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溧水率先被列入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区

2018-04-04 15:13:47 来源:人民网 作者:陶燕燕 黄银萍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摘要】扫墓祭祖是清明最基本主题,人们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然而,随着节地环保“绿色殡葬”理念的不断推广,文明祭祀也在渐入人心。

  每年因祭扫树木枯死300多棵

  随着“绿色殡葬”理念的不断推广,鲜花祭祀也在渐入人心。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现场也不乏烧纸钱的市民。

  “毕竟这是多年历史传承下来的风俗,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改变。因此,我们这里免费为大家提供了环保桶。”戴文彬介绍说,在公墓入口处,摆放着多个环保桶,市民可将冥钱放在环保桶里进行焚烧,减少环境污染。

  然而仍有部分市民在墓穴旁烧纸钱,导致周围年前新栽的小树苗因高温而枯死。据戴文彬介绍,几乎每年清明节后,墓园内都要补栽三四百棵小树苗。他呼吁大家文明低碳祭扫,保护生态环境。

  对于每个墓穴上祭扫时留下的祭品,戴文彬表示,清明节后,不会立即清理。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清理枯萎的鲜花花束等,保持整个公墓干净整洁。

  绿色生态葬仍然难被接受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节地生态葬的理念也由来已久。节地生态葬主要是以骨灰存放、数葬、花葬、草坪葬、海葬、壁葬等形式安葬。

  推行节地生态葬,是为了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生态葬。尽管市里推行生态葬已经很多年,但是效果并不太明显,选择生态葬的市民仍然是极少数。

  在我区的美人山公墓内有一个生态花坛葬区域,占地25平米,使用可降解骨灰盒,预计一次性可容纳100个骨灰盒同时存放,可循环使用。“逝者火化后,骨灰装在可解性的骨灰盒中,然后在这里挖坑进行深埋。”美人山公墓负责人告诉记者。

  但令人尴尬的是,这个生态花坛葬区目前还无人存放。全区每年死亡火化人数有3000多人,选择节地生态葬数量很少。

  “大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死后没有碑没有名几乎都无法接受。而前来购买公墓的市民大部分都要求好点、大点的墓穴。”该负责人说。

  我区被列入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地区

  记者从区民政局了解到,今年,我区被列入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成为南京市唯一入选的试点区。而推进节地生态安葬,是此次创建试点的重要内容。

  据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区已编制了《溧水区殡葬设施布局规划》,考虑到农村公益性公墓多,土地浪费较为严重,本着合理开发使用土地资源,节约殡葬用地的原则,该规划还将殡葬设施重新布局,将公墓建设推向立体化、生态化、园林化、虚拟化。

  目前,我区有1座殡仪馆,设施简单、基本能满足遗体火化、告别等功能,丧事服务功能还需要大力提高;1座经营性公墓,可使用土地不足,急需选址新建;54座农村公益性公墓,其中镇级公墓9座,其余全部是村级公墓,分布散、规模小、辅助设施少,不能满足新时期群众丧葬服务的需求。

  通过殡葬综合改革,至2019年,全区8个镇街各新建或改扩建1座公益性公墓,对改扩建的公墓进行提档升级;各新建 1个立体式骨灰堂,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建设容量以满足20年以上的服务需求。新建一座服务完善、功能齐全、人文型、文明生态、园林式的殡与葬一体的人文园区。全区公益性公墓生态节地安葬率达到90%,经营性公墓生态节地安葬率不低于30%。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