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巴象鼓舞 民族舞蹈“活化石”

2021-04-21 14:19:12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王波 李兴罡 苏定伟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巴象鼓舞”表演。视频截图

  华西都市报讯 没有哪一种风俗在阆国流传这样久远,历久弥新。起源于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时阵前造势威震敌胆的鼓舞,尽显“巴国勇士”风采。公元前2世纪初,宗人帮助汉高祖平定三秦时又再现风采。“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深得刘邦赏识,后被引入汉宫,定名“巴渝舞”。

  “巴渝舞”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虽数易其名,但却以其强大的民族生命力,逐步由武舞宫廷舞演变为祭祀舞庆典舞,在民间流传盛演不衰。1992年,四川省舞蹈研究所在阆中主持召开了“阆中巴象鼓舞与巴渝舞研讨会”,一致认为:阆中流行的“巴象鼓舞”,是“巴渝舞”的遗风,在国家民族舞蹈中独树一帜,是“舞蹈的活化石”。

  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

  画家、原阆中市美协主席陈文大介绍,“巴象鼓舞”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地方志《华阳国志》记载:“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前歌后舞,以凌殷人。”“巴象鼓舞”是阆中渝水土著巴族宗(板遁蛮)人继承其先祖“前歌后舞”传统,音响主要是由鼓、锣、呐喊组成,鼓点具有鲜明的节奏感:“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锣音随鼓点起落,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使人耳目惊心。舞者以待战、征战、凯旋等篇章变换各种大小队形,伴随鼓点铿锵呐喊“嗨嗨”声,威武雄壮气贯长虹,动人心魄,激人奋进,催人向前。

  “巴象鼓”的设计为长木柄兽皮圆形鼓,鼓直径约30/40厘米,双面彩绘阴阳图;柄长约80/ 120厘米,贯通鼓身,上端矛尖状露出约3/5厘米,下端由左手紧握于腰间;右手执长约60厘米之竹鞭,略呈弓把形,鞭端击鼓处微翘。“巴象鼓舞”的表演者为精壮男女,舞者头扎各色包巾,纹面或戴各种狰狞面具;上穿黑色对门襟衣服,袒露右臂,腰扎白色亮带;下穿青色过膝亮腿裤,扎黑白相间绑腿。赤脚穿草鞋,鞋鼻头扎一大朵红绒花。将“巴国勇士”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阆中是“巴象鼓舞”发祥地

  阆中是古“巴子国”的国都,“巴象鼓舞”和“巴渝舞”的发祥地。1959年,阆中文化馆组织的阆中“巴象鼓舞”队,参加了四川省民间舞蹈汇演并获“优秀奖”;1988年,阆中首次将“巴象鼓舞”运用于“川北灯戏”舞台表演,获得好评;1991年,阆中100人的“巴象鼓舞”队获得南充市第二届丝绸艺术节开幕式表演一等奖;1996年,四川省八运会开幕式大型广场文艺表演的“情满嘉陵”篇中,由400名武警官兵表演的《巴鼓庆盛会》舞,使“巴象鼓舞”威震海内外;2005年10月19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保护评审委员会”和省政府批准,将具有“唯一性、代表性、开发性”的阆中“巴象鼓舞”,报送国家相关部门和国务院审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每逢重大节假日,阆中就有跳“巴象鼓舞”的习俗,成为巴渝文化的烙印。3000多年来,“巴象鼓舞”在阆中绵延不绝,而今成为阆中重要的节庆活动和民俗。(王波 封面新闻记者 李兴罡 苏定伟)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