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频频嫁接当代艺术 打通传统文脉急不得

2018-04-15 00:29:33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陈涛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这样的现象并不鲜见。上周末798艺术区开幕的一场主题为“先锋与传统”的展览,拼凑痕迹就颇明显。展厅一半空间是离开文字说明便让人云里雾里的抽象画,外加几件多媒体形式呈现的声光秀;另一半区域更像一锅“非遗”大杂烩——京剧脸谱、面人儿、活字印刷术,无奇不有。“如此简单罗列就想让人们读出个中深意,无异于自欺欺人。”马维建议参观者遇到类似场景就直接逃离。

  接续传统文脉还得慢慢来

  新近接连亮相京城的两场“非遗”大展,都离不开在艺术界素有“鬼才”之谓的邱志杰的推动。当被问及缘何如此看重传统元素,他说自己的出发点很纯粹,就是向世人呈现“当代中国艺术”,而不是“中国当代艺术”,换句话说,就是梳理中国艺术的脉络,并非要搞出个当代艺术的中国版本。

  “其实任何艺术形式都不应刻意回避某些元素,也包括中国元素在内,关键在于你呈现的内容、提出的问题,能否刷新人们既有的刻板认识。”他说,这正成为当今很多艺术家的选择。与徐冰、蔡国强并称中国当代艺术“四大金刚”的古文达,虽长年旅居海外,如今也越来越倾向从本民族文化里取经。

  “我们不可能脱离昨天去空谈所谓明天。”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原院长吕胜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85新潮”中就名噪一时,可他偏偏习惯在创作中与传统往来频繁,剪纸“小红人”更是成为他的个性化符号。在他看来,重点不在于是否往回看,重要的是能从中看到什么。马维也认同这一观点,在他看来,引入“非遗”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不得其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在糟践传统,“说得再不客气点,会有一种倒卖土特产的即视感。”

  既然方向没问题,最终还得看艺术家如何“嫁接”。“只有把中国传统艺术观念、方法转换成艺术家自己的创作语言,才可能真正实现精英与民间的互动。”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接连为两场“非遗”展阵站台助阵,在他看来,如何打通“非遗”与当代艺术的隔阂,在艺术领域重新接续中国文化脉络,是当下艺术界必须直面的课题。艺术家何世斌还表示,“传统文化一度势弱,如今再度被重视实属幸事,但凡事急不来,打通文脉尚需时日。”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