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失落的艺术品构成了一座刻骨铭心的博物馆

2019-02-14 16:25: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综合 责任编辑:杨小兑 字号:T|T

  战争——1945年,随着伊明道夫城堡被炸毁,克林姆特的15幅作品不知所踪

  2012年,一共1406件打包好的失落艺术品现身德国艺术收藏家科尼利厄斯·古力特在慕尼黑的公寓。一次性发现如此多的宝藏,简直难以想象,但这提供了希望,其他一些消失的艺术珍宝,可能隐藏在某个地方等待被人发现

  二战期间,许多艺术品,特别是但不完全是欧洲犹太人家的艺术品,为了筹资出逃,只有被迫出售,或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没收。古斯塔夫·克林姆特的画作《特鲁德·斯坦纳》就是个例子。这一幅空灵的肖像画完成于1898年,是克林姆特的少作,那时他还没有成为维也纳社会的娇子。1938年3月12日,就在纳粹占领维也纳后,画中少女的母亲珍妮·斯坦纳仓促出逃。这一幅画被收缴,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抵税,尽管没有记录显示她家欠税;事实上,他们没有多少产业,也不可能欠税。欠税的借口是纳粹的惯用伎俩,用以夺走他们早就看中的东西。这幅画没收后的命运暧昧不明。1941年4月它被拍卖,此后再没有消息。特鲁德·斯坦纳十三岁就死了,这是她死后的画像,因此,这幅画的幽灵更加令人恐怖,它是幽灵的幽灵。

  但是,相比起某些已经遭抹杀的艺术品,《特鲁德·斯坦纳》下落不明的命运要好得多。塞雷娜·莱德尔(珍妮·斯坦纳的妹妹;她们都是普利策奖得主)收藏了许多克林姆特作品。1940年,就在纳粹浪潮卷来前夕,她从维也纳逃到布达佩斯。盖世太保打包了她家的藏品——包括所有的克林姆特作品——运到专门存放劫掠艺术品的伊明道夫城堡,这是纳粹的许多藏宝地之一,他们计划将宝物藏到战争结束后。但在1945年3月19日,希特勒下达了臭名昭著的“尼禄法令”,特别强调用焦土政策毁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以免落入来势汹汹的盟军手里,给他们送去利益。希特勒想到的是烧毁工厂、矿山和粮仓。不清楚他是否也想烧毁成千上万的艺术珍宝——这些艺术品主要通过从事艺术品和档案盗窃的纳粹组织“罗森堡国家指导总部”掠夺而来。有证据显示,希特勒可能不想销毁艺术品,因为他的私人秘书马丁·鲍曼就设法阻止奥古斯特·恩格拉布炸毁盐矿。恩格拉布是负责奥地利奥尔陶斯一处古盐矿中劫掠艺术品收藏设施的纳粹地方官员。古盐矿里藏了七千多件最珍贵的劫掠艺术品,包括米开朗琪罗的《布鲁日圣母》(1501-1504年)和扬·凡·艾克的《对神秘羔羊的崇拜》(约1432年)。恩格拉布决定按照他所理解的“尼禄法令”执行,而鲍曼认为,希特勒的意思是只炸掉盐矿出口,将盐矿封起来,不准盟军进入,由此保存里面的艺术品。幸运的是,在奥地利矿工和地下抵抗组织的英勇斗争下,他们挫败了恩格拉布的计划,拯救了这批艺术品。

  其他珍宝不是那么幸运。1945年5月7日,随着希特勒死亡,面对势不可挡的盟军进逼,党卫队炸毁了伊明道夫城堡,一并焚毁的有几十件艺术品,包括克林姆特的十五幅作品。不过,总有一线希望,有些艺术品会漏网。一份1946年的警方报告显示,在炸毁城堡的前夜,党卫队“在城堡里彻夜狂欢”。这次炸毁行动经过了周密安排,城堡里的艺术品甚至得到纳粹的欣赏,城堡炸毁前还留有时间举办告别晚会,这一切表明,在炸药被安装到城堡四个童话般的塔楼里之前,其中一些艺术品可能早就秘密转移。当这座城堡化为灰烬之后,小道消息传回维也纳,无一件艺术品幸存。令人伤感的是,这很有可能,但人们还是心存一线希望,也有人从阴谋论的角度暗自揣测,这样一份警方报告正是狡猾的党卫队希望我们相信的东西。

  或许,克林姆特的几件作品在某个秘密的地方正等待发现,就像德国艺术收藏家科尼利厄斯·古力特在慕尼黑的公寓。他的父亲希登布兰德·古力特当过纳粹,后来从事劫掠艺术品经营。2012年,科尼利厄斯因偷税漏税被查,在他慕尼黑公寓里发现了打包好的失落艺术品,一共1406件,包括马蒂斯、夏加尔、迪克斯、雷诺阿和莫奈等人的作品。古力特在2014年去世,他把藏品捐赠给了伯尔尼美术博物馆,这是一个有趣的决定,将这些艺术品从德国转移到瑞士。是否应该接受这批作为礼物的劫掠艺术品,媒体上有许多争论。伯尔尼美术博物馆最终决定接受捐赠,前提是艺术品的前主人没有异议。(在这批艺术品中,只有几件有争议而物归原主,博物馆承诺将配合今后的申诉。)在这个例子中,一次性发现如此多的宝藏,简直难以想象,但这提供了希望,其他一些消失的艺术珍宝,可能隐藏在某个地方等待被人发现。

  物主销毁——16世纪,焚毁自己的素描,是米开朗琪罗经常做的一件事

  当时,艺术家在创作伟大作品时要尽量不要表现出或尽量不要承认着力的痕迹。对于“轻松”的文化强调,导致米开朗琪罗将作品付之一炬,以抹杀草图的痕迹,确保他的画品是观者所见的那么完美

  莱昂纳多·塞拉伊奥将蜡烛靠近,在一瓶墨水中蘸了一下鹅毛笔,在一张粗糙的小纸片上写下日期:1518年2月5日。纸笔发出的沙沙声在寂静而空荡的画室中低语。他在给逝去的主人米开朗琪罗·博纳罗蒂写信,说他已经焚毁了所有米开朗琪罗与原物大小一致的素描和草图。“我虽心痛,但您的遗愿要完成。”

  乔尔乔·瓦萨里提到过米开朗琪罗(1475-1564)只是“在他生命尽头”才焚毁素描;但这封他助手塞拉伊奥的信,证明他经常这样做。

  瓦萨里是最早主动出击收藏素描的藏家之一,他认为素描是一种值得保存和展览的艺术形式。这个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建筑师、写他艺术家同行的传记作家,收集了许多他崇拜的同行的素描。他把这些同行写入《艺园名人传》(1550),一本被认为是艺术史的开山之作。除了为《艺园名人传》收集传记信息之外,他还收集素描,作为这些艺术家的遗迹,从中洞察每个艺术家的创造过程。在所有失落的艺术珍宝中,最伟大之一是瓦萨里本人的《素描图册》。它开始于瓦萨里得到的伟大佛罗伦萨雕塑家洛伦佐·吉贝尔蒂(1378-1455)收藏的素描。瓦萨里丰富和拓展了这批收藏,他利用多卷的空白书,将包括契马布埃和米开朗琪罗等艺术家的素描贴进书页。他会在这些真迹的页边勾勒自己的素描。他的素描的灵感来自这些真迹,是向它们的风格致敬。《素描图册》是一个人便携式的博物馆,直到几百年后,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博物馆才出现,艺术品经纪人和收藏家才开始搜求素描。在那时,《素描图册》页边的素描,只是看成是绘画和建筑的草图,就如一栋房子的蓝图,房子建好后,你保存房子就行,没有必要保存蓝图。

  在16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家在创作伟大作品时要尽量不要表现出或尽量不要承认着力的痕迹。这种风格被称为“sprezzatura”。这个词汇可译为“轻松”,它是一种故意装出的漫不经心风格,有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味道,不用费心血或汗水(关于这种风格,最著名的描述见于巴尔达萨雷·卡斯蒂利奥内1528年畅销作品《廷臣之书》中的对话)。对于“轻松”的文化强调,导致米开朗琪罗摧毁了自己的几十幅素描,将它们付之一炬,以抹杀草图的痕迹,确保他的画品是观者所见的那么完美。1568年,在出版了新修订的《艺园名人传》后,瓦萨里还出版了一本薄薄的选本,只记载米开朗琪罗的生平,书名为《米开朗琪罗传》。他在书中写道:

  我知道,就在他临终前不久,他亲手焚毁了大量的设计、草图和素描,为的是不让任何人看出他的劳作,看出考验其天才的方法,看出他并非显得的那么完美。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