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皮影:人物造型生动 道具特色鲜明 以表演古代人民生活为主

2020-10-20 08:30:27 来源:三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明晓 字号:T|T

  皮影戏又名灯影戏、土影戏,是借助灯光照兽皮或纸板雕成的人物影子,由皮影艺人操纵表演,说唱戏文,以供人们观赏的一种集美术与文学、音乐与说唱为一体的综合民间杂技艺术形式。三台东临四川省盐亭,西抵四川省中江县,南接四川射洪,北壤绵阳涪城区,是川西浅丘地区。现有皮影道具地在三台县古井镇,东临潼川镇,南接下新乡,西与幸福乡接壤,北连万安镇。川北皮影传人为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从湖北迁徙过来的客家人,居住在古井镇风光秀丽的老观村。

  皮影上世纪初至五十、六十年代,主要分布于潼川、广化、塞江、石安、古井等乡镇,长期表演的有冯灯影、陈灯影、蒋灯影、何灯影、李灯影、潘灯影、刘灯影、熊皮影等。现存的皮影影子和道具仅在三台县古井镇新建场镇江波家。

  “川北皮影戏”的发展和兴盛时期在清末和民国年间,古井镇新建老观村群众都在五、六十年代曾观看过皮影艺术表演。关于皮影戏的历史渊源,还得从唐朝的民间传说谈起。据传唐明皇游月宫时,遇见了天上的美婵娟,回到地上后,整日忧心忡忡,心烦意乱,茶不思,饭不想,夜晚不能入睡。宫里的人们为了治好他的相思病,便在罩子铺里隔着蚊帐,剪着纸影,一边唱一边弄影子给他看,说是天上的美女下凡了。这办法很灵,真把唐明皇的心唱开了。后来兴盛起来,就成了今天的皮影戏。

  据史料记载,三台县皮影属川北皮影范畴,最早由陕西传入,兴盛于清末民初,皮影表演团体达30余个,制作和表演艺人达240余人,大多具有川剧、端公舞的基础。经查证《三台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有记载,三台皮影与“科班戏”、“木偶戏”有关。古井皮影是指现存于新建办事处江波家中的皮影影子和道具。江波的祖父江同鑫在刚解放时,凭着自己唱端公戏练就的过硬表演技艺,从50年代初到60年末,经常表演皮影节目,在当地有一定声望,常常观看的人数达数百人之多。江同鑫老人于上世纪80年代去世后,再无传人,由子江其林、孙江波保存皮影影子和道具至今。

  古井皮影属于川北皮影,同时又是四川大皮影类型。长约一尺五寸,以阴纹雕刻为主,特别是脸谱花纹为阴刻为主,非常透光明亮,灯光将脸谱照在幕布(亮子)上,连发丝和牙齿都清晰可见,且各种人物造型生动,服饰、道具特色鲜明。表演内容时代跨度很大,以表演古代人民生活为主。皮影影子全身关节13处,由头和装子两部份组成,头下做插头,装子颈部做插口,根据表演需要将不同的头和装子插入,便于人物造型的需要。影子制作过程分下料、放线、雕刻、上彩、缝缀、安竿等步骤。皮影影子包括装子类(文装子、武装子)、头子类,道具包括兵器类、摆设类和变化类。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