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翻译胡婧:和命运抗争的35年 冲破束缚唱响自由

2020-04-04 22:55:51 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雪迎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故事从相依相伴的小鸟和老鸟开始讲起。

  女孩出生3个月时就被医生断言“长大后生活不能自理,认不出父母,不会笑”,父母不愿放弃,为了渺茫的希望四处求医进行康复治疗。终于,女孩3岁开口说话,10岁学会站立,12岁能独立行走……重度脑瘫患者胡婧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艰难成长到16岁,她惊恐且迷茫,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将来怎么才能实现自立?

  “我一直在‘老鸟’的保护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完全没有自理能力,以后等‘老鸟’老了,保护不了我了,怎么办?”对胡婧来说,损坏的脑细胞犹如最坚固的牢笼,将她的肢体囚禁,但她渴望冲破牢笼、寻找自由。

  那时,胡婧非常害羞,家里来人必定躲起来,不得不与陌生人交谈时,她紧张得呼吸急促头冒冷汗,说话对她来说本身就是一项挑战,10岁以前,甚至连父母都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16岁时,她对英语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开始自学,她发现英语比汉语简单,只有26个字母。母亲常常唠叨:“天天就知道叽里呱啦学这些洋玩意儿,有什么用?还不抓紧时间锻炼!将来我们不在了,有你受的罪!”

  胡婧知道自己的身体无法变得更好了。那双不听使唤的手总与她作对,当她想翘起大拇指,指头会蜷起来;连胳膊的位置都老是变化,第一天弯曲在前,第二天背到身后,第三天交错到腰部,有段时间胳膊的位置刚好在嘴巴附近,她第一次兴奋地自己拿勺颤巍巍地吃饭,这种独立的喜悦半个月后彻底终结,因为胳膊位置又变了。

  胡婧明白,如果不能在思想和精神层面实现自立的话,人生就彻底完了!她不愿把自己禁锢在10平方米的小屋里,她渴望更多的自由,想通过一些办法在生活上实现更大的自主能力。比如,她希望能够像正常人一样接听门铃电话,在清晨起床的第一时间用脚操作iPad听书……所有的要求,宠爱女儿的父亲,都用自己智慧改造的“小机关”一一实现。

  胡春夏笑称自己为“女儿奴”,他说,“陪伴女儿治疗的过程,就是一个字,熬!”

  “最麻木的阶段是你看不到任何希望,一次在北京住院,胡婧持续高烧一个多月,我每天都迷迷糊糊的,也差不多一个多月没睡觉。”胡春夏说。

  印象最深的一场对话发生于女儿5岁时。

  “爸爸,我怕长到7岁。”

  “为什么?”

  “如果长到7岁,我的病还没好,就耽误上学了。”

  这番话让胡春夏的心在颤抖,“我没想到她的心中还藏着如此深的忧虑,从那时起我暗下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来满足女儿的心愿。”

  因为身体原因,胡婧到学校旁听了几个月就被迫回家自学,为了不让女儿和同龄人脱节太严重,胡春夏让女儿一边治疗一边学文化,并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进度学习,断断续续地请一位数学老师辅导作业。

  听说电脑可以学更多知识,1993年,胡春夏为9岁的女儿买了第一台286电脑。第二年,他向同事借了9000元,借出差的机会在北京中关村组装了一台486多媒体电脑带回家。此后,胡婧成为我国最早一批网民。虽然生活中的胡婧是封闭的,但互联网连接了更广阔的世界。

  “带着脑瘫去操作计算机的感觉,有点像一个平时极少读诗的人,却想把莎翁十四行诗译成中文,或把李白的绝句译成英文。”胡婧说。

  第一台电脑被委屈地放在缝纫机台面上。她踮起脚尖,努力将身体凑近,集中全部意念,才能勉强伸开右手无名指和小拇指,带动肘关节和腕关节,瞄准键盘上的按键。

  “啪”地一声,抬头一看,屏幕上显示的字母却并不是胡婧希望看到的,只得删掉重来。在肢体完全不配合时,她只能让父母代劳。

  虽然操作起来很慢,但在电脑上,胡婧能做练习、看讲解、学知识,帮她实现了写字的愿望。

  16岁的胡婧开始疯狂地学习英语,各种电视英语教学节目,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除了睡觉以外的时间都在背单词,连吃饭、散步、洗澡、上厕所的时间也不放过。

  “我请母亲用笔圈出不认识的单词,逐一查电子字典,然后让母亲在生字旁边注上中文释义……有一天,我偶然打开英英词典,竟然看懂了上面的释义!”胡婧说。

  从小,胡婧害羞又胆小,不愿面对别人异样的目光,久而久之便养成了缄口不言的习惯。

  16岁时,她意识到父母不可能一直在身边为自己代言。

  在网络上,胡婧尝试和北京的高中生用英语聊天,发觉自己连最基本的hello都不会拼。她开始逛英语学习论坛,在BBS上安营扎寨,每天绞尽脑汁用英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网友聊天,其中包括业界精英和外国友人。BBS版主是加拿大外教David,他把远在加拿大的姐姐Mary和姐夫Ben也请了进来,只要有人希望得到帮助,他们都会热心地答疑解惑,仔细修改习作。

  2001年盛夏的一天,母亲出门买菜,家中剩下胡婧一个人。她走到电话前,用颤抖的手指按下一串电话号码。可电话还未接通,她立刻挂断。这样重复了几次,终于,电话接通了,那端传出了悦耳的“hello”。胡婧感到自己马上就要窒息了,她从紧张的喉部挤出一句并不连贯的问候语。

  “第一次通话大概持续了两分钟,聊些什么,早已不记得。但挂上电话的那一刻,我永生难忘:面对空无一人的客厅,我像疯了一样又哭又笑,大喊大叫,I made it! I made it! 那年,我17岁。”胡婧说。

  这一年冬天,David来新疆任教,特意来家看望胡婧。那天,他们找各种各样的话题,不间断地用英文说了8个小时。

  胡婧和人生经历丰富的Mary成了无话不说的忘年交。她们聊彼此的生活、爱情、人生观、困惑、未来,Mary的热心肠和无所不谈让胡婧敞开心扉,3年间通了上千封Email。

  2004年,胡婧通过邮件向Mary讲述自己的消沉和困惑,不知道今后能干什么,找不到人生价值。之后不久,Mary和Ben给胡婧邮寄来了两本英文小册子,希望将其翻译成中文。胡婧的译文不仅得到英文老师认可,还被Ben赠给了一家图书馆。这件事让胡婧意识到,自己可以对社会产生价值。

  她开始接触中英翻译工作。第一单是一个工程招投标项目,稿件全文充斥着专业术语,第一句话就把她难住了。她每天清晨6点起床,半夜2点睡觉。一周时间共翻译出26119个汉字,赚得1667.14元。对于她和父母来说,这无疑是一针强大的兴奋剂。

  胡婧先后翻译了《莱西回家》《梦想,在路上——带着脑瘫去生活》《世界边缘的桥梁》《一位生态学家的孕育之旅》等5部英译汉著作和1部12万字的汉译英著作,加上承接的各类翻译稿件,总计翻译作品200多万字,涉及商贸、法律、艺术、文学等多个领域。不论从翻译质量还是数量而言,这都是许多专业译者难以达到的成绩。

  《梦想,在路上》的主人公斯蒂芬·丹齐格同为脑瘫患者。他勇敢追梦,成为心理学博士和知名摄影大师。胡婧最喜欢文中那句:“不论是什么原因,只要放弃工作和生活上的机会,我们就是在错过生命!”

  《一位生态学家的孕育之旅》是胡婧迄今为止最喜欢的译作,她小心地筛选使用最准确温暖的译文:你的左手从襁褓上面晃了出来,可你还是没有醒。小手背上的血管走向和我的一模一样。我一刻不停地看着你,欲罢不能。难怪妈妈们都声称自己记不清分娩时的情形……

  翻译的过程让胡婧深刻“体验”了一位母亲十月怀胎的经历,她说,“文中温情而坚定的描述,让我幻想自己出生时,妈妈对我的感情。”

  2016年,胡婧接受了手术治疗,颈椎内植入了2根钛棒和14个钛制螺钉。现在,胡婧愈加注重身体健康,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制订工作学习计划,睡眠保证8个小时以上。

  她还让父亲用两只洗发水瓶制作了一个沙漏。“流动的沙子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沙漏可以让我更加清楚地看到时间。人的时间有限,除去吃饭睡觉,可利用的时间并不多”。

  多数翻译合作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外地客户并不知道她的身体情况。“这让我感受到了平等竞争的快乐”。

  2011年,胡婧荣获有“中国翻译界奥斯卡”之称的第23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汉译英组优秀奖;2016年,胡婧参加英国皇家特许语言家学会高级翻译文凭考试,这是中英文翻译界最高水准的测试。得知胡婧的身体状况,英国皇家特许语言家学会上海分会专门派一位监考官,在胡婧家里设立了一个特殊考场,并为她将7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延长至8个小时。半年后喜讯传来:胡婧获得中国区最佳考生奖。那场考试,全国只有23%的考生通过。

  随着学习与实践的深入,胡婧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专业上存在的“硬伤”: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学识严重不足。她告诫自己,外语能力与母语能力对于翻译而言同等重要。她觉得,一个民族不懂得自身逝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就像一棵没有根的树。

  2019年,胡婧邀请两位喜爱历史的脑瘫患者一起,创办了微信公众号“PEA中英双语历史文化趣谈”,主要讲述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志在成为一名跨文化交流的使者。

  近几年,胡婧发现父母渐渐老了。“最困难的瞬间在未来,他们已经不可能像小时候那样无条件地、不睡觉地照顾我了,如果他们生病了,我该怎么办?”为了应对父母的衰老和自我生存,胡婧希望实现经济的独立,来解决日后遇到的难题。

  胡婧最爱她翻译的诗歌《笼中鸟》:笼中鸟发出惊惧的颤音,歌唱心中未知但依旧向往的一切,旋律响彻远处的山丘,因为这只笼中鸟在唱响自由。在她看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笼中之鸟,思想与眼界是囚禁我们的囹圄。只有无所畏惧地备战天际,才能在契机来临时,冲破束缚,唱响自由。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