比在家闲着强多了。”68岁的贫困户王尽贞说,她丈夫去世28年了,孙子孙女在外地上学,她回到家没一个人说话,在这里上班是她最快乐的时光。

  48岁的吴念学主要负责真空包装。平时不善言语的他说:“去年底俺家脱贫了,很感谢玉献给我发工资。”

  韩店村党支部书记刘秋路说,吴念学因为家境贫困,直到40岁才娶了个智障女为妻,母亲又年迈多病。如今有了低保、公益岗位收入和工资,他家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这几年经济形势不太好,卤蛋利润越来越薄。虽说我自己挣钱不多,但是能带动大家脱贫还是很开心。我会争取保持现有规模,继续带领大家干,努力把卤蛋变成脱贫的‘金蛋蛋’。”谈及未来,郭玉献笑着说。(郏县县委宣传部 张鸿雨供稿)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