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区(滨江):上市企业数量位列全省县(市)区第一

2019-12-12 19:27:53 来源:人民网 作者:孟娇 责任编辑:李弋 字号:T|T
摘要】刚刚“官宣”要在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杭州高新区(滨江),喜报频传——12月10日,启明医疗港交所“敲钟”;11日,当虹科技科创板“鸣锣”。

  马不停蹄,上市公司的“滨江板块”再扩容。

  刚刚“官宣”要在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杭州高新区(滨江),喜报频传——12月10日,启明医疗港交所“敲钟”;11日,当虹科技科创板“鸣锣”。

  事实上,上市这部“连续剧”在高新区(滨江)已经“播出”了49“集”——截至目前,高新区(滨江)累计培育上市公司4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106家,上市公司数量在全市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并成为全省上市公司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今年,是我区自1996年以来,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一年。”高新区(滨江)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区新增上市公司7家,在全省县(市)区的“竞技比赛”中,高新区(滨江)拿下了新增和累计上市公司数量的“双料冠军”。

  上市公司为何能在高新区(滨江)出现“井喷”?“上市潮”的背后,又折射出高新区(滨江)怎样的发展逻辑?

  创新驱动快抓机遇

  跑出科创板“领头羊”

  7月22日,有中国版“纳斯达克”之称的科创板敲锣开市。虹软科技作为科创板AI“第一股”,也拉开了高新区(滨江)企业科创板上市的序幕。此后,安恒信息、鸿泉物联和当虹科技纷纷登陆科创板,今年,高新区(滨江)共有5家企业获受理,4家上市。

  高新区(滨江)高新技术企业云集,与科创板的定位和导向相符。科创板这块“试验田”无疑为“滨江板块”杀入资本市场提供了一条“快车道”,也为尚未盈利但市值规模较大的潜在新经济企业创造了更好的孵化空间。

  “人才带技术,技术变项目,项目融资金,实现产业化”,是科创企业成长的必要之路。该区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过去五年高新区(滨江)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累计支出达474亿元,占GDP比重保持在13%,这一投入是浙江省平均值的5.7倍。截至目前,该区拥有在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08家,瞪羚企业233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达325件。

  上市公司“滨江板块”要想持续保持优势,离不开上市后备梯队体系的构建,高新区(滨江)积极引导科技型创新企业加快股改。目前,该区拥有IPO梯队企业21家,pre-IPO梯队企业40家,后备企业数量全市居首,这也意味着为企业厚植沃土的高新区(滨江)“育苗成林”,将迎来收获期。

  “滨江有底气,也有实力成为全省第一个上市公司突破百家的县(市)区。”该区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造好“生态林”当好“护林员”

  跑出上市“加速度”

  造好上市“生态林”,高新区(滨江)从“育苗”就开始了。10年前的启明医疗,就是这片“生态林”中的小树苗。从仅有四五个技术员埋头研发新产品,到成为拥有中国首个经导管治疗人工心脏瓣膜产品的上市企业,启明医疗的背后始终有滨江“陪跑”的身影。

  “滨江的服务是很接地气的,从不空喊口号。”启明医疗有关负责人表示,从IPO开始,高新区(滨江)就紧抓股改、辅导、申报等上市重要环节,帮助启明医疗解决企业“不擅长的事儿”。

  既有“随叫随到、服务周到、亲清精到”的服务理念,也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该区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的实施意见》和“百家上市公司行动计划”,鼓励企业上市、挂牌以及并购重组,加大企业上市推进力度;该区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的上市企业专项培训经费,强化基础培育,健全上市企业全周期服务体系;为解决土地要素制约,高新区(滨江)力争为每一家上市公司供地。此外,为解决企业困难,已经分阶段对拟上市企业提前兑现房租、研发资助等扶持资金1.6亿元。

  接下来,为当好上市“护林员”,持续跑出上市“加速度”,高新区(滨江)将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区内产业发展。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